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护锚索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4946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程界基坑或边坡工程支护锚索自由段钢绞线防护油脂黏度较大的高压气动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建筑的地下室基坑、市政道路的边坡工程施工阶段,通常会涉及到支护工程,而支护锚索是支护工程中应用较为常见的结构处理措施。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支护工程,由于锚索钢绞线材料的易锈蚀性,自由段如不进行适当的防腐防锈处理,锚索钢绞线在地下环境中容易发生锈蚀,导致使用年限减短,基坑或边坡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对永久性支护工程的锚索,结构设计师一般要求在锚索的自由段,即锚索钢绞线与波纹管内空腔进行黏度较大的油脂的注入,将锚索钢绞线与空气、地下水隔离,使其耐锈蚀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在工程界施工时,锚索自由段油脂的注入以往通常采取漏斗接软管的形式,即将软管一端插入锚索的注油孔,一端与漏斗底部细管相连,再将油脂倒入漏斗,采用油脂的自重及流动性能自行流入锚索自由段波纹管的空腔内,但采用通此类注油做法存在以下缺陷:

(1)此法仅适用于注入油脂的黏度较小,当油脂的黏度相对较大时,锚索钢绞线与波纹管之间的空隙较小,纯靠油脂的自流状态进行锚索自由段空隙的充填,难免存在填充不满,使空腔内留有空气,造成锚索钢绞线的锈蚀,对锚索结构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

(2)将油脂倒入漏斗时,纯属人工操作并适时控制倒入的油脂量,由于人的疲劳作业及操作空间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油脂外漏,造成材料浪费,同时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3)油脂注入时,一般属于高空作业环境,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一般需要搭设安全防护作业平台,比较耗时,且工作效率较低,增加了施工成本与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工程界支护锚索自由段防护油脂注入存在的工艺缺陷,提供一种不需消耗大量人力财力,省时,工作时安全可靠,工作压力高且平稳,耗油量小,对环境污染小,生产高效,劳动强度低的高压气动注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护锚索注油装置,包括空气泵、供气软管、柱塞油泵、控制阀、橡胶软管和转接钢管;所述空气泵通过供气软管与柱塞油泵连接,所述柱塞油泵自带有贮油桶,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柱塞油泵贮油桶的侧壁上,并与橡胶软管连接,所述橡胶软管的另一端与转接钢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空气泵为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空气泵为整个注油装置提供动力,可进行市场采购,也可以与施工现场喷射混凝土、风镐等设备使用的空气泵共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空气泵安置在平整的地方,便于操作控制。

进一步,所述供气软管为高压供气软管,能承受的压强为5MPa。

进一步,所述柱塞油泵自带贮油桶的内侧刻制刻度,用于工程的注油计量。贮油桶盖应具有一定的气密性。空气泵为锚索注油提供油脂的供应,可进行市场采购。柱塞油泵安置在平整的地方,便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控制阀为球形阀,用于适时控制油脂的输出,可进行市场采购。

进一步,所述橡胶软管为高压耐油橡胶软管,管壁设有钢丝网,能承受的压强为10MPa。连接时采用软管紧固卡件进行接头的紧固处理,保证气密性与耐高压性,避免注油时接口漏油。所述的高压耐油橡胶软管长度根据柱塞油泵与锚索注油孔的距离进行设定。

进一步,所述转接钢管,由镀锌钢管制作而成,管壁外侧两端刻拉丝扣螺纹,便于与橡胶软管及锚索锚垫板注油孔丝扣的连接。转接钢管的管径可根据锚索的锚垫板注油孔直径进行选定;转接钢管的长度可根据施工现场的操作便利性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为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供气软管、橡胶软管端部连接处均应用软管紧固卡件进行紧固;转换钢管与锚索锚垫板的注油孔丝扣应吻合匹配,避免丝扣无法旋进拧紧影响注油装置的气密性,造成漏油。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护锚索注油作业前,可通过试压的形式检查供气软管、橡胶软管的气密性是否满足要求。注油效率与温度及油脂黏稠度密切相关,当油脂黏度过大时,可适当添加少量机油稀释调匀,增强油脂的和易性与流动性。压缩空气要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沙尘进入空气泵而磨损配气滑块及气缸等部件。使用的压缩空气调压后不宜超过0.8MPa,避免设备过载及影响高压软管的使用寿命。此外,在注油前,可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浆对支护锚索的锚具、夹片和钢绞线包裹封闭,防止锚索防护油脂注入时从锚头孔隙溢出。

本实用新型安装便捷,可拆卸组装,操作简单,工作时安全可靠,工作压力高且平稳,使用方便,耗油量小,对环境污染小,生产高效,劳动强度低,可广泛应用于工程界黏度较大的支护锚索钢绞线油脂的注入。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空气泵1、供气软管2、柱塞油泵3、控制阀4、橡胶软管5和转接钢管6;所述空气泵1通过供气软管2与柱塞油泵3连接,所述柱塞油泵3自带有贮油桶,所述控制阀4安装在柱塞油泵3贮油桶的侧壁上,并与橡胶软管5连接,所述橡胶软管5的另一端与转接钢管6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泵1是带动柱塞油泵3的动力,以压缩空气驱动作往复运动,联动柱塞油泵3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泵1为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气软管2为PU高压供气软管,取长度为4米,能承受的压强为5MPa;PU高压供气软管两端连接时,为保证装置工作时的气密性,接头处软管外侧用软管紧固卡件进行紧固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柱塞油泵3的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4为球形阀,型号为球形表阀,规格为黄铜球形表阀,端口外径为20mm,套于柱塞油泵贮油桶侧壁上。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软管5为高压耐油橡胶软管,内径为20mm,具有耐油蚀性,管壁设有钢丝网,能承受的压强为10MPa;本实施例中,根据注油工作需求,高压耐油橡胶软管长度取10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钢管6,材质为镀锌钢管,外径为20mm,壁厚2.5mm,长度为30cm,两端外壁拉丝扣螺纹,丝扣长度为40mm。

所述转换钢管6一端与高压耐油橡胶软管连接,为保证装置工作时的气密性,高压耐油橡胶软管套上镀锌钢管后,用软管紧固卡件进行紧固处理;一端与锚索锚垫板注油孔丝口旋进拧紧。本实施例应用中,锚垫板注油孔丝口内径为20mm,故无需转换接头。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护锚索注油前,应将各配件的管道组装进行气密性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试压。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护锚索注油前,应根据锚索的设计图计算自由段空腔体积,以此控制贮油桶内油脂的倒入量,避免重复劳动。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护锚索注油前,应将空气泵、柱塞油泵安置于基坑边平整场地,避免装置工作时的振动造成空气泵、柱塞油泵倾倒、损坏。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护锚索注油前,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切除锚具外多余钢绞线,可采用1:2水泥砂浆将锚具、夹片和钢绞线包裹住,使锚头外空隙封堵严密,待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注油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