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058发布日期:2018-06-28 01:5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料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薄膜和镭射薄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专用的薄膜胶水进行粘合,由于薄膜胶水对薄膜的浸润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及初始粘合强度,因此,需要用涂布机向薄膜上涂布胶水,并且,涂布完胶水后的薄膜需要收卷起来进行包装和运送,薄膜收卷的时间长,但问题在于,胶水所散发的气味难闻且有毒,作业人员长期闻到胶水散发出的味道,容易导致恶心、呕吐或者其他更为严重的慢性疾病,具有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卷料系统,其设置有隔离罩、卷料罩及排气组件,有效防止胶水气味的外散,并可将其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卷料系统,包括左右布设的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固定有用于盛装胶水的底盘,底盘上设有用于粘起胶水的涂布棍,安装板上设有与涂布棍传动连接并带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涂布棍前部设置有用于刮除多余胶水的刀片组件,卷料系统还包括用于防止胶水气味外散的隔离罩,所述安装板、底盘及涂布棍均位于隔离罩内部,隔离罩上设置有排气组件,隔离罩前部且位于刀片组件上方设置有卷料罩,卷料罩内设有用于收卷已涂布有胶水的薄膜的卷料轴,隔离罩上开设有与卷料罩连通并用于薄膜通过的缝隙,卷料罩前部设有可开闭的门。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安装在隔离罩后部的壳体,壳体与隔离罩之间构成风腔,风腔内设置有风扇,壳体外侧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

所述卷料系统还包括胶水输送组件,其包括用于盛装胶水的桶体,桶体上设有连接其内部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依次连接有用于抽送胶水的泵及第二管道,隔离罩上开设有通孔,第二管道经通孔插入隔离罩内部,第二管道出口朝向底盘内。

所述隔离罩前部设有开口,刀片组件从开口伸入隔离罩内部,开口上设置有用于紧压在刀片组件上的软形体。

所述软形体为橡胶或者塑料。

所述涂布棍上方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用于张紧薄膜的张紧轴。

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压板及设置在固定板和压板之间的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卷料系统设有隔离罩、卷料罩及排气组件,有效防止胶水气味的外散,并可将其及时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卷料系统,包括左右布设的安装板1,两安装板1之间固定有用于盛装胶水的底盘2,底盘2上设有用于粘起胶水的涂布棍3,安装板1上设有与涂布棍3传动连接并带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涂布棍3的转动不间断地将胶水涂布到薄膜上,涂布棍3前部设置有用于刮除多余胶水的刀片组件8,避免胶水的浪费,卷料系统还包括用于防止胶水气味外散的隔离罩4,所述安装板1、底盘2及涂布棍3均位于隔离罩4内部,胶水散发出的气味在隔离罩4的包围下,不会往外部泄露,有效防止胶水气味的外散,隔离罩4上设置有排气组件,可将有毒气味及时排出,隔离罩4前部且位于刀片组件8上方设置有卷料罩71,防止在卷料过程中,胶水气味的外散,卷料罩71内设有用于收卷已涂布有胶水的薄膜91的卷料轴72,用于收卷薄膜91,隔离罩4上开设有与卷料罩71连通并用于薄膜91通过的缝隙,保证气味不会过量地渗透到卷料罩71内部,卷料罩71前部设有可开闭的门73,完成卷料后,作业人员通过打开门73取出产品,随即关上门73,减少作业人员与胶水气味的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安装在隔离罩4后部的壳体51,壳体51与隔离罩4之间构成风腔52,风腔52内设置有风扇53,壳体51外侧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54。

进一步地,所述卷料系统还包括胶水输送组件,其包括用于盛装胶水的桶体61,桶体61上设有连接其内部的第一管道62,第一管道62依次连接有用于抽送胶水的泵63及第二管道64,隔离罩4上开设有通孔,第二管道64经通孔插入隔离罩4内部,第二管道64出口朝向底盘2内,桶体61仅通过第一管道62与外界连通,不会讲胶水的气味散发出来,通过胶水输送组件可自动地输送胶水,避免作业人员过多接触胶水。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4前部设有开口,刀片组件8从开口伸入隔离罩4内部,开口上设置有用于紧压在刀片组件8上的软形体7,软形体7紧密贴合在刀片组件8,保证开口处的气密性,有效防止胶水气味的泄露。

进一步地,所述软形体7为橡胶或者塑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涂布棍3上方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用于张紧薄膜91的张紧轴92,保证胶水涂布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组件8包括固定板81、设置在固定板81上的压板82及设置在固定板81和压板82之间的刀片83。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