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多种出水方式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6354阅读:10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具体是一种带多种出水方式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接着发展到如今市面上的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水龙头、厨房半自动水龙头等等,广泛适用于办公、工业生活中,成为了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如今市面上的水龙头通常由进水阀、水龙头外壳及出水口组成。出水口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般只具备了特定的一种出水方式,没有其他出水方式供用户选择,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便于安装的一种带多种出水方式的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多种出水方式的水龙头,其包括水龙头外壳及设于其上的上盖,上盖内设置有喷咀上盖,所述的水龙头外壳内部设有分水转换装置及出水装置;

所述的出水装置包括出水座及设置于其内的雾化水装置和气泡水装置,雾化水装置与出水座面板的出水凹槽连通,气泡水装置与出水座面板的出水通孔连通;所述的出水座下方设置有固定凸台,固定凸台卡置于水龙头外壳下方的固定凹槽内,将出水座与水龙头外壳连接固定;

所述的分水转换装置包括固定环、设于固定环内的分水组件及圈套在固定环外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上设置有卡板,卡板依次穿过水龙头外壳滑动槽、固定环滑动槽与分水组件的凹槽连接固定,通过控制开关在滑动槽内滑动,使分水组件旋转;

所述的分水组件包括上分水盖及设于其下的下分水底座,上分水盖及下分水底座间形成凹槽,下分水底座设置有分水孔,分水孔对应出水凹槽及出水通孔。

所述的雾化水装置包括旋转粒,旋转粒卡置于出水座下方的雾化出水孔内。

所述的旋转粒柱面上设置有水流凹槽,水流凹槽贯穿旋转粒设置,且水流凹槽下方倾斜30°-60°设置。

所述的旋转粒设置有若干个,由塑料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的气泡水装置包括气泡发生器及设置于其内的滤芯,气泡发生器表面设置有螺纹,与出水座下方的螺纹孔螺接,将气泡发生器与出水座连接固定。

所述的卡板设置有弹性卡扣,弹性卡扣卡置于上分水盖内的上分水盖凸台上。

所述的弹性卡扣与卡板由塑料材质一体制作而成。

所述的控制开关设置有两套,控制开关呈半圆形,其中一套端部设置有控制开关凸台,控制开关凸台卡置于另外一套的控制开关凹槽内,将两套控制开关连接固定。

所述的分水孔内设置有开关圈,开关圈内卡置有弹簧,将开关圈始终与分水孔连接。

所述的上分水盖中心设置有进水孔,所述的分水孔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出水通孔设置有两个,以进水孔中心°分布在出水座,相邻出水通孔间设置有出水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提高市场竞争力。2)带多种出水方式的水龙头,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节省了资源,降低了用户成本。3)通过手动旋转控制开关,即可实现出水方式的改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4)控制开关设置有两套,相互配合组成完整开关,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总装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开关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水转换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出水装置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雾化水装置连通状态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气泡水装置连通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带多种出水方式的水龙头,其包括水龙头外壳1及设于其上的上盖2,上盖2内设置有喷咀上盖3,所述的水龙头外壳1内部设有分水转换装置及出水装置;

所述的出水装置包括出水座4及设置于其内的雾化水装置和气泡水装置5,雾化水装置与出水座面板41的出水凹槽6连通,气泡水装置5与出水座面板41的出水通孔7连通;所述的出水座4下方设置有固定凸台42,固定凸台42卡置于水龙头外壳1下方的固定凹槽11内,将出水座4与水龙头外壳1连接固定;

所述的分水转换装置包括固定环8、设于固定环8内的分水组件9及圈套在固定环8外的控制开关10,控制开关10上设置有卡板101,卡板101依次穿过水龙头外壳滑动槽12、固定环滑动槽81与分水组件9的凹槽13连接固定,通过控制开关10在滑动槽内滑动,使分水组件9旋转;

所述的分水组件9包括上分水盖91及设于其下的下分水底座92,上分水盖91及下分水底座92间形成凹槽13,下分水底座92设置有分水孔14,分水孔14对应出水凹槽6及出水通孔7。

所述的雾化水装置包括旋转粒15,旋转粒15卡置于出水座4下方的雾化出水孔43内。

所述的旋转粒15柱面上设置有水流凹槽16,水流凹槽16贯穿旋转粒15设置,且水流凹槽16下方倾斜30°-60°设置。

所述的旋转粒15设置有若干个,由塑料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的气泡水装置5包括气泡发生器51及设置于其内的滤芯52,气泡发生器表面设置有螺纹,与出水座4下方的螺纹孔螺接,将气泡发生器51与出水座4连接固定。

所述的卡板101设置有弹性卡扣102,弹性卡扣102卡置于上分水盖91内的上分水盖凸台21上。

所述的弹性卡扣102与卡板101由塑料材质一体制作而成。

所述的控制开关10设置有两套,控制开关10呈半圆形,其中一套端部设置有控制开关凸台17,控制开关凸台17卡置于另外一套的控制开关凹槽18内,将两套控制开关10连接固定。

所述的分水孔14内设置有开关圈19,开关圈19内卡置有弹簧20,将开关圈19始终与分水孔14连接。

所述的上分水盖91中心设置有进水孔22,所述的分水孔14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出水通孔7设置有两个,以进水孔22中心180°分布在出水座4,相邻出水通孔7间设置有出水凹槽6。

工作原理:装配时,分水组件放置于固定环内,将分水组件与固定环连接,装配部分分水转换装置。水龙头外壳上设置有固定凹槽,利用凹槽与凸台卡置原理,与出水座的固定凸台连接,将出水装置固定安装。水龙头外壳从下到上,依次放置装配出水装置、已经装配好的部分分水转换装置、喷咀上盖及上盖,最后安装上控制开关。

与传统技术相比,控制开关的卡板,依次穿过水龙头外壳滑动槽、固定环滑动槽与分水组件的凹槽连接固定。控制开关可以在滑动槽内滑动,使得分水组件进行旋转,分水孔对应出水凹槽及出水通孔,从而使水龙头雾化水装置及气泡水装置进水,水龙头能供应所需的出水方式。本案中,能摒弃过去传统结构,功能单一,出水方式单一的缺点,能实现一个水龙头多种出水方式,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控制开关设置为呈半圆形的两套圆环,在装配控制开关时,能先把其中一套的卡板与凹槽连接,然后另外一套才进行装配,同时利用控制开关凸台与控制开关凹槽相互卡置配合,将控制开关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