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心灌流实验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549阅读:1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蛙心灌流实验插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蛙心灌流实验插管。



背景技术:

蛙心灌流实验,是在离体的泥蛙心脏上固定装有实验药剂的插管,通过人工灌流的方法保持心脏的正常新陈代谢功能,维持心脏在较长时间内的收缩和舒张。蛙心灌流实验是心脏机能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而经典的实验项目,其目的是观察Na+、K+、Ca2+、酸、碱、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强心药等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以研究灌输液的理化特性对于心脏活动的影响。

在蛙心灌流实验中,对于蛙心插管的操作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蛙类心脏体积限制插管操作,使插管很难插入心室。且在插管插入心室后,固定插管时,插管很容易滑出心室,造成灌输液不能进入心脏内部,使实验无法进行。另外,在将心脏离体后,观察项目过程中插管也极容易滑出心室,影响实验的顺利完成。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插管容易从蛙心心室滑出,一种方法是将插管设置在固定于操作台上的支架上,缓解因插管自身重心的偏移而造成的滑动现象,但随着心脏的跳动,插管依然会逐渐从心室滑出;另一种方法是在插管外设置防风框,将插管固定在支架上并调整防风框的高度,将插管装置罩住,通过减少外界气流等对于插管的干扰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但在灌流实验中蛙心的跳动会引起心脏位置移动,使插管依然存在容易滑出心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蛙心灌流实验插管,以解决传统插管容易从蛙心心室中滑出的问题。

本申请包括:插管主体,插管尖端以及固定气囊;

所述插管主体为圆柱管状结构,所述插管主体的一端设有进液漏斗,所述插管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凸起;

所述插管尖端的一端设有连接所述插管主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直径与所述插管主体的直径相等,所述插管尖端远离所述插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管状结构;

所述固定部圆周外圈设有环状的所述固定气囊,所述固定气囊包括气囊主体和连通所述气囊主体的进气口。

可选的,所述插管主体为透明结构,且所述插管主体上设有刻度线。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插管主体的一端具有斜切的尖端结构,且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0.5mm。

可选的,所述插管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插管主体的四周,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固定所述进液漏斗,所述固定支架的下部固定所述凸起。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组成方形框架结构,且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插管主体四周的侧面嵌装有透明玻璃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位置设有流量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插管还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可改变形状的柔性杆以及固定在所述柔性杆一端的插管夹,所述柔性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操作台上,所述插管夹夹持在所述插管主体的圆周面上。

可选的,所述插管主体与所述插管夹接触的圆周面区域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软质海绵垫,包覆在所述插管主体的外圆面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蛙心灌流实验插管包括:插管主体,插管尖端以及固定气囊。插管主体连通插管尖端,将装在插管主体内的药剂通过插管尖端输送至离体的蛙心心室之内。设置在插管尖端外圆周面上的固定气囊在插管尖端插入心室后通过充气膨胀,使固定气囊卡固在动脉瓣口,避免插管尖端因心脏跳动及环境波动的影响而滑出心室,提高插管成功率,解决传统插管容易从蛙心心室中滑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蛙心灌流实验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其中,1-插管主体;11-进液漏斗;12-凸起;13-刻度线;2-插管尖端;21-连接部;22-固定部;23-流量调节阀;3-固定气囊;31-气囊主体;32-进气口;4-固定支架;5-夹持部件;51-插管夹;52-柔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一种蛙心灌流实验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蛙心灌流实验插管包括:插管主体1,插管尖端2以及固定气囊3,其中:所述插管主体1为圆柱管状结构,所述插管主体1的一端设有进液漏斗11,所述插管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凸起12。

实际使用中,所述插管主体1由透明塑料材质或透明玻璃材质制成,插管主体1内部装有用于实验的药剂,药剂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调整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且当需要进行药剂补充和成分调整时,从所述进液漏斗11中加入补充药剂和调整药剂。所述插管主体1上设置的凸起12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插管操作,在插管完成后还能够通过所述凸起12对插管主体1进行固定,稳定插管。

所述插管尖端2的一端设有连接所述插管主体1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的直径与所述插管主体1的直径相等,所述插管尖端2远离所述插管主体1的一端设有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为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部21的管状结构。

为了便于插管操作,所述连接部21的直径与所述插管主体1的直径相等,也可以将所述连接部21直接与所述插管主体1制成一体式结构,以便插管主体1中的药剂通过连接部21流至固定部22,并继续流入蛙心心室内。由于蛙心体积较小,而插管主体1的直径相对蛙心较大,因此将所述固定部22直径设置为小于所述连接部21组成漏斗形结构,以便药剂流入心室。

所述固定部22圆周外圈设有环状的所述固定气囊3,所述固定气囊3包括气囊主体31和连通所述气囊主体31的进气口32。固定气囊3包覆在所述固定部22的圆周外圈,当插管尖端2插入心室后,通过进气口32对气囊主体31进行充气,随着充入气体的增加,气囊主体31随之膨胀,使整个固定气囊3卡在动脉瓣口,以固定整个插管,避免插管从心室中滑出。

在一种方案中,所述插管主体1为透明结构,且所述插管主体1上设有刻度线13。将插管主体1设计成透明结构,可以实时对插管主体内的药剂供应情况进行观察。在所述插管主体1上设置刻度线13能够便于实验数据的量化操作,也便于保证重复实验过程中的药剂使用量相同,避免因每次插管中注入的药剂液面高度不一致,使得心室每次所处的前负荷不同,进而造成降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在一种方案中,所述固定部22远离所述插管主体1的一端具有斜切的尖端结构,且所述固定部2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0.5mm。在蛙心灌流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将所述插管插入蛙心心室,在固定部22上设置尖端结构,而斜切的尖端结构是圆柱体上能够提供的最简单方式。所述固定部22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0.5mm是为了使插管尖端2更适于插入心室,减少插管尖端对心脏组织的破坏。

为了进一步固定整个插管,减少因外界条件变化对整个装置的影响,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插管还包括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设置在所述插管主体1的四周,所述固定支架4的上部固定所述进液漏斗11,所述固定支架4的下部固定所述凸起12。在实际使用中,为了让插管主体中的药剂流入心室内,需要将插管主体1尽量竖直放置,而传统的试管夹往往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插管主体1的四周设置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的顶部可用来固定进液漏斗11,底部用来固定所述插管主体1上设置的凸起12,从而将插管固定。

为了进一步减轻外界环境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支架4组成方形框架结构,且所述固定支架4位于所述插管主体1四周的侧面嵌装有透明玻璃板。嵌装在方形框架结构的固定支架上的透明玻璃板,可以减少环境中的空气流动对于插管固定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同时,透明玻璃板也便于观察,方便实时记录实验数据。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固定部22连接的位置设有流量调节阀23。即在插管尖端2上设置一个可以控制流量的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23可以根据实际实验条件以及离体心脏的活跃程度调节对应药剂的供给量,使所述插管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增大。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管的固定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即所述插管还包括夹持部件5,所述夹持部件5包括可改变形状的柔性杆522以及固定在所述柔性杆522一端的插管夹51,所述柔性杆52的另一端固定在操作台上,所述插管夹51夹持在所述插管主体1的圆周面上。柔性杆52可以任意根据需要改变其形状,不仅结构简单,还能够适用各种不同操作平台的实际状况,达到实验要求。

在一种方案中,为了进一步便于安装所述插管,在所述插管主体1与所述插管夹51接触的圆周面区域设有缓冲垫53,所述缓冲垫53为软质海绵垫,包覆在所述插管主体1的外圆面上。实际使用时,插管夹51直接夹持在所述插管上可能会出现插管滑移,甚至在实验过程中滑出插管夹51,使实验无法继续进行。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在插管夹51夹持所述插管主体1的区域设置缓冲垫53,所述缓冲垫53不仅可以防止插管在插管夹51上滑动,使插管位置更稳定,而且可以减缓插管夹51在反复夹持过程中对于插管主体1外表面的损伤。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蛙心灌流实验插管包括:插管主体1,插管尖端2以及固定气囊3,其中:所述插管主体1为圆柱管状结构,所述插管主体1的一端设有进液漏斗11,所述插管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凸起12。所述插管尖端2的一端设有连接所述插管主体1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的直径与所述插管主体1的直径相等,所述插管尖端2远离所述插管主体1的一端设有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为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部21的管状结构。所述固定部22圆周外圈设有环状的所述固定气囊3,所述固定气囊3包括气囊主体31和连通所述气囊主体31的进气口32。

实际使用中,插管主体1连通插管尖端2,将装在插管主体1内的药剂通过插管尖端2输送至离体的蛙心心室之内。设置在插管尖端2外圆周面上的固定气囊3在插管尖端2插入心室后通过充气膨胀,使固定气囊3卡固在动脉瓣口,避免插管尖端2因心脏跳动及环境波动的影响而滑出心室,提高插管成功率,解决传统插管容易从蛙心心室中滑出的问题。

本申请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所述插管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即:将所述插管主体1制作为透明结构,且所述插管主体1上设有刻度线13,来保证每次实验所使用的药剂量相同;在所述插管尖端2的一端设置斜切的尖端结构,来方便插管操作;通过设置在所述插管主体1四周的固定支架4或夹持部件5来进一步固定所述插管,使插管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位置;进一步地,通过在固定支架4上嵌装透明玻璃板,来减少环境中空气流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插管尖端2上设置流量调节阀23来控制药剂的供给量;通过包覆在插管主体1外的软质海绵缓冲垫53来增加夹持部件5对插管主体1的固定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可相互参见,构成本申请的其他技术方案,并且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任何其他技术方案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