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教学用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071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教学用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台,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教学用实验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很多学校都设有实验室,特别是生物学科,很多知识只有老师讲解,可能说了很多次学生也没法理解,但是通过实验验证,学生不仅理解的块,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不会遗忘,教学用的试验台都比较简单,不放置任何仪器,甚至一些试管和试剂都不能放置,每次实验前都需要学生来回拿,不仅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而且学生较多会导致实验室很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教学用实验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教学用实验台,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教学用实验台,包括圆形试验台、转盘、隔板、试剂瓶、水管和收纳箱,所述圆形试验台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滑轨,所述圆形滑轨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水管,所述圆形滑轨上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安装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外表面安装有试剂瓶,且试剂瓶个数为多个,所述试剂瓶的底端均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活动阀,所述水管另一端延伸至空心管上端,所述水管上端安装有转动龙头,所述圆形试验台上端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均匀分布在圆形试验台上,所述隔板左侧上端均安装活动夹,所述隔板右侧安装有试管架,且试管架个数为多个,所述试管架右端上侧安装有试管套。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试验台内部设置有多个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上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与收纳箱通过合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试验台下端安装有支架腿。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腿上安装有废液槽。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个数为多个,所述圆形滑轨上端四周安装有四个活动轴,四个活动轴均匀分布,所述活动轴上安装有支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教学用实验台,通过试验台上设置有挡板,可相隔出多个实验位置,不会出现一个学生实验,多个学生旁观的现象,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

2.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教学用实验台,通过安装有转盘和试剂瓶,可提前将使用到的试剂倒入相应的试剂瓶,避免不使用的试剂被污染,由于实验台可供多个学生实验,转盘上的试剂可360 度转动供学生使用,避免每人一份,造成浪费。

3.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教学用实验台,由于安装有转动阀门连接管,每次实验结束后,试剂瓶都需要清洗,可直接打开转动阀门,水流会经过试剂瓶和连接管,直接将试剂瓶清洗,既方便又节省很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教学用实验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教学用实验台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腿;2、废液槽;3、收纳箱;4、合页;5、圆形试验台;6、空心管;7、水管;8、隔板;9、转动龙头;10、活动夹;11、连接管;12、支杆;13、固定孔;14、转动轴; 15、活动阀;16、试剂瓶;17、试管套;18、试管架;19、箱盖;20、圆形滑轨;21、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生物教学用实验台,包括圆形试验台5、转盘21、隔板8、试剂瓶16、水管7和收纳箱3,所述圆形试验台5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滑轨20,所述圆形滑轨20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水管7,所述圆形滑轨20上端设置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上端安装有空心管6,所述空心管6外表面安装有试剂瓶 16,且试剂瓶16个数为多个,所述试剂瓶16的底端均安装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上设置有活动阀15,所述水管7另一端延伸至空心管6上端,所述水管7上端安装有转动龙头9,所述圆形试验台5上端设置有多个隔板8,多个隔板8均匀分布在圆形试验台5上,所述隔板8左侧上端均安装活动夹10,所述隔板8右侧安装有试管架18,且试管架18个数为多个,所述试管架18右端上侧安装有试管套17。

其中,所述圆形试验台5内部设置有多个收纳箱3,所述收纳箱3上设置有箱盖19,所述箱盖19与收纳箱3通过合页94连接。

其中,所述圆形试验台5下端安装有支架腿1。

其中,所述支架腿1上安装有废液槽2。

其中,所述空心管6上设置有固定孔13,且固定孔13个数为多个,所述圆形滑轨20上端四周安装有四个活动轴14,四个活动轴14均匀分布,所述活动轴14上安装有支杆12。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转盘21从圆形滑轨20内拿出,用支杆12支撑空心管6,需要使用的试剂倒入试剂瓶16内,学生实验时可转动转盘21使用试剂,实验前将笔记本用活动夹10固定,实验中需要记录结果可直接记录,实验结束后,打开转动龙头9,然后打开活动阀15,即可依次清洗试剂瓶1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