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523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吸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吸管。



背景技术:

吸管广泛应用于遗传、医药、防疫、临床、遗传、生化、石化、军事等领域,属于实验室一次性易耗品。传统的吸管采用橡胶头与玻璃管的结合,后续的清洗过程繁琐,清洗不彻底将导致目标样品的交叉感染。除了对样品进行提取和添加外,吸管还可实现目标样品的转移功能。然而,对于样品的携带,如何既能保证样品不泄露,又能保证空气中的杂质不会扩散到样品中,造成污染,是急需考虑的问题。同时,在吸管挤出样品过程中,如何避免样品内部渗入气体也有待于解决和思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吸管。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吸管,包括车吸球、管体、吸嘴、套环、连接条,冒头、导气管、导气孔、吸口;

所述吸球、管体和吸嘴连为一体,吸球直径大于管体和吸嘴的直径;

所述套环套于吸嘴的上方,其侧面与连接条相接,另一端连接冒头;

所述冒头套于吸嘴外围,其直径稍大于吸嘴的直径;

所述导气管设置于吸球的下端,导气管的末端开设有导气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套环在吸嘴上方的位置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使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导气管形状为向上的勾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管体上有刻度,便于计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吸管材料均采用价格便宜且柔软的塑料制作,保证了经济实用性,套头的使用方便吸管的携带与样品的转移,避免因振荡或颠簸导致样品流出吸管,污染环境,一次性使用杜绝了样品的交叉感染。同时,导气管的添加减少了样品中的气体,降低了气体对实验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吸管的盖帽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吸管的摘帽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吸管的导气管俯视图。

图中:1-吸球,2-管体,3-吸嘴,4-套环,5-连接条,6-帽头,7-导气管,8-导气孔,9- 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吸管,包括吸球1、管体2、吸嘴3、套环4、连接条5,冒头6、导气管7、导气孔8、吸口9。

所述吸球1、管体2和吸嘴3连为一体,吸球1直径大于管体2和吸嘴3的直径。

所述套环4套于吸嘴3的上方,其侧面与连接条5相接,另一端连接冒头6。

所述冒头6套于吸嘴3外围,其直径稍大于吸嘴3的直径。

所述导气管7设置于吸球1的下端,导气管7的末端开设有导气孔8。

所述的套环4在吸嘴3上方的位置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使用。

所述的导气管7形状为向上的勾形。

所述的管体2上有刻度,便于计量。

整个一次性吸管的材料均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样品转移与携带过程中,在吸球1套于的作用下,样品从吸嘴3的吸口9 处被吸入到管体2中,套环4套于吸嘴3上方,通过连接条5与帽头6相连接,帽头6套于吸嘴3外围,对样品起到保护与防止泄漏的作用,套环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使用,正常实现提取与添加功能。在样品挤出过程中,样品中的气体顺着导气管7末端的导气孔8排出吸管,降低了气体对实验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