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2697发布日期:2018-08-10 20:0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试剂容器。



背景技术:

试剂(reagent),又称生物化学试剂或试药。主要是实现化学反应、分析化验、研究试验、教学实验、化学配方使用的纯净化学品。现有的试剂多数是使用平底的容器盛装,取用试剂时,多数采用直接倾倒的方法,很难保证取用量的多少,经常会出现取出的量太多或太少的情况,取用过多很容易造成试剂的浪费,取用过少又影响试验结果。并且当试剂快使用完的时候,平底的容器底部会有较多残留,无法再提取使用,扔掉不但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试剂取用量、取用时有用量提示和不留残余的试剂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试剂容器,包括瓶体、刻度线、滴管、瓶盖和底座,所述刻度线设置于所述瓶体外表面,所述底座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瓶体底部,所述瓶盖分为外瓶盖和内瓶盖,内瓶盖安装在所述瓶体的瓶口上,所述滴管安装在内瓶盖的通孔中,所述滴管的吸嘴伸入所述瓶体内部并到达瓶体底部,所述外瓶盖将所述瓶体罩住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瓶体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其开口部的外侧壁设置外螺纹,所述底座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瓶体的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设置与外螺纹相应的内螺纹,所述瓶体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内瓶盖顶端开设通孔且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滴管的外侧壁设置有相应的外螺纹,所述滴管与所述通孔可以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瓶盖顶端开设的通孔内壁设置橡胶垫,所述滴管的外侧壁设置有相应的橡胶垫,所述滴管与所述通孔可以是通过橡胶垫接触连接,可以提高密封效果,也可以防止内瓶盖损坏滴管。

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0.5-0.8mm.

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置外台阶,所述外台阶设置有环形凸起,在所述外瓶盖底端内侧壁开设与所述环形凸起相匹配的环形凹槽,当所述外瓶盖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环形凸起卡入所述环形凹槽中,起到密封作用。

所述环形凸起可以是嵌入所述外台阶上环形卡槽内的橡胶环。

所述环形凸起的高度为0.1-0.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瓶体在平面的稳定性,通过双重瓶盖使试剂在使用时与空间接触减少,避免试剂因过度暴露而导致功效减退;可以根据所需量的多少提取试剂,避免造成浪费;刻度线可以作为用量提示,给下次使用提供参考,并且还可以显示试剂余量;当试剂使用完时,可以打开底座使用,避免试剂残余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试剂容器,如图1-4所示,包括瓶体1、刻度线3、滴管5、瓶盖和底座2。所述刻度线3设置于所述瓶体1外表面,用于显示瓶体内试剂的量。所述底座2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瓶体1底部,用提高瓶体1在平面摆放稳定性,不易于倾倒。所述瓶盖分为外瓶盖6和内瓶盖4,所述内瓶盖4安装在所述瓶体 1的瓶口上,所述滴管5安装在内瓶盖4的通孔中,所述滴管5 的吸嘴伸入所述瓶体1内部并到达瓶体1内底部,所述外瓶盖6 将所述瓶体1罩住并与所述底座2连接,将瓶体1封闭起来,使用时,滴管5只要放回内瓶盖4的通孔中即可。

所述瓶体1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其开口部的外侧壁设置外螺纹,所述底座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瓶体1的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设置与外螺纹相应的内螺纹,所述瓶体1与底座2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瓶盖4顶端开设通孔且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滴管5的外侧壁设置有相应的外螺纹,所述滴管5与所述通孔可以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瓶盖4顶端开设的通孔内壁设置橡胶垫,所述滴管5的外侧壁设置有相应的橡胶垫,所述滴管5与所述通孔可以是通过橡胶垫接触连接,可以提高密封效果,也可以防止内瓶盖4损坏滴管5。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0.5-0.8mm.

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设置外台阶21,所述外台阶21设置有环形凸起22,在所述外瓶盖6底端内侧壁开设与所述环形凸起 22相匹配的环形凹槽61,当所述外瓶盖6放置在所述底座2上时,所述环形凸起22卡入所述环形凹槽61中,起到密封作用。所述环形凸起22可以是嵌入所述外台阶21上环形卡槽内的橡胶环。所述环形凸起的高度为0.1-0.4mm。

所述刻度线3沿所述瓶体1侧壁自上而下分布。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