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型脱硫增效传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6841发布日期:2018-06-12 19:1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型脱硫增效传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脱硫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型脱硫增效传质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气污染物如SO2、NOx、粉尘等,为保护大气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除尘。

目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在脱硫工艺中占主导地位。在煤质含硫量较低时,一般采用脱硫塔中增加喷淋层、增大液气比及浆液循环量、增大浆液池高度和容积、增大吸收塔直径、增大氧化空气量等措施提高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设备的脱硫效率。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越来越严格,火力发电厂相继实施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加上入炉煤含硫量越来越高,上述提高脱硫效率的措施也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通常情况下采用脱硫增效传质装置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脱硫增效传质装置是在喷淋层的基础上增设一块或者多块穿流孔板,将穿流孔板全面布置在整个吸收塔的横截面,使烟气进入吸收塔后被均匀分布在整个截面上,穿流孔板下方有时也布置一层喷淋层对烟气进行预饱和处理。穿流孔板是带有小孔格栅。烟气从穿流孔板下往上流动,浆液从穿流孔板上喷射下来,烟气和浆液在穿流孔板表面发生强烈掺混,形成泡沫层,泡沫层具有很大的气液接触界面,可提高对SO2的吸收能力。

近年来,随着电煤市场的不稳定性及煤质的多样化,入炉煤的含硫量会有相当程度的波动。其次,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持续降低,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相当部分的燃煤电厂会长期处于中、低负荷运行。上述问题伴随而来的是传统脱硫增效传质装置不能很好的适应机组入炉煤含硫量及中、低负荷运行带来的烟气量变化,即不能调节穿流孔板上的穿流孔面积,无法保证对烟气的均布及必要的泡沫层厚度;此外传统脱硫增效传质装置还存在阻力大、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型脱硫增效传质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脱硫塔内烟气流场的均布,保证脱硫塔中泡沫层的厚度,达到提高脱硫效率及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型脱硫增效传质装置包括固定穿流孔板、活动穿流孔板以及用于带动活动穿流孔板移动的驱动装置;

固定穿流孔板固定于脱硫塔内的吸收区中,固定穿流孔板的外周面与脱硫塔的内壁相接触并密封,活动穿流孔板位于固定穿流孔板上,其中,活动穿流孔板与脱硫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固定穿流孔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穿流孔,活动穿流孔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穿流孔,且一个第一穿流孔正对一个第二穿流孔,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活动穿流孔板在固定穿流孔板上移动调节第一穿流孔与第二穿流孔的重叠面积。

还包括若干根支撑梁及若干根支撑角钢,其中,各支撑梁的两端均固定于脱硫塔的内壁上,各支撑角钢沿周向固定于脱硫塔的内壁上,固定穿流孔板搭接于支撑梁及支撑角钢上。

驱动装置包括轴杆、固定梁、加强板及驱动机构,其中,加强板的一端与活动穿流孔板相连接,加强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梁上,轴杆的一端与固定梁相连接,轴杆的另一端穿过脱硫塔的壁面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为手动驱动装置及电动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其中,固定架固定于脱硫塔的外壁上,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轴杆穿过所述固定架。

各支撑角钢沿周向均匀设置,各支撑梁平行且等间距分布。

加强板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两个加强板与固定梁之间的夹角均为4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型脱硫增效传质装置在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活动穿流孔板移动,从而调节第一穿流孔与第二穿流孔的重叠面积,以适应当前入炉煤含硫量及机组负荷,从而保证烟气流场的均布及脱硫塔中泡沫层的厚度,达到提高脱硫效率及节能降耗的目的,以燃煤电厂300MW机组为例,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脱硫系统阻力约为200Pa,年节约运行电耗约为70万kW.h,以实现随着入炉煤含硫量及烟气量的变化均可满足烟气的均布,保证泡沫层的厚度,降低装置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穿流孔6与第二穿流孔8的位置关系图。

其中,1为固定穿流孔板、2为活动穿流孔板、3为轴杆、4为驱动机构、5为固定架、6为第一穿流孔、71为支撑梁、72为支撑角钢、8为第二穿流孔、91为固定梁、92为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型脱硫增效传质装置包括固定穿流孔板1、活动穿流孔板2以及用于带动活动穿流孔板2移动的驱动装置;固定穿流孔板1固定于脱硫塔内的吸收区中,固定穿流孔板1的外周面与脱硫塔的内壁相接触并密封,活动穿流孔板2位于固定穿流孔板1上,其中,活动穿流孔板2与脱硫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固定穿流孔板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穿流孔6,活动穿流孔板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穿流孔8,且一个第一穿流孔6正对一个第二穿流孔8,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活动穿流孔板2在固定穿流孔板1上移动调节第一穿流孔6与第二穿流孔8的重叠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若干根支撑梁71及若干根支撑角钢72,其中,各支撑梁71的两端均固定于脱硫塔的内壁上,各支撑角钢72沿周向固定于脱硫塔的内壁上,固定穿流孔板1搭接于支撑梁71及支撑角钢72上。

驱动装置包括轴杆3、固定梁91、加强板92及驱动机构4,其中,加强板92的一端与活动穿流孔板2相连接,加强板92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梁91上,轴杆3的一端与固定梁91相连接,轴杆3的另一端穿过脱硫塔的壁面与驱动机构4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为手动驱动装置及电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架5,其中,固定架5固定于脱硫塔的外壁上,驱动机构4固定于所述固定架5上,轴杆3穿过所述固定架5;各支撑角钢72沿周向均匀设置,各支撑梁71平行且等间距分布;加强板92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两个加强板92与固定梁91之间的夹角均为45°。

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驱动机构4通过轴杆3、固定梁91及加强板92带动活动穿流孔板2移动,以调节第一穿流孔6与第二穿流孔8的重叠面积,当入炉煤含硫量高或烟气量减少时,减小第一穿流孔6与第二穿流孔8的重叠面积;当入炉煤含硫量低或烟气量增多时,增大第一穿流孔6与第二穿流孔8的重叠面积,以实现随着入炉煤含硫量及烟气量的变化均能满足烟气的均布,保证必要的泡沫层厚度,达到提高脱硫效率及节能降耗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