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浸焊机便于清理的喷雾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09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集成电路浸焊机便于清理的喷雾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生产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集成电路浸焊机便于清理的喷雾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集成电路的加工生产中,都会用到焊接工艺,以将电子元件固定连接在PCB板上。现有的焊接工艺主要有浸焊、波峰焊、回流焊等。对于通孔插装的PCB板,一般会采用浸焊的方式。浸焊是:将插装好电子元器件的PCB板在熔化的锡炉内浸锡,一次完成众多焊点的焊接。

在浸焊时,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效率,通常采用浸焊机来完成浸焊工作。

浸焊机又可称作半自动浸焊机,是近年来从锡焊和波峰焊之间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线路板焊接生产设备,功能类似波峰焊,具有喷雾、焊接等功能,焊接方式为焊锡炉的手工浸焊。

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在浸焊机的喷雾炉上对PCB板进行喷涂助焊剂,再放到焊锡炉内进行浸焊,以完成焊接。

传统的向线路板表面喷涂助焊剂的设备为气动喷雾炉,利用高压气源将助焊剂雾化,再通过喷雾头将雾化的助焊剂喷涂在线路板的表面。这种气动喷雾炉采用的高压气源在压缩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夹带一定的水分,高压气源中的水分随助焊剂喷涂在线路板的表面,在随后进行的对线路板的焊锡过程中水分与高温熔融的金属锡接触会发生爆锡现象,使熔融的高温金属锡四处飞溅,有可能对操作者造成灼伤,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公开号为CN20167677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喷雾炉,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炉体,炉体上安装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进口与一压力泵的出口连接,压力泵的进口与盛装助焊剂的容器连通;所述炉体上设置一向内凹陷的内胆,所述喷雾头安装在该内胆的底部。使用时,利用压力泵和喷雾头将助焊剂雾化并喷涂在线路板上,以避免助焊剂中夹带水分。

上述方案中解决了喷雾带有水分,引发安全事件的问题,但是因为在利用设置在内胆里面的喷雾头喷雾时,实际上有着很多雾化的助焊剂并没有被喷涂在PCB板上,而是朝向四周扩散,并最终遗留在内胆内,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常常对内胆进行清洁,以保证内胆的整洁。

现有的对助焊剂的清洗通常采用洗板水,目前市场上的洗板水为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在清洗时,若工作人员直接接触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影响工作人员健康。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浸焊机便于清理的喷雾炉,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洗板水,以避免洗板水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集成电路浸焊机便于清理的喷雾炉,包括设置在浸焊机机体上的喷雾炉主体、设置在喷雾炉主体上的喷雾头以及设置在喷雾炉主体上用于驱使喷雾头进行喷雾的压力泵,所述喷雾炉主体开设有呈上开口结构的容纳槽,所述喷雾头设置于容纳槽底面,所述容纳槽呈柱状,且所述喷雾头设置于容纳槽底面中心,所述容纳槽上设置有第一清理装置,所述第一清理装置包括适配于容纳槽开口的盖板以及转动连接于盖板的刷毛辊筒,所述盖板边沿搭设于容纳槽开口边沿,所述刷毛辊筒设置于盖板中部,且其上端竖直向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延伸出盖板并转动连接于盖板,所述刷毛辊筒抵触容纳槽内壁,且底面开设有契合喷雾头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容纳槽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先将清理液倒入容纳槽内,接着将盖板搭设在容纳槽开口边沿,在将刷毛辊筒置于容纳槽内的同时将容纳槽闭合,以避免清理液的刺激性气味直接冲击工作人员,影响工作人员健康;之后工作人员转动传动轴带动相连的刷毛辊筒转动,就可以对容纳槽进行清理,由于是利用刷毛辊筒对容纳槽进行清理,且依靠转动传动轴实现,所以工作人员不必接触清理液,从而避免清理液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因为刷毛辊筒上开设有契合喷雾头的通槽,所以喷雾头不会影响刷毛辊筒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刷毛辊筒包括固定连接于传动轴下端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外壁上的若干柔性的刷毛,所述刷毛抵触容纳槽内壁,所述通槽设置于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辊筒包括连接传动轴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柔性的刷毛,刷毛抵触容纳槽内壁,从而在工作人员转动传动轴时,可以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后利用抵触容纳槽内壁的刷毛不断的进行刷洗,从而实现对容纳槽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上下滑移清理容纳槽内壁的第二清理装置,所述第二清理装置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容纳槽的环状刮片以及用于驱动环状刮片上下滑移的动力组件,所述环状刮片契合容纳槽且环状刮片外环面抵触容纳槽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包括竖直滑移连接容纳槽的环状刮片和用于驱动环状刮片滑移的动力组件,因为环状刮片契合容纳槽,且抵触容纳槽内壁,从而在动力组件驱使环状刮片上下滑移时可以利用上下滑移的刮片对容纳槽内壁做进一步清理,以保证清理效果;同时因为刷毛的具有弹性,所以不会对刷刷毛洗容纳槽造成阻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转轴侧面的丝杆以及设置在丝杆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盖板,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啮合于从动齿轮的主动齿轮,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与之相啮合的滑动块,所述环状刮片固定连接于滑动块,所述丝杆边侧竖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滑动块竖直滑移连接于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轴转动时,设置在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跟随一同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后使得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即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后设置在丝杆上的且与丝杆相契合的滑动块开始竖直滑移,以带动环状刮片在容纳槽内壁上竖直滑移,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正反转丝杆使得滑块相对丝杆进行上下滑移,以利用环状刮片对容纳槽内壁进行上下刮除,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齿轮容纳槽,传动轴和丝杆均穿设齿轮容纳槽,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于齿轮容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于盖板内部,以避免直接暴露在外,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下端横向设置有若干底面刮片,所述底面刮片下端面抵触容纳槽底面,远离转轴一端抵触容纳槽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下端横向设置有若干底面刮片,底面刮片抵触容纳槽底面,在转轴转动时,底面刮片随同转轴一同转动,从而对容纳槽底面进行清理,以保证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刷毛安装板,所述刷毛设置于刷毛安装板上,所述刷毛安装板与转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刷毛安装板进行拆卸,由于刷毛设置在刷毛安装板上,所以实际可以对刷毛进行更换,以保证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设置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以利用刷毛辊筒对容纳槽进行清理,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刷毛,所述第二刷毛抵触喷雾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刷毛辊筒转动时,设置在通槽内的刷毛跟随刷毛辊筒一同转动,此时抵触喷雾头的刷毛可以对喷雾头进行刷洗,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内设置有第二刷毛固定件,所述第二刷毛设置在第二刷毛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刷毛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在必要时对第二刷毛固定件进行拆卸,由于第二刷毛设置在第二刷毛固定件上,所以实际上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二刷毛进行拆卸更换,以保证清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容纳槽设置为呈上开口结构的柱状结构,在容纳槽开口上方,搭设有盖板,在盖板上朝向容纳槽一侧转动连接有刷毛辊筒,在盖板上设置有伺服电机驱动刷毛辊筒,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刷毛辊筒在容纳槽内转动,以利用刷毛辊筒对容纳槽进行清理,由于此时工作人员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刷毛辊筒的方式对容纳槽进行清理,所以工作人员不必直接接触清理液,从而避免清理液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用以展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浸焊机上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以展示容纳槽内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三,主要用以展示进料管、压力泵和助焊剂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四,主要用以展示第二刷毛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五,用以展示第二清理装置的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六,主要用以展示齿轮容纳槽的结构。

图中:1、浸焊机机体;11、喷雾炉主体;12、喷雾头;121、进料管;122、助焊剂存储箱;13、压力泵;14、容纳槽;2、第一清理装置;21、盖板;211、齿轮容纳槽;22、刷毛辊筒;221、通槽;222、第二刷毛;223、第二刷毛固定件;23、传动轴;24、伺服电机;3、转轴;31、刷毛;32、底面刮片;33、刷毛安装板;4、第二清理装置;41、环状刮片;5、动力组件;51、丝杆;511、滑动块;512、导向杆;513、连接杆;52、从动齿轮;53、主动齿轮;6、污物通槽;61、排污管;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集成电路浸焊机便于清理的喷雾炉,参照图2,包括设置在浸焊机机体1上的喷雾炉主体11,在喷雾炉主体11上表面开设有呈上开口结构的容纳槽14,容纳槽14呈柱状。

参照图2和图3,容纳槽14底面中心安装有喷雾头12,在喷雾头12输入端连接有进料管121;在喷雾炉主体11上固定连接有助焊剂存储箱122,进料管121连通至助焊剂存储箱122;在进料管121上连接有压力泵13,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压力泵13,驱使喷雾头12进行喷雾,以实现对PCB板喷涂助焊剂的目的。

参照图3,在喷雾炉主体11(标示于图2)上设置有第一清理装置2对容纳槽14(标示于图2)进行清理,第一清理装置2包括适配于容纳槽14开口的盖板21,盖板21边沿搭设在容纳槽14开口边沿;在盖板21下表面设转动连接有刷毛辊筒22,刷毛辊筒22抵触容纳槽14内壁,以通过转动刷毛辊筒22对容纳槽14进行清理。

参照图4,刷毛辊筒22包括设置在盖板21中心的转轴3,在转轴3外壁设置有刷毛31,刷毛31抵触容纳槽14(标示于图2)内壁;在转轴3转动时,设置在转轴3上的刷毛31一同转动,此时由于刷毛31抵触容纳槽14内壁,从而转轴3转动时,可以利用刷毛31对容纳槽14内壁进行反复刷洗,以实现对容纳槽14的清理。

参照图2和图3,由于容纳槽14内设置有喷雾头12,为避免转轴3的转动和喷雾头12相互干扰,在转轴3上靠近喷雾头12一端开设有通槽221,通槽221与喷雾头12相适配,以将喷雾头12置于通槽221内,此时两者不再相互干扰。

参照图5,为实现对转轴3的转动,在转轴3的上端焊接固定有传动轴23,传动轴23竖直向上延伸,穿设盖板21(标示于图3),并可以相对盖板21绕自身中轴转动;在盖板2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4,伺服电机24输出轴固定连接于传动轴23,以利用伺服电机24驱动传动轴23转动,方便使用者使用。

参照图5,由于刷毛31使用一端时间过后会不可避免的损坏,此时为保证清理效果需要对刷毛31进行更换,因此在转轴3外侧设置两个相互配合的刷毛安装板33,刷毛安装板33呈U状结构,且其U状内腔契合转轴3,两个刷毛安装板33相互配合夹持于转轴3两侧;两个刷毛安装板33边沿横向延伸,相互抵触,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固定于转轴3;刷毛31固定连接在刷毛安装板33远外壁面。此时由于两个刷毛安装板3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固定于转轴3,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在必要时通过转动螺栓的方式将刷毛安装板33拆卸,而刷毛31设置在刷毛安装板33,因此实际就是对刷毛31进行拆卸,以方便更换。为保证使用效果,刷毛安装板33的长度设置为契合容纳槽14(标示于图2)的高度。

参照图4,为了对喷雾头12同样进行清理,在通槽221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刷毛固定件223,第二刷毛固定件223呈柱状,且其朝向容纳槽14(标示于图2)底面一侧呈开口结构;在第二刷毛固定件223内腔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刷毛222,第二刷毛222抵触喷雾头12(标示于图2),以在转轴3转动时,利用抵触喷雾头12的第二刷毛222对喷雾头进行清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参照图5,在盖板21(标示于图4)上设置有第二清理装置4,第二清理装置4包括竖直滑移连接容纳槽14的环状刮片41,以利用环状刮片41上下移动刮除容纳槽14内壁上的污物;环状刮片41契合于容纳槽14,且其外环面抵触于容纳槽14内壁;为保证环状刮片41不会影响刷毛31清理容纳槽14,刷毛31和环状刮片均设置为具有弹性,可以选择由橡胶制成。

参照图5和图6,在盖板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环状刮片41上下滑移的动力组件5,动力组件5包括竖直设置在转轴3侧面的丝杆51,丝杆51上端穿设盖板21;在盖板21内开设有齿轮容纳槽211,齿轮容纳槽211下部呈开口结构,并用相适配的盖板闭合;进一步的传动轴23和丝杆51均穿设齿轮容纳槽211,在传动轴23上固定连接有横向的主动齿轮53,在丝杆51上横向固定连接有啮合于主动齿轮53的从动齿轮52,从而在传动轴23转动时,可以通过相啮合的主动齿轮53和从动齿轮52同步带动丝杆转动;在丝杆51上套设有相契合的滑动块511,在滑动块511上横向焊接固定有连接杆513,连接杆513固定连接于环状刮片41;在丝杆51侧面设置有导向杆512,导向杆512焊接固定于盖板21,且穿设滑动块511,导向杆512可以相对滑动块511滑动。

在传动轴23转动时,通过主动齿轮53和从动齿轮52配合带动丝杆51转动,丝杆51转动使得相啮合的滑动块511向上或是向下滑移,而环状刮片41通过连接杆513连接于滑动块511,所以此时环状刮片41向上或是向下滑移,以进一步对容纳槽14(标示于图2)内壁进行清理;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伺服电机24正反状,使得丝杆51正反转,即环状刮片41上下滑移,以保证清理效果。

参照图5,为了对容纳槽14(标示于图2)底面进行清理,在转轴3下端外壁面上固定连接有底面刮片32,底面刮片32抵触容纳槽底面,且朝向容纳槽14内壁延伸,以在转轴3转动时对底面进行清理,保证清理效果。

参照图2和图3,为方便将污水排出,在容纳槽底面开设有污物通槽6,污物通槽6呈上开口的环状结构,绕喷雾头12设置;在污物通槽6上连通有排污管61,排污管61位于容纳槽14下方,并连通外界,以用于排出污物。

参照图1,盖板21上表面对称的焊接固定有两个把手7,以方便拿住把手7移动盖板21。

在使用者需要对容纳槽14清理时,工作人员先将盖板21搭设在容纳槽14上方,并使得刷毛辊筒22置于容纳槽14内,此时使用者开启伺服电机24驱动刷毛辊筒22在容纳槽14内转动,以利用刷毛辊筒22对容纳槽14进行清理,由于此时工作人员是通过伺服电机24驱动刷毛辊筒22的方式对容纳槽14进行清理,所以工作人员不必直接接触清理液,从而避免清理液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