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容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315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容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需要对容器进行均匀加热和定温控温处理,现有的加热装置直接通过发热丝盘绕加热,虽然加热速度快,并在一定范围内可控温。但发热丝加热时很难控制加热精度,温度往往相差10多度,并且受热不均匀。容易过热导致加热装置内的压强快速增大,如果不能及时降温,会使容器内液体外逸,外逸液体下流与高温发热丝接触,容易发生火灾,甚至会发生爆炸。另有,发热丝发热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开关马上断电停止工作,而铺设在发热丝上面的保温材料不厚,失温很快,失温到了温度下限,温控开关又通电工作,发热丝发热要再经过隔热很好的保温材料才把温度传到被加热容器里,这个过程使得温度波动幅度大,实验质量难以保障。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实验室容器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实验室容器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之间空隙构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具有用于盛放实验室容器的凹槽,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分别设有与所述导热油接触的加热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发热棒及控制所述发热棒工作的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管,所述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管由下至上螺旋绕设而成。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水管的绕设始端,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水管的绕设末端。

进一步,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外侧壁下部开设有排油口,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部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排油口设有排油阀。

进一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油量传感器,所述油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设于第二容纳腔的下部,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加热棒浸泡于第二容纳腔内的导热油内,可防止容器内的可燃液体在加热过程中外溢与加热棒接触发生火灾,并在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散热机构,使导热油实现快速降温,防止导热油过热膨胀,提高使用安全性。由于通过加热棒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再把热量传到受温容器。导热油液体传温平稳,受热面积均匀。温度可控精准,极大限度的提高实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容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一容纳腔;4-第二容纳腔;5-凹槽;6-加热棒;7-控制器;8-水管;9-进水口;10-出水口;11-排油口;12-进油口;13-排油阀;14-油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容器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及套设于第一壳体1内的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与第二壳体2的外侧壁之间空隙构成第一容纳腔3,第二壳体2内具有第二容纳腔4,第二壳体2的上端具有用于盛放实验室容器的凹槽5,第二容纳腔4内填充有导热油,第二容纳腔4内分别设有与导热油接触的加热机构和散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发热棒6及控制发热棒6工作的控制器7。当导热油过热时,散热机构工作,使导热油的温度得到及时降温,提高使用安全性。

散热机构包括水管8,水管8的进水口9和出水口10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7电连接。水管8由下至上螺旋绕设而成。进水口9设于水管8的绕设始端,出水口10设于水管8的绕设末端,使水流由下至上流动,加快散热效率。散热机构还包括水泵,水泵与进水口9连通,水源可通过水泵抽取至水管内。当然,进水口9也可直接连接水龙头,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水口的开关。

加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7电连接,便于对导热油的温度进行监测。

第一容纳腔3的外侧壁下部开设有排油口11,第一容纳腔3的上部开设有进油口12,进油口12与第二容纳腔4连通。当导热油过热膨胀时可从进油口12进入第一容纳腔3内,再从排油口11排出,提高使用安全性。排油口11设有排油阀13。第二容纳腔4内设有油量传感器14,油量传感器14与控制器7电连接,便于对导热油的热膨胀情况进行监测,提高使用安全性。该油量传感器14的检测位置低于进油口12的开设位置。

加热机构设于第二容纳腔4的下部,散热机构设于第二容纳腔4的上部。散热机构设于加热机构与凹槽5之间,能及时对导热油降温,防止凹槽5内的容器过热,提高加热精度和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