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析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9628阅读:1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析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法烟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属于一种适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活性炭法烟气净化装置,尤其用于烧结烟气的净化的解析塔,涉及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烟气、尤其钢铁工业的烧结机烟气而言,采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的脱硫、脱硝装置和工艺是比较理想的。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或再生塔)的脱硫、脱硝装置中,活性炭吸附塔用于从烧结烟气或废气(尤其钢铁工业的烧结机的烧结烟气)吸附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恶英在内的污染物,而解析塔用于活性炭的热再生。

活性炭法脱硫具有脱硫率高、可同时实现脱硝、脱二噁英、除尘、不产生废水废渣等优点,是极有前景的烟气净化方法。活性炭可以在高温下再生,在温度高于350℃时,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污染物发生快速解析或分解(二氧化硫被解析,氮氧化物和二噁英被分解)。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再生速度进一步加快,再生时间缩短,优选的是一般控制解析塔中活性炭再生温度约等于430℃,因此,理想的解析温度(或再生温度)是例如在390-450℃范围、更优选在400-440℃范围。

解析塔的作用是将活性炭吸附的SO2释放出来,同时在400℃以上的温度和一定的停留时间下,二噁英可分解80%以上,活性炭经冷却、筛分后重新再利用。释放出来的SO2可制硫酸等,解析后的活性炭经传送装置送往吸附塔重新用来吸附SO2和NOX等。

在吸附塔与解析塔中NOX与氨发生SCR、SNCR等反应,从而去除NOX。粉尘在通过吸附塔时被活性炭吸附,在解析塔底端的振动筛被分离,筛下的为活性炭粉末送去灰仓,然后可送往高炉或烧结作为燃料使用。

传统的活性炭解析塔如图1和图2所示,活性炭在解吸塔内再生时,活性炭通过加热段加热解析,经过过渡段排出SRG(富硫气体)后,再通过冷却段冷却排出。使用此设计的解析塔,活性炭在解吸塔内再生时,活性炭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会在SRG气体出口处产生扬尘,导致SRG气体粉尘浓度较高,一般约为2g/m3,最高时可达到10g/m3以上,高含量的粉尘增加了后续富硫气体净化设施的负荷,影响到SO2资源化回收产品的质量,甚至造成SO2资源化回收工序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解析塔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析塔,在过渡段,SRG(富硫气体)气体出口处设置活性炭通道,在使用本解析塔时,活性炭通道内充满了活性炭,为活性炭床层,SRG气体排出之前先经过活性炭通道内的活性炭床层进行除尘,大大减少了SRG气体中粉尘的浓度,从而减轻了富硫气体净化设施的负荷,保证SO2资源化回收产品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解析塔。

一种解析塔,该解析塔包括加热段、过渡段、冷却段。加热段设置在解析塔的上部。冷却段设置在解析塔的下部。过渡段设置在加热段和冷却段之间。过渡段内设有SRG汇集装置。过渡段的侧壁上设有SRG出口。过渡段内还设有活性炭通道层。活性炭通道层设置在SRG汇集装置与SRG出口之间。活性炭通道层的进气端连通SRG汇集装置,活性炭通道层的出气端连通SRG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性炭通道层的进气端或出气端各自独立地为百叶窗结构或者多孔板结构。也就是说,由前后两个百叶窗结构或者多孔板结构之间的距离限定了活性炭通道层的厚度,即限定了气体穿过活性炭通道层的直线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性炭通道层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上开口与加热段联通,下开口与冷却段联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SRG汇集装置包括承载板和在承载板的底面所连接的多个活性炭流通通道之间的空隙。活性炭流通通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一般,活性炭流通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或三角形。例如,活性炭流通通道呈现为竖管的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流通通道的长度为5-100cm,优选为10-80cm,更优选为15-60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上设有多个活性炭流通通道,这些活性炭流通通道之间有间隙。活性炭流通通道之间的间隙为SRG流通通道。在SRG流通通道内汇集或收集富硫气体(SRG)。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通道层的横截面积为SRG汇集装置横截面积的5-30%,优选为7-25%,更优选为1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段为壳管型结构;活性炭走管程,加热气体走壳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段为壳管型结构;活性炭走管程,冷却气体走壳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从解析塔进料口进入解析塔的活性炭,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解析塔的上部向下部移动;活性炭从加热段向下移动到过渡段,经由活性炭流通通道穿过SRG汇集装置而到达冷却段,再从解析塔的底部排料口排出;活性炭在解析塔中解析,产生SRG,SRG从SRG流通通道流动、汇集,穿过活性炭通道层后从SRG出口排出;活性炭通道层为活性炭床层形式,因此,通过在SRG气体出口处设置一层活性炭床层,利用多孔活性炭的过滤净化功能实现SRG气体的除尘。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流通通道的长度是在垂直方向上它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上设有多个活性炭流通通道,活性炭流通通道的数量不受限制,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要求设定,一般根据解析塔的尺寸、解析能力、活性炭中污染物的含量等因素设计。一般的,解析塔内,活性炭流通通道的数量为10-200个,优选为20-150个,更有选为30-100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通道层的横截面积是指在解析塔横向的面上,活性炭通道的横截面积。同理,SRG汇集装置横截面积是指在解析塔横向的面上,SRG汇集装置的横截面积。活性炭通道层的横截面积和SRG汇集装置横截面积的大小不受限制,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要求设定;一般根据SRG气体中粉尘的含量而定;如果SRG气体中粉尘含量高,则活性炭通道层的横截面积大(或其厚度更大);相反,如果SRG气体中粉尘含量低,则活性炭通道层的横截面积小(或其厚度较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解析塔在SRG气体出口处设置一层活性炭床层,利用多孔活性炭的过滤净化功能实现SRG气体的除尘;

2、经过本申请解析塔排出的SRG气体粉尘含量少,减轻了富硫气体净化设施的负荷,保证SO2资源化回收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解析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解析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位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解析塔;101:加热段;102:过渡段;103:冷却段;104:SRG汇集装置;10401:承载板;10402: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3:SRG流通通道;105:SRG出口;106:活性炭通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解析塔,该解析塔1包括加热段101、过渡段102、冷却段103。加热段101设置在解析塔1的上部。冷却段103设置在解析塔1的下部。过渡段102设置在加热段101和冷却段103之间。过渡段102内设有SRG汇集装置104。过渡段102的侧壁上设有SRG出口105。过渡段102内还设有活性炭通道层106。活性炭通道106层设置在SRG汇集装置104与SRG出口105之间。活性炭通道层106的进气端连通SRG汇集装置104,活性炭通道106的出气端连通SRG出口10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性炭通道层106的进气端或出气端各自独立地为百叶窗结构或者多孔板结构。也就是说,由前后两个百叶窗结构或者多孔板结构之间的距离限定了活性炭通道层106的厚度,即限定了气体穿过活性炭通道层106的直线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性炭通道层106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上开口与加热段联通,下开口与冷却段联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SRG汇集装置104包括承载板10401和在承载板10401的底面所连接的多个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之间的空隙。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的长度为5-100cm,优选为10-80cm,更优选为15-60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10401上设有多个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这些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之间有间隙。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之间的间隙为SRG流通通道10403。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通道106的横截面积为SRG汇集装置104横截面积的5-30%,优选为7-25%,更优选为1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段101为壳管型结构;活性炭走管程,加热气体走壳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段103为壳管型结构;活性炭走管程,冷却气体走壳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从解析塔1进料口进入解析塔1的活性炭,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解析塔1的上部向下部移动;活性炭从加热段101向下移动到过渡段102,经由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穿过SRG汇集装置104而到达冷却段103,再从解析塔1底部的排料口排出;活性炭在解析塔1中解析,产生SRG,SRG从SRG流通通道10403流动,穿过活性炭通道层106后从SRG出口105排出;活性炭通道层106为活性炭床层,在SRG气体出口处设置一层活性炭床层,利用多孔活性炭的过滤净化功能实现SRG气体的除尘。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解析塔,该解析塔1包括加热段101、过渡段102、冷却段103。加热段101设置在解析塔1的上部。冷却段103设置在解析塔1的下部。过渡段102设置在加热段101和冷却段103之间。过渡段102内设有SRG汇集装置104。过渡段102的侧壁上设有SRG出口105。过渡段102内还设有活性炭通道层106。活性炭通道层106设置在SRG汇集装置104与SRG出口105之间。活性炭通道层106的进气端连通SRG汇集装置104,活性炭通道106的出气端连通SRG出口105。

活性炭通道层106的进气端或出气端各自独立地为百叶窗结构或者多孔板结构,活性炭通道106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加热段101为壳管型结构;活性炭走管程,加热气体走壳程。冷却段103为壳管型结构;活性炭走管程,冷却气体走壳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重复实施例1,只是SRG汇集装置104包括承载板10401和在承载板10401的底面所连接的多个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之间的空隙。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承载板10401上设有多个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之间有间隙。这些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之间的间隙为SRG流通通道10403。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的长度为50cm,SRG流通通道10403的宽度为20cm,活性炭通道层106的横截面积为SRG汇集装置104横截面积的15%。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活性炭流通通道10402的长度为80cm,SRG流通通道10403的宽度为10cm,活性炭通道层106的横截面积为SRG汇集装置104横截面积的7%。

实施例4

使用实施例2的解析塔,从解析塔进料口进入解析塔的活性炭,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解析塔的上部向下部移动;活性炭从加热段移动到过渡段,经由活性炭流通通道穿过SRG汇集装置而到达冷却段,再从解析塔底部的排料口排出;活性炭在解析塔中解析,产生SRG,SRG从SRG流通通道流动,穿过活性炭通道后从SRG出口排出。

其中:从SRG出口排出SRG中的粉尘含量低于1.5g/m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