一种高效回收液体的填料塔捕沫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1279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回收液体的填料塔捕沫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料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回收液体的填料塔捕沫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填料塔是塔设备的一种。塔内填充适当高度的填料,以增加两种流体间的接触表面。例如应用于气体吸收时,液体由塔的上部通过分布器进入,沿填料表面下降。气体则由塔的下部通过填料孔隙逆流而上,与液体密切接触而相互作用。结构较简单,检修较方便。广泛应用于气体吸收、蒸馏、萃取等操作。

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气体分布装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与此同时,中国专利(专利公布号:CN201420864013),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填料塔,该专利中提出采用感应式的喷淋装置,使得喷淋系统可以根据有无气体,来决定是否喷淋,提高了气液的接触混合效率。

但是在气体上升的同时,一部分液体也会被向上带出,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气体的出气管前装设捕沫板结构,来对上升气体含有的液体进行回收,但是平板结构的捕沫板在对气体进行液体回收时,接触的时间过短,接触面积有限,对气体中的液体回收的效率不高,如和提升对上升气体中的液相的回收利用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回收液体的填料塔捕沫结构装置,通过多组不同角度的捕沫支板进行配合,从而能够提升对上升气体中的液相的回收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一种高效回收液体的填料塔捕沫结构装置,包括壳体结构:

壳体的上部装设捕沫板结构;

捕沫板的底侧连接第一捕沫支板,第一捕沫支板的后端连接第二捕沫支板,第二捕沫支板的后端连接第三捕沫支板;

第三捕沫支板的后端装设端侧板结构,第三捕沫支板与第二捕沫支板之间装设内挡板结构;

第一捕沫支板、第二捕沫支板、第三捕沫支板连接成的板块设置六至八个且所有的三个捕沫支板构成的板块都互相平行。

两端的第一捕沫支板的外侧与捕沫板的底侧面板上装设边侧挡板结构。

基于象限夹角,第一捕沫支板与捕沫板构成-120度的夹角,第二捕沫支板与捕沫板之间构成-60度的夹角,第三捕沫支板与捕沫板之间构成-145度的夹角。

内挡板为弧形结构,内挡板的弧形切线方向与第三捕沫支板同向。

端侧板为弧面结构且端侧板为防腐蚀橡胶板块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流上升经过的捕沫板的下端装设由第一捕沫支板、第二捕沫支板、第三捕沫支板构成的曲折结构的捕沫结构,对上升气体进行更长时间以及更大面积的捕沫操作;

2、利用弧形面的端侧板,使得上升气体可以被分开的更加均匀,保证每一个捕沫支板接收的气体相当,同时利用内挡板可以防止气体直接穿过相邻捕沫支板的间隙直接向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捕沫板;2、第一捕沫支板;3、第二捕沫支板;4、第三捕沫支板;5、端侧板;6、内挡板;7、边侧挡板;8、壳体;9、填料腔;10、第一填料支撑板;11、填料压板;12、第二填料支撑板;13、进气管;14、出气管;15、液体喷洒装置;16、液体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回收液体的填料塔捕沫结构装置,包括壳体8结构:

壳体8的上部装设捕沫板1结构;

捕沫板1的底侧连接第一捕沫支板2,第一捕沫支板2的后端连接第二捕沫支板3,第二捕沫支板3的后端连接第三捕沫支板4;

第三捕沫支板4的后端装设端侧板5结构,第三捕沫支板4与第二捕沫支板3之间装设内挡板6结构;

第一捕沫支板2、第二捕沫支板3、第三捕沫支板4连接成的板块设置六至八个且所有的三个捕沫支板构成的板块都互相平行。

其中,两端的第一捕沫支板2的外侧与捕沫板1的底侧面板上装设边侧挡板7结构。

其中,基于象限夹角,第一捕沫支板2与捕沫板1构成-120度的夹角,第二捕沫支板3与捕沫板1之间构成-60度的夹角,第三捕沫支板4与捕沫板1之间构成-145度的夹角。

其中,内挡板6为弧形结构,内挡板6的弧形切线方向与第三捕沫支板4同向。

其中,端侧板5为弧面结构且端侧板5为防腐蚀橡胶板块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

进一步的,液体喷洒装置15装设在填料腔9的上方且位于捕沫结构的下方,进气管13位于填料腔9的下侧且位于液体出口管16的上侧;

进一步的,气体由进气管13进入,然后气体经过填料腔9结构,同时液体喷洒装置15进行液体的喷洒操作,气体再向上经捕沫支板和捕沫板1后,由上侧的出气管14离开装置;而液体由下侧的液体出口管16排出装置;

进一步的,装置的内侧的填料腔9内装设有第一填料支撑板10、第二填料支撑板12,第一填料支撑板10与第二填料支撑板12之间装设填料压板11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