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滤水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820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水杯滤水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仓,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杯上的一体式滤水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净水杯壶行业,由于产品尺寸比较小的特点,使得不容易布置过滤材料。查阅世界范围内过滤或者净化功能水杯,我们发现目前主要以下几种方式:

一、直接将原水放在杯子里面,饮水时通过过滤材料吸饮;然而由于过滤层的阻力,导致饮水非常困难,要大力吸;容易呛到;

二、只是采用活性炭浸泡在水中吸附掉歇一歇有害物质,过滤效果差;

三、采用没有出水口的过滤仓,喝水时需要拿开过滤仓,这样导致不方便使用不易于携带,时间长了就丢失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水口和进水口集成一体式设计的水杯滤水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杯滤水仓,所述水杯滤水仓包含有滤筒,所述滤筒的内筒壁上设置有一隔离板,该隔离板将滤筒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左腔体为隔离板与滤筒的内壁形成的一具有向上的出水口的出水腔体,右腔体为顶部具有进水口的进水腔体;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与出水腔体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滤筒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且进水腔体与过滤层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杯滤水仓,所述水杯滤水仓还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为一桶状结构,且该桶状结构的底座的内径等于滤筒底部的外径,圆形结构的过滤层的直径不小于滤筒底部的内径;该过滤层压合在滤筒和底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杯滤水仓,所述底座和滤筒之间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进出水一体式设计,因此进水、出水无需拿取滤水仓,使用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层便于更换维护,从而保证了饮用水的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杯滤水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杯滤水仓的图1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杯滤水仓的装配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杯滤水仓的图3的侧面剖视图。

其中:

滤筒101、过滤层102、底座103、出水口104、进水口10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水杯滤水仓,所述水杯滤水仓包含有滤筒101,所述滤筒101的内筒壁上设置有一隔离板,该隔离板将滤筒101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左腔体为隔离板与滤筒101的内壁形成的一具有向上的出水口104的出水腔体,右腔体为顶部具有进水口105的进水腔体;滤筒101的筒壁上设置有与出水腔体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滤筒10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102,且进水腔体与过滤层102相连通;

使用时,将水杯滤水仓安装于杯体内,且滤筒101的外径小于杯体的内径,滤筒101通过顶部向外的翻边等连接结构固定于杯体内;原水经由进水口105进入进水腔体后由过滤层102过滤后进入杯体中;饮水时,倾斜杯体,水经由滤筒101上的出水孔进入出水腔体,然后通过出水口104饮用即可;

优选的,所述水杯滤水仓还包含有底座103,所述底座103为一桶状结构,且该桶状结构的底座103的内径等于滤筒101底部的外径,圆形结构的过滤层102的直径不小于滤筒101底部的内径;该过滤层102压合在滤筒101和底座103之间;通过该拆卸式结构的设计,便于对过滤层102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03和滤筒101之间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相连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