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928发布日期:2018-07-20 18:14阅读:2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常需要将带有水汽的气体进行干燥,以便下一步工艺使用。利用干燥剂对气体进行干燥是常用手段,这类装置中待干燥气体与干燥装置中的干燥剂直接或间接接触,并在接触过程中去除水分。现有气体干燥装置干燥效率低,且当气体夹带粉尘等杂质时,杂质在干燥装置表面堆积后不容易清洗,造成干燥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体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干燥效率高,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容易清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机构和壳体,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刚性干燥管;干燥管上部连通有干燥剂加入机构,下部连通有干燥剂回收机构,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具有干燥剂入口,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具有干燥剂出口;所述壳体为柔性织物环绕所述干燥管形成的筒体,筒体上下两端分别被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和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固定,且可拆卸;所述筒体的侧边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

筒体上下两侧相对干燥剂加入机构和干燥剂回收机构可拆卸,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本领域所熟知的卡箍将筒体与干燥剂加入机构和干燥剂回收机构固定或拆卸,或者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但优选的采用以下方法:

筒体上下两端的连接处沿轴向被切割为若干片状固定部,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和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相对固定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数量小于所述固定部数量;沿所述通孔周向还套设有筒体锁紧件。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具有锥形腔和螺纹部,所述锥形腔的内径自筒体向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逐渐增大,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固接。

优选的,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均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外锥面直径自筒体向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具有烘干装置和水汽出口。

优选的,所述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在所述筒体的同侧或不同侧。进一步优选的,气体出口和气体进口上下设置。

优选的,干燥管为均设于筒体内的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干燥剂从干燥剂入口进入干燥管中,待干燥气体从侧边的气体进口进入筒体,并在筒体内与干燥管内的干燥剂接触,被干燥剂去除水分的气体由气体出口排出,筒体可拆卸,拆卸后能够方便的对干燥管进行擦洗,去除表面的杂质或污物。干燥管内干燥剂吸附能力饱和后首先进入干燥剂回收机构,由其内部的烘干装置烘干,去除干燥剂中的水分,随后由干燥剂出口排出,回收利用。

当需要安装筒体时,以上端,即筒体与干燥剂加入机构安装为例:现将筒体上部的部分片状固定部穿过干燥剂加入机构周侧的通孔,优选选用沿周向对称的固定部。然后将筒体锁紧件套于通孔外围,此时筒体靠近固定部的周围位于锥形腔(即位于干燥剂加入机构和筒体锁紧件之间),旋转筒体锁紧件,由于锥形腔的锥形内壁,随着筒体锁紧件旋转上升,锥型腔逐渐将筒体压紧,进而将筒体上部固于干燥剂加入机构,筒体下部与干燥剂回收机构的固定与此相同。干燥剂加入机构及干燥剂回收机构的锥形部能够使筒体固定后,筒体被固定的部分与未被固定的部分成一定夹角,使用时不易脱落或松弛,能够加强筒体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气体干燥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是筒体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筒体,11. 固定部,2.干燥剂加入机构,21.干燥剂入口,22.干燥剂出口,23. 锥形部, 3.干燥剂回收机构,4.气体进口,5.气体出口,6.干燥管,61.干燥剂, 8. 烘干装置,9. 筒体锁紧件,91.锥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机构和壳体,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内部装有干燥剂61的刚性干燥管6;干燥管6可选择金属制干燥管6,应该理解为,干燥管6表面是密布气孔的,以便水汽能够被干燥剂61吸附。干燥管6内干燥剂61为固体干燥剂,可以是本领域熟知的硅胶类干燥剂或硫酸铜等除水后能被循环利用的干燥剂61。干燥管6上部连通有干燥剂加入机构2,下部连通有干燥剂回收机构3,干燥剂加入机构2具有干燥剂入口21,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3具有干燥剂出口22;为了避免堵塞及便于回收、更换干燥剂,本实施例中干燥管6选用竖直的管状干燥管6。

壳体为柔性织物环绕干燥管6形成的筒体1,可以理解为,该柔性织物为密闭不透水不透风的织物。筒体1上端被干燥剂加入机构2固定,下端被干燥剂回收机构3固定,且可拆卸。筒体1的侧边具有气体进口4和气体出口5。为了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干燥管6为均设于筒体1内的若干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本领域所熟知的卡箍将筒体1与干燥剂加入机构2和干燥剂回收机构3固定或拆卸,或者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但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以下方法:

如图2-3所示,筒体1上下两端的连接处沿轴向被切割为若干片状固定部11,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2和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3相对固定部11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部11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数量小于所述固定部11数量;沿所述通孔周向还套设有筒体锁紧件9。

锁紧件具有锥形腔和螺纹部,锥型腔91的内径自筒体1向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2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3逐渐增大,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2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3固接。

干燥剂加入机构2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3均具有锥形部23,所述锥形部23的外锥面直径自筒体1向所述干燥剂加入机构2或所述干燥剂回收机构3逐渐增大。这样固定筒体1时,筒体1被固定的部分与未被固定的部分成一定夹角,使用时不易脱落或松弛,能够加强筒体1固定效果。筒体锁紧件9套于干燥剂加入机构2时,旋转筒体锁紧件9,由于锥形腔的锥形内壁上宽下窄,随着筒体锁紧件9旋转上升,锥型腔91逐渐将筒体1压紧,进而将筒体1上部固于干燥剂加入机构2,筒体1下部与干燥剂回收机构3的固定与此相同。

为了便于干燥剂的循环利用,干燥剂回收机构3具有烘干装置8和水汽出口。烘干装置8可以选用红外灯干燥。

本实施例中,气体出口5和气体进口4在筒体1的两侧上下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