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及气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634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喷嘴及气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是需要人工进行涂覆助焊剂在先,然后在焊锡,稍微技术好一点的是通过喷嘴将助焊剂喷射到工件上,但是存在喷射的效果不能够服务高端客户,主要是气液混合的效果不够理想,例如说助焊剂的体积太大,导致喷射的效果不好,需要将助焊剂的体积变成更加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喷嘴及气液混合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成本低,体积小,能够将助焊剂预先雾化成微小状态,再通过压缩空气的混合喷射,混合效果好,喷射效果也好,能够减少助焊剂的浪费,运行更加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喷嘴,其设有主体和超声波振子;所述主体一端为入口,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喷口,所述主体内部设有自入口往喷口贯通的流通道;所述超声波振子固定安装在主体上且所述超声波振子设于流通道处。

所述流通道自入口往喷嘴依次包括进入区域、雾化区域及导出区域;所述超声波振子设于雾化区域。

对应雾化区域的所述主体上设有缺口,所述超声波振子固定安装在缺口处。

所述主体的入口处安装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主体之间通过螺牙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超声波振子设有外壳、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的驱动器及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设于驱动器一端的陶瓷片,所述陶瓷片为呈环形的陶瓷片。

气液混合装置,其设有喷嘴,固定件和固定安装在固定件一端的喷气嘴,所述喷嘴固定安装在固定件的另一端。

所述喷气嘴上安装有气流转向器,所述喷嘴设有喷气口,所述气流转向器设于喷气口旁的喷嘴上。

所述气流转向器设有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斜面,所述斜面沿着本体侧面且自喷气口往喷口方向过渡。

进一步,所述气流转向器的末端为逐渐缩窄的锥形部位。

进一步,所述喷气嘴的一端安装有气体接头。

助焊剂从入口进入进入区域,在雾化区域被超声波振子发出的超声波激发共振,出现微观爆破的结果,也就是超声波将助焊剂实现雾化的作用。被雾化的助焊剂体积小,质量轻,也更加均匀。在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进行混合通过气流转向器的作用下,压缩空气提前被引导转向,因为压缩空气的力度比助焊剂雾化出来的力度大很多,因此混合后的混合物是自喷气嘴方向往喷嘴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成本低,体积小,能够将助焊剂预先雾化成微小状态,再通过压缩空气的混合喷射,混合效果好,喷射效果也好,能够减少助焊剂的浪费,运行更加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气液混合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喷嘴,其设有主体1和超声波振子2;所述主体1一端为入口3,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喷口4,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自入口3往喷口4贯通的流通道;所述超声波振子2固定安装在主体1上且所述超声波振子2设于流通道处。

所述流通道自入口3往喷嘴依次包括进入区域5、雾化区域6及导出区域7;所述超声波振子2设于雾化区域6。

对应雾化区域6的所述主体1上设有缺口,所述超声波振子2固定安装在缺口处。

所述主体1的入口3处安装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主体1之间通过螺牙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超声波振子2设有外壳、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的驱动器及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设于驱动器一端的陶瓷片,所述陶瓷片为呈环形的陶瓷片。

气液混合装置,其设有所述的喷嘴11,固定件13和固定安装在固定件13一端的喷气嘴12,所述喷嘴固定安装在固定件13的另一端。

气液混合装置,所述喷气嘴12上安装有气流转向器14,所述喷嘴设有喷气口,所述气流转向器14设于喷气口旁的喷嘴上。

所述气流转向器设有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斜面15,所述斜面沿着本体侧面且自喷气口往喷口4方向过渡。

进一步,所述气流转向器的末端为逐渐缩窄的锥形部位。

进一步,所述喷气嘴的一端安装有气体接头。

助焊剂从入口进入进入区域,在雾化区域被超声波振子发出的超声波激发共振,出现微观爆破的结果,也就是超声波将助焊剂实现雾化的作用。被雾化的助焊剂体积小,质量轻,也更加均匀。在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进行混合通过气流转向器的作用下,压缩空气提前被引导转向,因为压缩空气的力度比助焊剂雾化出来的力度大很多,因此混合后的混合物是自喷气嘴方向往喷嘴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成本低,体积小,能够将助焊剂预先雾化成微小状态,再通过压缩空气的混合喷射,混合效果好,喷射效果也好,能够减少助焊剂的浪费,运行更加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