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前的终端过滤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1532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燃气轮机前的终端过滤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前的终端过滤装置,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天燃气进入燃气轮机前,其中的固体颗粒(一般由沙粒、铁锈、焦油和硅石(SiO2)等组成)应被限制以防止燃气喷嘴受到侵蚀、结垢和堵塞。根据E00-05139R1气体燃料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从燃气中供应到燃烧系统的固体颗粒应限制在30ppmwt以下。最大直径为5μm,所有固体颗粒都不能超过5μm。为了满足这一规范要求,燃气在进入燃机以前,业主必须提供过滤器除去所有颗粒重量比的99.5%wt和大于5μm的所有颗粒。现有燃气轮机终端过滤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Y型过滤器。但是这种过滤器受到气流管径限制,杂质去除能力弱,极易造成滤网堵塞甚至被击穿,需要频繁更换。对燃气轮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燃气轮机前的终端过滤装置,过滤器受到气流管径限制,杂质去除能力弱,极易造成滤网堵塞甚至被击穿,需要频繁更换,对燃气轮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轮机前的终端过滤器装置,包括主体、进气端、出气端;所述本体呈立式圆筒结构,进气端与出气端位于本体两侧;所述主体内与进气端对应的部位设有L形挡板,L形挡板后侧设置立式筒状滤芯,所述立式筒状滤芯上端开口,并固定在所述主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下部设置固定平台1,所述立式筒状滤芯底部固定设置下孔板,采用中轴杆2将所述下孔板与固定平台1固定连接;中轴杆2上端与主体的端面法兰4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筒状滤芯具有三层结构,最内层是由15mm*15mm方孔组成的滤网,中间层过滤等级为300目的不锈钢丝网,最外层是直径10mm的圆孔组成的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壁及L形挡板的外壁上焊接固定隔离环3,所述隔离环3对立式筒状滤芯的上部的周围进行限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立式筒状滤芯的上端固定设置带孔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不同高度的立式筒状滤芯具有多个,根据过滤等级选择不同高度的立式筒状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平台1具有通孔,固定平台1下方是集污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过滤器不受到气流管径的限制,过滤能力大大加强,杂质去除能力强;

2)设置L形挡板,对气流进行阻挡,减少气流对立式筒状滤芯的冲击,可靠性增强;

3)气流的流向形成横向-向上-横向-向下-横向的流动过程,增加气流在终端过滤器装置内部的流动行程,提高过滤的效果。

4)集污腔实现集污功能,设计巧妙。

5)过滤器设置三层结构,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提升了过滤效果。

6)避免了滤网堵塞甚至被击穿的现象,维持燃气机正常运作。

7)根据过滤能力的需要,可以更换不同高度的立式筒状滤芯。

8)滤芯强度更高,结构更合理,即便破损,碎片也不会进入下游损害下游设备;增大了过滤器内腔的容积,提升了过滤器处理能力。将过滤器滤网改造为三层式滤网结构,过滤面积增大、强度增加、过滤进度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的Y型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气轮机前的终端过滤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是图3的纵剖视图。

图5是终端过滤器装置中,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6是过滤器最外层直径10mm的圆孔组成的滤网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7是过滤器最内层由15mm*15mm方孔组成的滤网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平台,2.中轴杆,3.隔离环,4.端面法兰,5.集污腔,6.L形挡板,7.立式筒状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7,一种燃气轮机前的终端过滤器装置,包括主体、进气端、出气端;所述本体呈立式圆筒结构,进气端与出气端位于本体两侧;所述主体内与进气端对应的部位设有L形挡板,L形挡板后侧设置立式筒状滤芯,所述立式筒状滤芯上端开口,并固定在所述主体内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主体下部设置固定平台1,所述立式筒状滤芯底部固定设置下孔板,采用中轴杆2将所述下孔板与固定平台1固定连接;中轴杆2上端与主体的端面法兰4固定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6-7,所述立式筒状滤芯具有三层结构,最内层是由15mm*15mm方孔组成的滤网,中间层过滤等级为300目的不锈钢丝网,最外层是直径10mm的圆孔组成的滤网。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主体内壁及L形挡板的外壁上焊接固定隔离环3,所述隔离环3对立式筒状滤芯的上部的周围进行限位。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立式筒状滤芯的上端固定设置带孔的支撑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不同高度的立式筒状滤芯具有多个,根据过滤等级选择不同高度的立式筒状滤芯。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固定平台1具有通孔,固定平台1下方是集污腔。

由于过滤器内部设置挡板,气体经终端过滤器装置入口,较大的颗粒杂质会在入口处撞击到L形挡板上,因重力作用,落入底部集污腔。然后气体继续向上流动到达滤网圆周各个部分,通过滤芯过滤面到达内部后向下流出过滤器。

立式筒状滤芯的改进增大了过滤器内腔的容积,挡板的设置会提前过滤较大颗粒杂质,避免对滤网壁面较大的撞击,延长滤网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滤网采用三层式滤网结构,最内层是由15mm*15mm方孔组成的滤网(详见图7),中间层过滤等级为300目的不锈钢丝网,最外层是直径10mm的圆孔组成的滤网(详见图6)。这样的三层式滤网结构使得过滤面积增大、强度增加、过滤精度提升。

原Y型过滤器每天都需清洗更换,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过滤器后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减少了人工量。

内部试验甲:两台机组共改造4台过滤器,机组现况白天运行,晚上停机。跟换过滤器后至今已使用快2年,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最长连续起机时间为2-3个月(夏季带负荷)。

内部试验乙:两台机组共改造4台过滤器,机组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4*24小时,跟换过滤器后至今已使用1年。运行情况良好。每满6个月定期清理滤网。

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滤芯强度更高,结构更合理,即便破损,碎片也不会进入下游损害下游设备;增大了过滤器内腔的容积,提升了过滤器处理能力。将过滤器滤网改造为三层式滤网结构,过滤面积增大、强度增加、过滤进度提升。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