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微粉中药提取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915发布日期:2018-11-09 21:0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粉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在同一装置上综合运用重力沉降、过滤和压榨的方法分离微粉中药提取混合体中固形物与提取液,制备微粉中药提取液的装置。也适用其他粉体中药,例如最细粉(120目)、细粉(100目)、中粉(80目)、粗粉(65目)、最粗粉(10目)等的提取液的制备问题。



背景技术:

近20年,中药粉碎技术在全成分(指粉碎过程中不丢弃药材中的任何成分和部位)微粉碎细度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药粉碎工业化生产,全成分细度已经可以全面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极细粉200 目(75微米)以细。

一般称最大粒径小于75微米200目以细的中药及以其为基础制成的中药剂型为微粉中药。微粉中药对动植物中药材的细胞破壁(膜)率一般可以达到95%以上。细胞内的内容物已全部暴露于细胞壁(膜) 以外,细胞壁(膜)对细胞内的成分溶入溶媒的细胞壁(膜)阻力已不复存在,因此,用溶媒提取中药成分时应该可以显著提高提取率。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以下文献:

文献1:《单方、复方细胞级粉碎和普通粉碎质量对比》作者:杜晓敏等,发布于《中成药》2001年1 月第23卷第1期。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糖泰胶囊粗粉、细胞级微粉中菝契皂苷元含量,结果含细粉的复方糖泰胶囊中菝契皂苷元含量平均为0.89%,含粗粉的复方糖泰胶囊中菝契皂苷元含量平均为0.71%,细粉含量明显高于粗粉含量。

文献2:《超微粉体技术对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溶出率的影响》作者:邱蓉丽等,发布于《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年11月第2卷第6期。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为穿心莲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对穿心莲分别进行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超微粉与药材120目细粉中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出量,结果超微粉平均为14.6%和12.9%,细粉为3.5%和4.1%。可见穿心莲药材经超微粉碎后可明显增加药材中主要指标成分的溶出量。

文献3:《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对比研究》作者:蔡光先杨永华等发表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年12月第8巷第6期。取同批次药材,分别制备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1-75μm) 浸泡液与传统饮片煎煮液,并对其浸出物、绿原酸、连翘苷含量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为传统饮片的1.71倍,说明银翘解毒汤处方药物通过超微粉碎,大大提高了水溶性浸出物;绿原酸、连翘苷含量分别为传统饮片的1.92倍、1.43倍,说明银翘解毒汤处方药物通过超微粉碎能提高绿原酸、连翘苷的溶出量。

同样的结论也出现在其他大量的文献中,可以说微粉中药具有提高中药材的利用率,显著节约中药材,降低中药用药成本的前景已成为业界广泛的共识。

为利用微粉中药的这一特性,人们一直努力寻找新的可用的微粉中药提取方法以获得微粉中药在医疗实践中实现更高的中药利用率。

目前,实验室提取微粉中药成分时,一般使用滤纸过滤法、重力沉降法和离心机离心法分离混合液中的提取液和固形物;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澄清液样品,但是,分离出的固形物含液率很高,全部丢弃,造成浪费,不具备工业生产价值。

中药制药界长期流行着下述看法:在中药制药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浸提方法中,对药材粒度要求的陈述一般如下,即从理论上说,药材粉碎的愈细,与浸出溶剂的接触面积愈大,扩散面也愈大,故扩散速度愈快,浸出效果愈好。但粉碎过细的植物药材粉末,不适于浸出。这个结论引自《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现实中,业界根据上述结论设计、使用的提取设备,作业对象都是中药原药材、饮片或粗颗粒,不适用于微粉中药的成分提取和液固分离。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于微粉中药成分提取和液固分离的生产装置。

但是本文上述所引用的文献使用的试验液体都是浸出所得,并不支持“粉碎过细的植物药材粉末,不适于浸出”的结论。实际上,这里所说的“不适于浸出”指的是不适宜进行比较彻底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浸出。

为此人们仍不懈的寻找新的方法以求达到高效分离微粉中药提取时的液固体以获得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而不是仅供实验使用的澄清提取液。

湖南省中医研究院申请的公开号为CN1387841A的发明专利《利用中药超微颗粒加工成汤剂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中药超微颗粒加工成汤剂的方法,其中关于过滤分离的方法可以简述如下:将单味中药超微饮片,按门诊处方量组方,然后通过浸泡、过滤,再将滤液分装成袋而成。其具体过程为:将超微饮片配方装入一棉布袋中,用药粉重量4~10倍的温水浸泡,水温为80~100℃,时间为10~40分钟,浸泡完毕时,将棉布袋口收紧,用力挤压过滤,使药液滤出,弃去药渣,然后再分装成袋。

该专利所涉及的方法可以获得一部分微粉中药汤剂,但是从专利叙述的过滤方法可以看出,滤材是“棉布”,过滤的动力是“用力挤压”;“用力”这一技术特征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显然是用人的手用力挤压;这种方法在加力初始可以挤出一部分药液,所谓“药渣”很快就会在布袋内侧形成滤饼,阻挡药液流出,由于微粉中药细度细,形成滤饼的速度很快,过滤阻力增加迅速,人力有限,很快药液将挤压不出。布袋中存有的“药渣”含有的大量药液不得不随“药渣”弃之,而造成浪费,微粉中药能提高提取率的优点将丧失殆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粉中药提取、固液分离制备微粉中药提取液的装置,以解决微粉中药提取液的制备问题。当然,该装置也适用于其他粉体中药,例如最细粉(120目)、细粉(100目)、中粉(80目)、粗粉(65目)、最粗粉(10目)等的提取液的制备问题。

一种制备微粉中药提取液的装置,亦可适用多种粉体中药,所述装置由液固分离容器,加力机构以及传力过滤组件组成。

优选的,所述液固分离容器用于所述装置固液混合,实施加热提取,沉降分离,压差分离,压榨分离的操作,主体由容器主体直桶、容器主体斜口组成,斜口小端直径与主体直筒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加力机构包括储能弹簧、机械杠杆结构、液压机构、电动机构、螺旋压力机构、气动机构,用于产生作用力并将作用力传递给传力过滤组件。

优选的,所述加力机构产生力的方法是液压力,气动力,电动力,机械力,储能弹簧力或它们的组合力。

优选的,所述本案案例具体使用的是螺旋压力机构和弹簧储能机构的组合。所述螺旋压力机构和弹簧储能机构组合力,是由储能弹簧采用弹簧力和机械螺旋压力机构产生的旋压力组合产生的组合力;所述联合力施压压力头与弹簧加力横梁的中心孔紧配合;两个弹簧上拉头和四个上拉头紧固螺母将弹簧加力横梁和弹簧储能上拉横梁夹紧在一起,并通过其上的两个孔穿入两根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用两个紧固螺母固定在底盘的两个孔上,两个紧固螺母将横梁固定在两个支撑杆上部;螺管用螺管紧固螺母紧固在横梁的中心孔上;两个下拉头紧固螺母将两个弹簧下拉头固定在底盘上;手轮通过紧固零件固定到主螺杆上端;主螺杆旋入螺管的螺纹孔中,一直旋进到弹簧储能上拉横梁的中心孔,插销槽进入弹簧储能上拉横梁和弹簧加力横梁之间;插销插入插销槽上;两个储能加力弹簧挂在弹簧上拉头和弹簧下拉头的弹簧钩挂孔上;旋转手轮将两个储能加力弹簧初步拉紧,实现储能准备状态,所述螺旋压榨压力机构采用将手轮固接在主螺杆上,主螺杆旋进螺管,主螺杆端头穿进到弹簧储能上拉横梁和弹簧加力横梁之间,与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的上端头接触,产生螺旋压榨力;所述储能弹簧力和螺旋压榨压力机构产生的压榨力的联合作用,装置工作时,首先将插销插入主螺杆上的插销槽,旋转手轮使主螺杆提升插销靠近弹簧储能上拉横梁并将其上拉,拉开两个储能加力弹簧,一直拉到机构最大开档位置;把与传力过滤组件组合在一起的液固分离容器放入机构最大开档位置,旋动手轮使主螺杆旋转,使弹簧储能上拉横梁和弹簧加力横梁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下移,使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的施压压力头下端头平面压到传力过滤组件的传力组件上的承力压头上;继续旋动旋转手轮使主螺杆带动插销离开弹簧储能上拉横梁,解除插销对弹簧储能上拉横梁的束缚,拔出插销,机构处于纯弹簧力加压的工作状态;此后为了获得更大的作用力,可以旋动旋转手轮使主螺杆的主螺杆端头压向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并与施压压力头上端头接触,将压力加于其上,实现储能弹簧力和螺旋压榨力的联合作用。

优选的,所述传力过滤组件由过滤压榨组件和传力组件组成,所述过滤压榨组件由下夹紧螺栓、下夹紧螺栓螺孔、滤材下夹持盘、滤毡、滤网、滤材上加持盘、传力盘、上夹紧螺母、上夹紧螺母螺孔组成,所述滤材下夹持盘、滤毡、滤网、滤材上加持盘皆做成凹凸形状;且滤材下夹持盘上面分布有若干过孔;滤毡外径小于容器主体斜口的最大口径,同时大于容器主体斜口的最小口径;滤网外径小于容器主体斜口的最大口径,同时大于容器主体斜口的最小口径;滤材上加持盘上分布有若干花孔;滤材下夹持盘、滤毡、滤网、滤材上加持盘、传力盘依次按凹面同一方向叠加在一起,对齐中心孔,将下夹紧螺栓从滤材下夹持盘凹面穿入叠孔中,与传力组件上的传力压杆上的传力压杆螺纹螺接在一起;旋动已在螺纹上的上夹紧螺母,与下夹紧螺栓一起,将滤材下夹持盘、滤毡、滤网、滤材上加持盘、传力盘夹紧,组成过滤压榨组件,同时也就组成了传力过滤组件;所述传力组件由传力压杆、传力压杆螺纹和承力压头组成,通过将承力压头压入传力压杆上部,组成传力组件;通过将传力组件上的传力压杆从液固分离容器盖组合的凸面穿入特种螺管的通孔,将上夹紧螺母上的螺孔与传力组件上的传力压杆上的传力压杆螺纹螺接在一起。

一种微粉中药提取液制备的方法,综合使用重力沉降、差压过滤和压榨挤出三种方法进行液固1分离,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微粉中药粉按需要加入液固分离容器;按5-10或更多倍量加入沸水,按需要加热沸腾1-10分钟形成混悬液;静置,至快速沉降结束,形成清液和固液混合体两个分层;

(2)将传力过滤组件上的过滤压榨组件推入液固分离容器主体中并盖上液固分离容器盖组合,推动传力过滤组件,使其上的过滤压榨组件穿过清液层,对固液混合体加力,很快,过滤压榨组件的凹面形成滤饼,推动阻力急剧增加,以致人工推动成为不可能;将传力过滤组件和液固分离容器的组合放入加力机构的开档中,旋动手轮带动主螺杆,将储能弹簧力和螺旋压榨力的联合作用力施加到过滤压榨组件上,在液固混合体内产生压力,形成过滤压榨组件内外两面的压力差,进行过滤为主的分离过程;

(3)在过程的最后阶段滤饼已占满液固混合体空间,此时的液固分离以压榨为主,储能弹簧力和螺旋压榨力的联合作用力作为压榨力使用,将液体从滤饼中挤出,直至过程结束。

以水提为例,本装置的一般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沉降阶段,将微粉中药按所要求的数量加入液固分离容器中,再按需要加入沸水,例如5-10倍或更高倍数的的沸水,按需要加热沸腾1-10分钟;静置,至快速沉降结束;这时,容器内已形成清液区和液固混合体区;再将传力过滤组件安装到容器内,将其推向液固混合体,至推不动为止;打开加力机构,装入液固分离容器-传力过滤组件组合;启动加力机构将作用力加到传力过滤组件的传力组件上,在此作用力的作用下过滤组件给液固混合体加压;初始阶段,低压提取液收集区收集到的提取液含有部分细颗粒,随过程的进展在滤材的高压边形成颗粒的密集堆积形成滤饼,液固混合体中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继续流向过滤组件的另一侧-提取液收集区,但此时的液流要通过滤饼和过滤组件双重过滤,流出的液体中的颗粒将大为减少。在后面的过程中滤饼会不断加厚,直至全部固形物都成为滤饼;之后,进入压榨过程,在压力作用下,滤饼中的固体颗粒间的空隙被压缩,液体被挤出,进入提取液收集区,最后在加力装置的极限压力下滤饼被压缩到最小,倒出提取液,取消加力,一次微粉中药提取、固液分离制备微粉中药提取液的过程结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使用一般力发生原理微粉中药压滤压榨提取分离装置示意图;

图2表示用弹簧储能力和螺旋压榨力合力制备微粉中药提取液的装置示意图;

图3-1表示液固分离容器示意图;

图3-2表示液固分离容器分解示意图;

图4-1表示加力机构主视图;

图4-2表示加力机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1表示传力过滤组件主视图;

图5-2表示传力过滤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表示液固分离容器主体中放入微粉中药后的示意图;

图7表示微粉中药混悬示意图;

图8表示放入微粉中药后的重力沉降示意图;

图9表示沉降后液固分离容器与传力过滤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10表示混悬后液固分离容器与传力过滤组件的立即组合示意图;

图11表示加力机构最大开档的示意图;

图12表示沉降后过滤压榨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3表示沉降后过滤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14表示沉降后过滤压榨终结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表示如下:

021液固分离容器;0111提取液收集区;0112固液混合体区;01121固液混合体内压力;

022加力机构;0121模拟力;

023传力过滤组件;0131承力接头;0132传力杆;0133力分散盘;0134过滤压榨组件;01341过滤压榨组件凹面;0135过滤压榨组件与容器内壁贴合边缘;

0211液固分离容器主体;02111容器主体直筒;02112容器主体斜口,斜口小端直径与主体直筒直径相同;0212液固分离容器盖组合;02121盖;02122特种螺管;021221通孔;02123盖内衬;02124固紧螺母;

0221加力机构支撑架;02211底盘;02212支撑杆;02213横梁;02214紧固螺母;0222弹簧加力机构;02221弹簧下拉头;02222下拉头紧固螺母;02223储能加力弹簧;02224弹簧加力横梁;02225弹簧上拉头;02226弹簧储能上拉横梁;02227上拉头紧固螺母;02228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022281 施压压力头上端头;022282施压压力头下端头平面;0223弹簧提升储能和螺旋加力机构;02231主螺杆; 022311插销槽;022312主螺杆端头;02232插销;02233螺管;02234螺管紧固螺母;02235手轮;

0231过滤压榨组件;02311下夹紧螺栓;023111下夹紧螺栓螺孔;02312滤材下夹持盘上面分布有若干过孔;02313滤毡-其外径要小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大口径同时大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小口径;02314滤网-外径要小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大口径同时大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小口径; 02315滤材上加持盘,上面分布有若干花孔;02316力分散盘;02317上夹紧螺母;023171上夹紧螺母螺孔;

0232传力组件;02321传力压杆;023211传力压杆螺纹;02322承力压头;0211液固分离容器主体; 061微粉中药;0211液固分离容器主体;071混悬液;0211液固分离容器主体;081沉降后的混悬液;082 沉降后所得清液。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使用一般力发生原理,微粉中药压滤压榨提取分离装置示意图所示,加力机构022可以采用多种力发生原理和机构,如液压力,气动力,电动力,机械力,储能弹簧力等或它们的组合力;其作用结果是产生模拟力0121;模拟力0121作用于传力过滤组件023的力承接头0131,力承接头0131再将力传给传力杆0132,传力杆0132传递的力通过力分散盘0133传给过滤压榨组件0134,过滤压榨组件0134给固液混合体0112施加压力,该力转换为固液混合体0112的内力,固液混合体内压力01121,将固液混合体 0112里的液体推向过滤压榨组件0134并穿过该组件到达提取液收集区0111实现液固分离;在液固分离过程中在固液混合体内压力01121的作用下过滤压榨组件01341凹面上的过滤压榨组件与容器内壁贴合边缘 0135愈压愈紧贴,保证了压力过滤和压榨过滤过程中的密封,使分离过程顺利进行。在压滤开始时部分液体穿过过滤压榨组件0134流向0134过滤压榨组件凸面提取液收集区0111一边,此时,亦有部分小颗粒随分离液体流入;同时,在过滤压榨组件01341凹面上形成固体颗粒堆积,成为滤饼,滤饼成为滤材的一部分,滤过阻力急剧增加;随分离进程的进行滤饼愈来愈厚,最后阶段整个固液混合体0112成为一个滤饼,此时,固液混合体内压力01121成为压榨力,将滤饼中的液体挤出,分离过程结束。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采用弹簧储能加力和螺旋加力混合使用的方案,设备由三部分组成:021液固分离容器,022组件加力机构,023传力过滤组件。

各零组件间的关系和装配顺序及装置使用方法如下:

1)组装组件液固分离容器021:

如图3-1,3-2所示,将特种螺管02122穿过盖02121、盖内衬02123的中心孔,用固紧螺母02124 固定,组成液固分离容器盖组合0212;使用时将盖组合扣在杯0211口上。

2)组装组件加力机构022:

如图4-1,4-2所示,将两个支撑杆用两个紧固螺母02214*4固定在底盘02211的两个孔上;将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02228压入弹簧加力横梁02224的中心孔内(紧配合);将弹簧加力横梁02224和弹簧储能上拉横梁02226,用两个弹簧上拉头02225*2和四个上拉头紧固螺母02227*4夹紧在一起并通过其上的两个孔穿在两根支撑杆02212*2上;用两个紧固螺母02214*4将横梁02213固定在两个支撑杆上部;将螺管02234用螺管紧固螺母02233紧固在横梁02213的中心孔上;用两个下拉头紧固螺母02222*2将两个弹簧下拉头02221*2固定在底盘02211上;将手轮02235通过紧固零件固定到主螺杆02231上端;将主螺杆02231旋入螺管02234的螺纹孔中,一直旋进弹簧储能上拉横梁02226的中心孔,使插销槽022311 进入弹簧储能上拉横梁02226和弹簧加力横梁02224之间;将插销02232插入插销槽022311上;将两个储能加力弹簧02223*2挂在弹簧上拉头02225*2和弹簧下拉头02221*2的弹簧钩挂孔上;旋转手轮将两个储能加力弹簧02223*2拉紧。

3)组装组件传力过滤组件023:

如图5-1,5-2所示,将承力压头02322压入传力压杆02321上部,组成传力组件0232;将上夹紧螺母02317上的上夹紧螺母螺孔023171与传力组件0232上的传力压杆02321上的传力压杆螺纹023211螺接在一起;

将滤材下夹持盘02312滤毡02313滤网02314滤材上加持盘02315传力盘02316依次按凹面同一方向叠加在一起,对齐中心孔,将下夹紧螺栓02311从滤材下夹持盘02312凹面穿入叠孔中,与传力组件0232 上的传力压杆02321上的传力压杆螺纹023211螺接在一起;旋动已在上夹紧螺母螺纹023211上的上夹紧螺母02317,与下夹紧螺栓02311一起,将滤材下夹持盘02312滤毡02313滤网02314滤材上加持盘02315 传力盘02316夹紧;组成传力过滤组件。

所述滤材下夹持盘02312滤毡02313滤网02314滤材上加持盘02315皆做成凹凸形状;且02312滤材下夹持盘上面分布有若干过孔;02313滤毡-其外径要小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大口径同时大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小口径;02314滤网-外径要小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大口径同时大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小口径;02315滤材上加持盘,上面分布有若干花孔。

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过程:

1)将微粉中药微粉061按要求放入液固分离容器主体0211中如图6所示;再放入适量提取溶剂,如:沸水,形成混悬液,如图7所示;混悬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固体颗粒下沉形成清液层和固液混合体,这就是重力沉降,如图8所示。此时,将传力过滤组件023上的传力压杆02321从上夹紧螺母02317上夹紧螺母螺孔023171中退出,将传力压杆02321从盖组合0212凸面特种螺管02122的通孔 021221穿入后再装入上夹紧螺母02317的上上夹紧螺母螺孔023171中;

2)将传力过滤组件023推入液固分离容器主体0211中并盖上液固分离容器盖组合0212,如图9所示。此动作也可从混悬液形成后立即开始,如图10所示。由于0231过滤压榨组件中的滤毡02313和滤网02314 的外径要小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大口径同时大于容器主体斜口02112的最小口径,在传力过滤组件 023被推入,依次进入液固分离容器主体0211上的斜口02112和容器主体直桶02111的过程中,过滤压榨组件0231中的滤毡02313和滤网02314的外径被压缩收小,靠自身的弹性紧贴容器主体直桶02111的内壁,保持密封;继续推动传力过滤组件023穿过沉降形成的清液层,压向固液混合体,固液混合体被压缩后,部分液体穿过滤毡02313和滤网02314流向过滤压榨组件0231的凸面一边,此时,亦有部分小颗粒随分离液体流入;同时,在滤毡02313和滤网02314的凹面形成固体颗粒堆积,成为滤饼,滤过阻力急剧增加,人工推动难以进行;

3)如图11所示,旋转手轮02235转动主螺杆02231,在插销02232的带动下,将弹簧储能上拉横梁 02226向上拉动,由于弹簧储能上拉横梁02226和弹簧加力横梁02224已由两个弹簧上拉头02225*2和四个上拉头紧固螺母02227*4夹紧在一起,弹簧加力横梁02224和两个弹簧上拉头02225*2和四个上拉头紧固螺母02227*4也一起被上拉提升,由于两个储能加力弹簧02223*2的拉力钩安装在弹簧上拉头02225*2、弹簧下拉头02221*2的钩子孔上,因此弹簧被拉长储能,一直拉到弹簧储能上拉横梁02226顶到横梁02213,底盘02211和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02228之间达到最大开档位置。

4)将图9所示沉降后液固分离容器-传力过滤组件组合或图10所示混悬后液固分离容器-传力过滤组件组合放入图11最大开档加力机构中;本实施例以图12所示沉降后液固分离容器-传力过滤组件组合为例;旋动手轮02235带动主螺杆02231旋进,在两个储能加力弹簧02223*2的拉动下,带动弹簧加力横梁02224 压向传力过滤组件023;直至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02228和传力过滤组件023上的承力压头02322 相接触;将储能加力弹簧02223*2的弹簧力通过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02228加到承力压头02322上;继续旋动手轮02235带动主螺杆02231旋进,使插销02232解除受力状态,将插销02232拔出,解除主螺杆02231通过插销02232对弹簧储能上拉横梁02226的提拉作用,使储能加力弹簧02223*2的弹簧力通过弹簧加力横梁02224和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02228加到承力压头02322上,沉降后过滤压榨初始状态如图12所示。

5)承力压头02322所承受的弹簧压力传递给传力压杆02321再依次传递给上夹紧螺母02317、传力盘02316、滤材上加持盘02315、滤网02314和滤毡02313以及滤饼,给液固混合体加上作用力,作用力转换为液固混合体内部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过滤压榨组件0231两面形成压力差,且凹面压力大于凸面压力,在此压力差的作用下液固混合体中的液体穿过滤饼以及滤毡02313和滤网02314,持续流向过滤压榨组件0231的凸面一边的提取液收集区,使提取液不断增加,液固混合体不断缩小,靠近过滤压榨组件0231凹面的滤饼不断加厚,过滤阻力不断增加,这就是,沉降后过滤分离的进程,如图13;进程后期全部固形物都成为滤饼的构成部分,此时作用力已成为压榨力,将滤饼中的液体挤出,使滤饼最后变为含水率很低的微粉饼状物,如图14沉降后过滤压榨终结。在整个过滤、压榨分离过程中液固混合体中的压力将滤网02314和滤毡02313边缘压向液固分离容器主体0211内壁,产生贴壁压力,液固混合体中的压力愈大滤网02314和滤毡02313边缘的贴壁力也愈大,密封性越好,越能防止液固混合体中的固型物通过这里泄漏到提取液收集端。保证过滤压榨分离顺利进行。在整个过滤压榨分离的过程中,储能加力弹簧 02223*2的弹簧力将逐步减小,这时可以视情将螺旋压榨力加上。加螺旋压榨力时,旋动手轮02235带动主螺杆02231旋进,使其端头022312压向弹簧力和旋压力施压压力头02228,并与施压压力头上端头 022281接触,将压力加于其上,压力大小根据需要由旋转手轮的旋转力决定。

6)过滤、压榨分离结束后将获得的提取液倒出,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