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原料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976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物料混合或运输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药物原料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配料罐又名搅拌罐、配料桶,是配制药物原料的常用设备。目前,配制药物原料所用的配料罐,其均包括罐体、顶盖和搅拌器,顶盖设置在罐体的顶部,罐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形结构,在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搅拌器设置于顶盖上并伸入罐体内,并由设置在顶盖上方的电机驱动。这种结构的配料罐,其配制好的物料则由罐体底部的出料口卸出,经过人工称量和转运,在出料部使用磁力泵为生产设备上料。而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要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药物原料与空气的接触,以防止药物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被空气氧化造成变质失效。另外,在清洗配料罐时,工人需要将顶盖完全打开,这也为药物原料在重新输入时与空气接触提供了条件。因此,如何使药物原料在配料过程中避免被空气氧化成为制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配料罐配料过程中易造成药物原料被空气氧化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防氧化效果好的药物原料配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物原料配料装置,其包括一配料罐体、一顶盖和搅拌器,所述的顶盖设置在配料罐体的顶部且与配料罐体密封连接,所述的配料罐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形结构,在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在配料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搅拌器设置于顶盖上并伸入配料罐体内,并由设置在顶盖上方的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真空泵、若干料筒和一氮气发生器,在所述的顶盖上分别设置有抽气口、充氮口,所述的抽气口经抽气管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的充氮口经氮气管与氮气发生器相连通,所述的进料口经物料管分别与料筒相连通,所述的出料口上设有输料管,在所述的抽气管、物料管、氮气管、输料管上分别对应设有抽气控制阀、物料控制阀、氮气控制阀、输料控制阀。

在所述的顶盖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经进水管与一纯化水罐相连通,在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控制阀,在所述的出料口上旁接一出水管,在该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控制阀。

在所述的进水口与纯化水罐之间的进水管上串接一板式换热器。

在所述的真空泵与抽气口之间的抽气管上串接一真空缓冲罐。

在所述的料筒与进料口之间的物料管上分别对应串接有计量罐。

在所述的配料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腿,在所述的支撑腿支撑在称重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是在配料罐体的顶部密封设有顶盖,在顶盖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抽气口和充氮口,在配料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其抽气口经抽气管与真空泵相连通,充氮口经氮气管与氮气发生器相连通,进料口经物料管分别与料筒相连通,出料口上设有输料管;真空泵将配料罐体内的空气抽出,料筒内的药物原料在负压状态下输送至配料罐体内,氮气发生器产生的氮气经氮气管充入配料罐体内,对混料、输料过程中的药物原料起到防氧化作用,其防氧化效果好;在抽气管、物料管、氮气管、输料管上分别对应设有控制阀,通过操作控制阀即可实现抽真空、进料、充氮和出料,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配料罐体,111.进料口,112.物料管,113.物料控制阀,121.出料口,122.输料管,123.输料控制阀,124.出水管,125.出水控制阀,131.抽气口,132.抽气管,133.抽气控制阀,141.充氮口,142.氮气管,143.氮气控制阀,15.支撑腿,16.称重模块,2.顶盖,211.进水口,212.进水管,213.进水控制阀,3.搅拌器,31.电机,32.搅拌杆,33.桨叶,4.真空泵,5.料筒,6.氮气发生器,7.真空缓冲罐,8.计量罐,9.纯化水罐,10.板式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药物原料配料装置,其包括一配料罐体1、一顶盖2和搅拌器3。

如图1所示,顶盖2设置在配料罐体1的顶部,其与配料罐体1密封连接,在顶盖2上开有进料口111,物料经该进料口111输送至配料罐体1内。

如图1所示,在配料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1,在该出料口121上装有输料管122,经配料后的混合物料经该出料口121卸出配料罐体1并通过输料管122输送到下一工位。

为防止物料滞存、提高卸料效率,如图1所示,配料罐体1的底部设为倒圆锥形结构,出料口121设置在倒圆锥形的顶点处。

为方便控制输料管122的连通与截断,如图1所示,在输料管122上串接有输料控制阀123。

在图1中,搅拌器3设置在顶盖2上,该搅拌器3包括一电机31、一搅拌杆32和一桨叶33。其中,电机31固定安装在顶盖2的上方,搅拌杆32伸入配料罐体1内,桨叶33沿搅拌杆32端部周向设置,电机31经搅拌杆32驱动桨叶33在配料罐体1内转动,加快物料的混合。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真空泵4、若干料筒5和一氮气发生器6。

在图1中,真空泵4经抽气管132与设置在顶盖2上的抽气口131相连通。

为了实现真空泵4与配料罐体1的接通与断开,如图1所示,在抽气管132上串接有抽气控制阀13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真空泵4与抽气口131之间的抽气管132上还串接一真空缓冲罐7,该真空缓冲罐7用于平衡真空泵4及配料罐体1之间的压力,减缓配料罐体1在真空泵4工作时产生的瞬间压力。

在图1中,氮气发生器6经氮气管142与设置在顶盖2上的充氮口141相连通。

为了实现氮气发生器6与配料罐体1的接通与断开,如图1所示,在氮气管142上串接有氮气控制阀143。

在图1中,料筒5分别经物料管112与进料口111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料筒5的数量是根据实际生产中配料的种类设定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料筒5设有两个,其分别盛放有不同的物料。

为了分别实现料筒5与进料口111的接通与断开,如图1所示,在物料管112上串接有物料控制阀113。

为了便于计量由料桶输送至配料罐体1内部的物料,如图1所示,在料筒5与进料口111之间的物料管112上分别对应串接有计量罐8。

为了实现自动称量,如图1所示,在配料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腿15,该支撑腿15支撑在称重模块16上。

为了实现对配料罐体1内的冲洗,在图1中,在顶盖2上设有进水口211,该进水口211经进水管212与纯化水罐9相连通,在进水管212上设有进水控制阀213,该进水控制阀213控制纯化水罐9与配料罐体1的接通与断开;在出料口121上旁接一出水管124,在该出水管124上设有出水控制阀125,该出水控制阀125控制出水管124的连通与截断。

如图1所示,在进水口211与纯化水罐9之间的进水管212上串接有板式换热器10。通过控制板式换热器10调整流入配料罐体1内的纯化水的温度,使其达到的用于清洗配料罐体1的适宜温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真空泵4将配料罐体1内的空气抽出,使其内腔中形成负压状态,在物料控制阀113的控制下,各料筒5内的物料在负压状态下输送至配料罐体1内;再将氮气发生器6产生氮气在氮气控制阀143的控制下,经氮气管142充入配料罐体1内,其对混料、输料过程中的物料起到防氧化作用;混合后的物料经配料罐体1底部的出料口121卸出,并在输料控制阀123的控制下通过输料管122输送至下一工位。在对配料罐体1进行清洗时,真空泵4将配料罐体1内的空气抽出,在进水控制阀213的控制下,纯化水罐9中的纯化水在负压状态下输送至配料罐体1内;完成清洗后,在出水控制阀125的控制下,纯化水经出水管124排出,其在不打开顶盖2的前提下实现对配料罐体1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防氧化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