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及破碎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3722发布日期:2018-07-31 18:3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破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及破碎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石料破碎的破碎机81和用于筛选的振动筛分机9分别安装在两个移动平台来完成,采用的是双机生产线,其安装方式见附图1。

这种破碎工艺布局的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两台设备来完成石料的破碎与筛分工作,生产线包含的零部件多,制造成本高;2.生产线使用前需要调整两台设备之间、及回料带与两台设备之间的相互位置,使用前调整工作量大;3.转场运输费用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英粉碎分级生产线[申请号:CN201220066186.7],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料装置、球磨机和分级收集装置,所述球磨机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出料装置之间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回转体,所述回转体内设有研磨介质和非铁衬板,所述非铁衬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回转体的内壁上,所述回转体内靠近所述出料装置一端设有不锈钢出料篦板,所述出料装置内设有提升斗衬板,所述出料装置下部设有卸料阀。

上述方案虽然能够对不合格的粗粉颗粒经多次循环粉碎后达到合格粒度的细粉,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例如,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费用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破碎效率高且使用费用低的破碎筛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旋转提升机构,所述的支撑架上绕设有回料传输带,且回料传输带在支撑架的支撑作用下形成向上的弯曲部,所述的弯曲部上具有与旋转提升机构相接触的接触面,该接触面在旋转提升机构的压力作用下与旋转提升机构紧密贴合并由旋转提升机构和接触面形成输送空间,所述的回料传输带的末端连接于位于支撑架上的驱动总成,且驱动支撑架上位于驱动总成的下方具有一用于接收从输送空间输送过来的物料的回料缓冲斗。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回料传输带上的物料通过输送空间传送至回料缓冲斗,在保证结构简单的同时能够对物料进行再一次筛分。

在上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中,所述的旋转提升机构包括由两个旋转盘相对设置构成的旋转斗体,两个旋转盘之间具有若干首尾连接且周向分布的弧形分隔板,每个弧形分隔板与两个旋转盘之间形成一个斗腔,每个与接触面接触的斗腔与接触面形成一个输送空间。

在上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中,所述的若干弧形分隔板一体成型且弧形分隔板的外边沿与旋转斗体的外边沿相齐平或突出于旋转斗体的外边沿。

在上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中,两个旋转盘的中轴线上穿设有提升旋转轴,且该提升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支撑架上并通过固定装置将旋转斗体周向固定在支撑架上。

在上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中,还包括限位支架,所述的限位支架包括两个三角支脚和将两个三角支脚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两端均具有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架和/或提升旋转轴相连接。

在上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中,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连杆和/或主臂杆,所述的连接体包括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L型板体,所述的L型板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连杆一端或主臂杆一端的连接孔。

在上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中,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的主臂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和提升旋转轴上,所述的主臂杆的两侧下端分别连接有升降油缸。

在上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总成包括一电机和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传输旋转轴,所述的回料传输带绕设于该传输旋转轴上;所述回料缓冲斗的斗底呈与旋转斗体相配合的内凹弧形结构。

一种基于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的破碎筛分装置,包括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和呈长条结构的下车底盘,所述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设置在下车底盘的上方一端,回料传输带向下车底盘的另一端延伸,所述的回料缓冲斗和回料传输带之间设置有振动筛分机,所述的振动筛分机包括上层筛面和下层筛面,且上层筛面的筛孔大于下层筛面的筛孔,上层筛面的末端出料口位于设置下车底盘上的破碎机进料口处使经过上层筛面筛选出来的大颗粒物料落入破碎机,所述的破碎机的出料口位于回料传输带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使从破碎机出来的物料落到回料传输带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单皮带机反向输送物料,简化了石料的破碎与筛分生产线,同时提高破碎和筛选的效率。

在上述的破碎筛分装置中,所述的下层筛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出料筛面,且位于上层的出料筛面的筛孔大于位于下层的出料筛面的筛孔,每一层出料筛面的末端均连接有出料传输带。

本实用新型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及破碎筛分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不合格物料通过输送空间输送至回料缓冲斗进行再次筛选和破碎等作业;2、简化了石料的破碎与筛分生产线;3、占用空间小、运行成本低;4、使用前无需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破碎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撑架与回料缓冲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旋转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破碎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未设置出料传输带时破碎筛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图11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支撑架1;回料缓冲斗11;旋转提升机构2;旋转斗体21;弧形分隔板22;斗腔23;提升旋转轴24;回料传输带3;弯曲部31;接触面32;输送空间33;限位支架4;三角支脚41;连接杆42;连接孔43;连接体44;插接孔45;连接件5;连杆51;主臂杆52;升降油缸6;驱动总成7;电机71;传输旋转轴72;下车底盘8;破碎机81;振动筛分机9;上层筛面91;下层筛面92;出料传输带9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旋转提升机构2,支撑架1上绕设有回料传输带3,且回料传输带3在支撑架1的支撑作用下形成向上的弯曲部31,弯曲部31上具有与旋转提升机构2相接触的接触面32,该接触面32在旋转提升机构2的压力作用下与旋转提升机构2紧密贴合并由旋转提升机构2和接触面32形成输送空间33,回料传输带3的末端连接于位于支撑架1上的驱动总成7,且驱动支撑架1上位于驱动总成7的下方具有一用于接收从输送空间33输送过来的物料的回料缓冲斗11,这里的回料缓冲斗11的斗底呈与旋转斗体21相配合的内凹弧形结构。

具体地,如图4所示,旋转提升机构2包括由两个旋转盘同心且相对平行设置构成的呈工字轮结构的旋转斗体21,两个旋转盘之间具有若干首尾连接且周向分布的弧形分隔板22,若干弧形分隔板22与两个旋转盘形成若干斗腔23,而每个与接触面32相接触的斗腔23与接触面32形成输送空间33,本实施例中两个旋转盘的中轴线上穿设有提升旋转轴24,且该提升旋转轴24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支撑架1上,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将旋转斗体21周向固定在支撑架1上,提升旋转轴24可以与两个旋转盘之间相对固定从而与旋转盘一起相对支撑架1旋转连接,或者,提升旋转轴24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从而使旋转盘在旋转过程中提升旋转轴24不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的弧形分隔板22的外边沿突出于旋转斗体21的外边沿,且弧形分隔板22突出于旋转斗体21外边沿的部分为橡胶条或者为与弧形分隔板22一样且与弧形分隔板22一体成型的聚氨酯材料,突出于旋转斗体21外边沿的方式提高了旋转斗体21与回料传输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旋转斗体21在回料输输带3表面发生打滑的现象,在投入使用时,被反向送回的不合格物料在回料传输带3上向旋转提升机构2方向传送,同时旋转斗体21在回料传输带3的带动下与回料传输带3同步旋转,并且在图2中S点处,旋转斗体21的斗腔23在向回料传输带3表面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将破碎后的碎石料带入斗腔23内,同时随着旋转斗体21的继续转动,该斗腔23与传输带表面形成封闭的输送空间33,碎石料同时也被封闭于该输送空间33中与旋转斗体21一起向上传送;在图2中的B点处,旋转斗体21的斗腔23脱离回料传输带3表面而将封闭的输送空间33的打开,碎石料在旋转力的作用下被抛离斗腔23,通过回料缓冲斗11的缓冲引流作用使碎石料进入下一道工序。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旋转斗体21的强度,本实施例的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架4,限位支架4包括两个三角支脚41和将两个三角支脚41相连接的连接杆42,连接杆42两端均具有连接体44,连接体44通过的连接件5与支撑架1和/或提升旋转轴24相连接,连接件5包括如图6所示的连杆51和如图7所示的主臂杆52,连接体44包括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2上L型板体,L型板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连杆51一端或主臂杆52一端的连接孔43,支撑架1上也具有分别用于连接连杆51和主臂杆52另一端的连接孔43,连杆51与主臂杆52的两端具有与连接孔43相适应的插接孔45,提升旋转轴24穿过主臂杆52的其中一个插接孔45和与主臂杆52的插接孔45相适应的支撑架1的连接孔43,主臂杆52呈U型结构,其两侧下端分别连接有如图8所示的升降油缸6,这里的连杆51与连接体44和支撑架1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螺栓相固定,同样地,主臂杆52与连接体44、支撑架1和升降油缸6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螺栓相固定,并且,为了起到对主臂杆52和连杆51的限位作用,每一个插接孔45对应均有两个连接孔43,两个连接孔43均位于插接孔45的两侧且与插接孔45同心设置。

具体地,如图9,驱动总成7包括一电机71和连接于电机71输出轴的传输旋转轴72,回料传输带3绕设于该传输旋转轴72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提高装置的整体强度和提高石料在提升过程中的封闭性,本实施例的若干弧形分隔板22由聚氨酯材料一体成型得到,且弧形分隔板22的外边沿与旋转斗体21的外边沿相齐平设置。

实施例三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的破碎筛分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和呈长条结构的下车底盘8,单皮带机反向回料装置设置在下车底盘8的上方一端,回料传输带3向下车底盘8的另一端延伸,回料缓冲斗11和回料传输带3之间设置有振动筛分机9,振动筛分机9包括上层筛面91和下层筛面92,且上层筛面91的筛孔大于下层筛面92的筛孔,上层筛面91的末端出料口位于设置在下车底盘8上的破碎机81的进料口处使经过上层筛面91筛选出来的大颗粒物料落入破碎机81,破碎机81的出料口位于回料传输带3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使从破碎机81出来的物料落到回料传输带3上由回料传输带3传输回振动筛分机9,进一步地,下层筛面9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出料筛面,且位于上层的出料筛面的筛孔大于位于下层的出料筛面的筛孔,每一层出料筛面的末端均连接有出料传输带93。

本实施例中,通过破碎机81破碎的石料落到回料传输带3上,通过反向回料装置将碎石料提升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将碎石料抛离旋转斗体21,然后通过回料缓冲斗11的缓冲引流作用将被抛离的碎石料纷纷落至振动筛分机9的上层筛面91,然后通过上层筛面91的筛选,大颗粒碎石料通过上层筛面91的出口再一次落入破碎机81进行进一步粉碎,然后再一次通过回料传输带3和旋转斗体传输回振动筛分机9,如此周而复始,而较小颗粒的碎石料从上层筛面91筛选出来落至下层筛面92,然后通过各出料筛面的筛选作用将不同大小的碎石料分类传送,也就是说,从最上层出料筛面的出料口接收的碎石料为颗粒最大的碎石料成品,从越下面的出料筛面的出料口出来的碎石料颗粒大小越小,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将不合格的碎石料通过反向回料的方式进行再一次破碎和筛分,又能够将合格的碎石料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进行区分传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下层筛面92只有一层出料筛面的情况,当只有一层出料筛面的时候,通过上层筛面91筛选后的碎石料直接从下层筛面92通过出料传送带93离开破碎筛分装置,不对被筛选出来的碎石料进行进一步分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架1;回料缓冲斗11;旋转提升机构2;旋转斗体21;弧形分隔板22;斗腔23;提升旋转轴24;回料传输带3;弯曲部31;接触面32;输送空间33;限位支架4;三角支脚41;连接杆42;连接孔43;连接体44;插接孔45;连接件5;连杆51;主臂杆52;升降油缸6;驱动总成7;电机71;传输旋转轴72;下车底盘8;破碎机81;振动筛分机9;上层筛面91;下层筛面92;出料传输带9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