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滤网及应用有该滤网的风机叶轮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09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滤网及应用有该滤网的风机叶轮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吸油烟机上的自清洁滤网,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应用该滤网的风机叶轮及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人们渴望拥有一个健康、清洁、环保的家庭厨房环境。中国专利CN200710051289公开了一种空气烟尘离心净化装置及其旋转滤网盘的制作方法,其旋转滤网盘由网盘骨架和缘圆周方向均匀缠绕布置的径向辐射状滤网构成。上述滤网盘是由一根滤网丝缠绕而成,制作方法繁杂,滤网丝容易腐蚀断裂,其滤网丝在网盘中部区域密集交错,导致油烟风阻大且油烟流动不畅阻塞滤网,使得分离油烟效率很快降低,使用寿命严重缩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042855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旋动离心油烟分离装置》(申请号:201420732722.1)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旋转网盘和风轮,旋转网盘安装在风轮进风口处,旋转网盘的边缘与风轮前环边缘连接或旋转网盘的中心与风轮中心相连或旋转网盘与风轮前环一体成形。

上述两种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油烟净化,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粘附在其上的油脂是通过离心作用自然清除的,长时间使用后仍然不可避免的会粘附上顽固的油脂,进而影响其过滤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以破裂油膜的方式避免油烟吸附的自清洁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自清洁滤网的风机叶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自清洁滤网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清洁滤网,包括外盘及内网,所述外盘成形为环状并中部具有用以安装内网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开口中部的内盘,所述内网设于该内盘与外盘之间,且该内盘与外盘之间还设置有能使内网上的油膜破裂的破油组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盘与内盘之间设置有沿径向布置的支撑条,该支撑条为至少三条并在所述外盘与内盘之间呈放射状间隔布置。支撑条的设置便于对内网进行安装。

作为改进,所述的破油组件包括滑块、第一弹性件及第一连接线,所述滑块能来回移动的设于支撑条上,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使滑块始终保持向内盘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于两相邻布置的滑块之间;所述的内网包括多根呈放射状间隔布置于内盘与第一连接线之间第二连接线,相邻的两第二连接线与相应第一连接线之间围合成一过滤网口。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洁滤网随吸油烟机的动力源旋转时,滑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盘方向滑动,第一弹性件在滑块的拉动下向外盘方向拉伸,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分别张开从而构成一张几乎覆盖内盘开口面积的过滤网并对油烟进行过滤;当吸油烟机的动力源停止旋转时,滑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内盘方向收缩,此时,吸附在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构成的过滤网口之间的油膜破裂,避免油烟吸附在内网上,实现油烟的自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并套置于支撑条的外周,且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内盘相连接,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线为第二弹簧或长度不小于相邻两滑块在开口中的最大周向距离的丝线。当第一连接线为第二弹簧时,除了可作为构成过滤网口的一部分,还能对内网的收缩提供一定的助力,在吸油烟机停止运行后增大内网瞬间的收缩力,有利于迅速击破过滤网口中的油膜,增强滤网的自清洁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连接线为第三弹簧或长度不小于第一弹性件在开口中的最大拉伸长度的丝线。当第二连接线为第三弹簧时,可进一步增大内网瞬间的收缩力,有利于迅速击破过滤网口中的油膜;且当第二连接线为第三弹簧时,经过过滤网口的油烟由于表面张力较大而更加容易形成油膜,增强过滤效果。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外盘上开有能将其安装于吸油烟机的叶轮进风口上的安装口。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口为多个并在外盘上沿周向间隔布置。

一种应用有上述自清洁滤网的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滤网安装于风机叶轮的进风口上,所述自清洁滤网的外盘上开设有能与风机叶轮的端部相插配的安装口。

一种应用有上述自清洁滤网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及设于该集烟罩中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滤网设于集烟罩中并位于风机的进风口前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洁滤网可安装于吸油烟机的叶轮进风口上,使用时,叶轮转动从而带动自清洁滤网转动,内网在破油组件的带动下在外盘的开口内拉伸并形成能过滤油烟的较大的网,油烟在内网上积累后容易形成油膜,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叶轮停止运行后,内网在破油组件的带动下向内盘方向移动,滤网上的油膜破裂,从而降低滤网上的油烟积累,实现滤网的自清洁,为使用者清洗滤网降低了难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破油组件拉伸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破油组件收缩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有自清洁滤网的风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有自清洁滤网的吸油烟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清洁滤网包括外盘1、内盘2及内网5,外盘1成形为环状,外盘1中部开有用以安装内盘2及内网5的开口12,内盘2设于开口12中间,内网5设于内盘2与外盘1之间。

本实施例的内盘2与外盘1之间还设置有能使内网5上的油膜破裂的破油组件3。具体的,外盘1与内盘2之间设置有沿径向布置的支撑条4,该支撑条4为至少三条并在外盘1与内盘2之间间隔布置。破油组件3包括滑块31、第一弹性件32及第一连接线33,滑块31能来回移动的设于支撑条4上,第一弹性件32为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沿支撑条4的长度方向套置于支撑条4外周,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内盘2相连接,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31相连接,从而使滑块31始终保持向内盘2移动的趋势。第一连接线33连接于两相邻布置的滑块31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线33可以为第二弹簧,也可以为长度不小于相邻两滑块31在开口12中的最大周向距离的丝线。内网5包括多条第二连接线51,多条第二连接线51呈放射状间隔布置于内盘3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第二连接线51的一端与内盘3边缘相连接,第二连接线5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线33相连接,相邻的两第二连接线51与相应第一连接线33之间围合成一过滤网口30。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线51为第三弹簧或长度不小于第一弹性件32在开口12中的最大拉伸长度的丝线。上述第一连接线33采用第二弹簧比采用丝线效果更好,因为当第一连接线33为第二弹簧时,除了可作为构成过滤网口30的一部分,还能对内网5的收缩提供一定的助力,在吸油烟机停止运行后增大内网瞬间的收缩力,有利于迅速击破过滤网口30中的油膜,增强滤网的自清洁效果。第二连接线51采用第三弹簧比采用丝线效果更好,因为第三弹簧可进一步增大内网5瞬间的收缩力,有利于迅速击破过滤网口30中的油膜;且当第二连接线51为第三弹簧时,经过过滤网口30的油烟由于表面张力较大而更加容易形成油膜,从而增强过滤效果。

使用本实施例的自清洁滤网,自清洁滤网随吸油烟机的叶轮旋转时,滑块31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盘1方向滑动,第一弹性件32在滑块31的拉动下向外盘1方向拉伸,第一连接线33、第二连接线51分别张开从而构成一张几乎覆盖内盘开口12面积的过滤网并对油烟进行过滤;当叶轮停止旋转时,滑块31在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下向内盘2方向收缩,此时,吸附在第一连接线33、第二连接线51构成的过滤网口30之间的油膜破裂,从而实现油烟的自清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应用有上述自清洁滤网的风机叶轮6中,自清洁滤网安装于风机叶轮的进风口上,自清洁滤网的外盘1上开设有能与风机叶轮6的叶片61的端部相插配的安装口10。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应用有上述自清洁滤网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7及设于该集烟罩7中的风机8,上述自清洁滤网设于集烟罩7中并位于风机8的进风口前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自清洁滤网可以直接安装在风机8的进风口上并在风机的带动下旋转,例如,当风机8为离心风机时,自清洁滤网可直接固定在叶轮上。当然,本实施例中的自清洁滤网不限于固定在风机8上,只要位于风机8的进风口前侧,能使油烟经过滤网即可,此时,可以单独设置能带动自清洁滤网旋转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