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829阅读:3979来源:国知局
蒸煮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药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蒸煮罐。



背景技术:

在中药材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药材进行蒸煮处理。在现有技术中,煮药过程通常为:在蒸煮罐中装满水,再在锅炉下方设置加热装置,通过蒸煮罐的热传递将水煮沸后再对药材进行蒸煮。现有这种蒸煮罐蒸煮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在蒸煮锅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容易散失,不保温而造成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煮罐,该蒸煮罐的保温性能良好,能对热能进行重复利用,节约了热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煮罐,包括支撑框架以及配合在蒸煮罐开口上的罐盖,支撑框架包括固定于其侧边的电机支座以及固定于其底部起支撑作用的多个支撑腿,所述蒸煮罐的罐体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形成封闭夹层,内罐体上部沿其径向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连通夹层的蒸汽导流孔,内罐体底部设置有伸出外罐体的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排液管上连通有蒸汽输入管,外罐体底部连通有蒸汽排出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蒸汽输入管向内罐体通入蒸汽,开始对药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从上端开设的蒸汽导流口进入到外罐体中,开始对内罐体进行二次加热,使药材受热均匀,多出的蒸汽通过蒸汽排出管输入其他设备进行再利用,蒸煮结束后,关闭蒸汽输入管,打开排液管,把药液从内罐体中排出。

整个过程中新进入的蒸汽始终对内罐体进行二次加热,使得内罐体内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充分利用了蒸汽的余热,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散失,长时间的高温提高了药材蒸煮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煮罐还包括固定于支撑框架顶部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液压杆向下延伸并与罐盖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液压缸可以方便的打开和闭合罐盖,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蒸煮罐沿竖直方向转动的转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煮药罐在加入药材和倾倒药渣时都需要人力使罐体倾斜,才能完成操作,由于药罐体积较大,当里面装有药材时,整体质量很重,操作时费力。因此设置转动装置能使得煮药罐的倾斜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支撑于电机支座上的电机、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输出端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外罐体的主动轴、固定连接于外罐体且与主动轴同轴线设置的从动轴、固定于支撑框架上的两个轴承座以及配合两个轴承座的轴承,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转动支撑于两个轴承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往煮药罐中放入药材时,电机转动,使煮药罐向外倾斜到设定位置,放入药材,回正位置;当蒸煮结束后,把药渣从煮药罐排出,清洗完煮药罐后,回正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盖和液压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液压杆和罐盖之间的安装、拆卸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管与内罐体轴向方向之间存在30°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排液管排出的药液更容易承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罐体设置为内罐体、外罐体并形成夹层,使得罐体可以充分利用蒸汽的余热,降低了热量损失且提高了药材的蒸煮效率;2、设置液压缸来驱动罐盖的打开、闭合,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更为方便;3、设置转动装置能方便的倾斜蒸煮罐,进而使得药材的添加和药渣的排出均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蒸煮锅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框架;11、电机支座;12、支撑腿;2、煮药罐;21、内罐体;211、排液管;2111、阀门;2112、蒸汽输入管;212、蒸气导流孔;22、外罐体;221、蒸汽排出管;23、罐盖;24、夹层;3、液压缸;31、液压杆;4、转动装置;41、电机;42、主动轴;43、从动轴;44、轴承;45、轴承座;46、吊挂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蒸煮罐,参照图1,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的右侧中部外侧固定有电机支座11,支撑框架1的下部设置有四条与地面垂直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腿12,支撑框架1的中部连接有煮药罐2,煮药罐2的开口处设置有罐盖23,支撑框架1的上部设置有液压缸3,液压缸3上设置有液压杆31,罐盖23通过螺栓固定在液压杆31的下端,液压缸3可以实现罐盖23的开闭。

结合图1、图2,蒸煮罐2由内罐体21和外罐体22组成,内罐体21与外罐体22之间形成夹层24,内罐体21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与内罐体21轴向呈30度的排液管211,排液管2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开关的阀门2111,阀门2111与外罐体22之间设置有蒸汽输入管2112,外罐体22的底部垂直设置有蒸汽排出管221,内罐体21上部径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向夹层24中导入蒸气的蒸汽导流口212,蒸汽从蒸汽输入管2112进入内罐体21,对药材进行加热,通过上端的蒸汽导流口212将内罐体21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排入夹层24中,对内罐体21进行二次加热,利用了余热,同时起到保温作用,这样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减少了热量散失,提高了药材蒸煮的效率,利用后的蒸汽通过蒸汽排出管221排出。

结合图1、图2,蒸煮罐还包括转动装置4,转动装置4包括电机41,电机41为整个转动装置4提供动力,电机41通过减速装置与主动轴42连接,支撑框架1的左右两端纵梁上设置有轴承座45,与主动轴42和从动轴43固定连接的吊挂支座46,轴承座45内设置有与主动轴42和从动轴43配合的轴承44,主动轴42和从动轴43穿过轴承44与吊挂支座46连接,转动装置4的作用是方便进料和出料,当需要往煮药罐2中放入药材时,电机转动,使煮药罐2向外倾斜到设定位置,放入药材,回正位置;当蒸煮结束后,把药渣从煮药罐2排出,清洗完煮药罐2后,回正位置。

该蒸煮罐的使用方法是:通过液压缸3打开罐盖23,控制电机41转动使煮药罐2倾斜到设定位置,加入药材,控制电机41回正煮药罐2的位置,通过液压缸3关闭罐盖23,从蒸汽输入管2112向内罐体21通入蒸汽,开始对药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从上端开设的蒸汽导流口212进入到外罐体22中,开始对内罐体进行二次加热,使药材受热均匀,多出的蒸汽通过蒸汽排出管221输入其他设备进行再利用,蒸煮结束后,关闭蒸汽输入管2112,打开排液管211,把药液从内罐体21中排出,通过液压缸3打开罐盖23,控制电机41使煮药罐2倾斜到设定位置,把药渣从煮药罐2中排出,清洗内罐体21后,控制电机41回正煮药罐2,关闭罐盖2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