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移动式冷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1056发布日期:2018-06-30 01:4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移动式冷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移动式冷干机。



背景技术:

冷干机是冷冻式干燥机的简称,在气体干燥领域中,冷干机运用十分广泛,其原理是将气体中的水分冷冻至露点以下,使之从气体中析出,目前,传统的冷干机具有以下缺点:

(1)传统式冷干机最大的缺点在于气体经过冷冻干燥后出来的温度都会很低,普遍都是在2-10℃之间,由于温度过低,在用户使用时冷冻的气体会迅速与外界常温大气(10-35℃)相交汇,此时就会有冷气体遇热的现像而产生大量的水雾状况,给被加工的产品带来了污染,精度不够,也给昂贵的加工设备带来了一定的损坏;

(2)体积大、笨重、占据场所大;

(3)需要专业的场地,专业的人员进行安装,不能移动,只能在固定的场所使用;

(4)蒸发器为横向卧式结构,底部始终会有2/7的冷凝水,占据了蒸发器的冷热交换面积,也造成了冷凝水不能百分百及时排放;

(5)冷凝水、过滤器的排污噪音大,也未集成收纳,肆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场地污染以及噪音污染;

(6)需要单独匹配精密过滤器、各种接头、排水器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密移动式冷干机,一体式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零安装,在气体出口前设计了回温装置,由此彻底解决了原来的出口低温遇热而出现的大量水雾状况,采用轮移式设计,移动方便快捷,冷凝水排放、过滤器的排污设计了消音装置、蓄水器,保证了设备静音效果,无污染,更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精密移动式冷干机,包括一体式的冷干机外壳、压缩机、蒸发装置、冷凝器、过滤器、节流装置、回温装置、消音装置、电控箱,所述蒸发装置、过滤器、回温装置依次管道连通形成气体冷干、回温系统,所述压缩机、蒸发装置、冷凝器、节流装置经管道依次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

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其外壳、蒸发器、气水分离器,所述冷干机、蒸发装置外壳均设有气体出入口,所述冷干机气体入口与蒸发装置气体入口管道连通,所述蒸发器外壳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设置所述蒸发器和气水分离器,所述蒸发器包括铜管和所述冷媒,所述冷媒设置于所述铜管内部;

所述过滤器设置其入口、出口和排污口,所述蒸发装置气体出口与所述过滤器的入口管道连通,所述回温装置包括回温装置外壳、加热装置、回温铜管、导热油,所述导热油容置于所述回温装置外壳内,所述加热装置、回温铜管放置于所述导热油内,所述回温铜管两端露出所述回温装置外壳,所述回温铜管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通,一端与所述冷干机气体出口连通,所述回温装置将气体加热至35-45℃;

所述蒸发装置外壳底部设置出水口,与所述消音装置管道连通,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消音集水罩和消音器,所述消音集水罩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干机外壳内底部构成封闭空间,与所述消音集水罩构成封闭空间的对应所述冷干机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消音装置还与所述过滤器的排污口管道连通;

所述压缩机、蒸发装置、冷凝器、节流装置分别设置所述冷媒出、入口,所述蒸发装置外壳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冷媒入口管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所述冷媒入口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的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所述冷媒入口管道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的所述冷媒入口管道连通;

所述电控箱与所述压缩机、蒸发装置、冷凝器、过滤器、节流装置、回温装置、消音装置分别电连。

优选的,所述回温铜管的加热温度设置在65-75℃之间;

优选的,所述冷干机外壳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移动脚轮;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铜管为立式铜管;

优选的,所述蒸发装置外壳底部出水口连接排水器,所述排水器与所述消音装置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消音装置排水口对应固定连接有蓄水器;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装置上部且与所述冷干机外壳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装置与冷凝器之间,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蒸发装置下部且与所述冷干机外壳内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U型发热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0.01um;

优选的,所述回温铜管为U型或W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气体出口前设计了回温装置,加热温度设置在65-75℃之间,当前置冷冻干燥系统处理后的冷冻干燥气体在2-10℃,经过回温系统后气体温度在35-45℃之间,高于常温,由此彻底解决了原来的出口低温遇热而出现的大量水雾状况,避免了给被加工的产品带来污染、精度不够、对昂贵加工设备造成损坏等一系列问题;

(2)整机采用一体式设计,结构紧凑,将过滤器、排水器、各类管道接头、管道等融为一体,精密移动式冷干机将体积缩小至原机1/2的大小,节约空间;

(3)实现零安装,仅仅连接电源、插入气管即可投入使用;

(4)采用轮移式设计,移动方便快捷,可以调配到各种场所和各种设备上使用;

(5)蒸发器设计为纵向立式结构,不会积水,且还设置了气水分离器,发热交换效果更佳,还设置了排水器,特别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

(6)冷凝水排放、过滤器的排污设计了消音装置、蓄水器,保证了设备静音效果,无污染,更环保。

(7)过滤器过滤精度为0.01um,确保了出口气源更纯净、干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中,1-冷干机外壳、2-压缩机、3-蒸发装置、4-冷凝器、5-过滤器、6-节流装置、7-回温装置、8-消音装置、9-电控箱、10-移动脚轮、11-蓄水器、21-压缩机冷媒入口、22-压缩机冷媒出口、31-蒸发器外壳、32-蒸发器、33-蒸发装置出水口、气水分离器、34-排水器,311-蒸发装置气体入口、312-蒸发装置气体出口、313-蒸发装置出水口、314-蒸发装置冷媒入口、315-蒸发装置冷媒出口、321-蒸发器铜管,41-冷凝器冷媒入口、42-冷凝器冷媒出口、51-过滤器入口、52-过滤器出口、53-过滤器排污口、61-节流装置冷媒入口、62-节流装置冷媒出口、71-回温装置外壳、72-加热装置、73-回温铜管、74-导热油、81-消音集水罩、82-消音器、83-消音装置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精密移动式冷干机,包括一体式的冷干机外壳1、压缩机2、蒸发装置3、冷凝器4、过滤器5、节流装置6、回温装置7、消音装置8、电控箱9,所述蒸发装置3、过滤器5、回温装置7依次管道连通形成气体冷干、回温系统,所述压缩机2、蒸发装置3、冷凝器4、节流装置6经管道依次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

所述蒸发装置3包括其外壳31、蒸发器32、气水分离器33,所述冷干机外壳1、蒸发装置外壳31均设有气体出入口,所述冷干机气体入口11与蒸发装置气体入口311所管道连通,所述蒸发器外壳31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设置所述蒸发器32和气水分离器33,所述蒸发器32包括铜管321和所述冷媒,所述冷媒设置于所述铜管321内部;

所述过滤器5设置其入口51、出口52和排污口53,所述蒸发装置气体出口312与所述过滤器的入口51管道连通,所述回温装置7包括回温装置外壳71、加热装置72、回温铜管73、导热油74,所述导热油74容置于所述回温装置外壳71内,所述加热装置72、回温铜管73放置于所述导热油74内,所述回温铜管73两端露出所述回温装置外壳71,所述回温铜管73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52连通,一端与所述冷干机气体出口12连通,所述回温装置7将气体加热至35-45℃,由此彻底解决了原来的出口低温遇热而出现的大量水雾状况,避免了给被加工的产品带来污染、精度不够、对昂贵加工设备造成损坏等一系列问题;

所述蒸发装置外壳31底部设置出水口313,与所述消音装置8管道连通,所述消音装置8包括底部开口的消音集水罩81和消音器82,所述消音集水罩8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干机外壳1内底部构成封闭空间,与所述消音集水罩81构成封闭空间的对应所述冷干机外壳内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83;所述消音装置8还与所述过滤器的排污口53管道连通,保证了设备静音效果;

所述压缩机2、蒸发装置3、冷凝器4、节流装置6分别设置所述冷媒出、入口,所述蒸发装置外壳31冷媒出口315与所述压缩机2的所述冷媒入口21管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冷媒出口22与所述冷凝器的所述冷媒入口41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4的所述冷媒出口42与所述节流装置6的所述冷媒入口61管道连通,所述节流装置的所述冷媒出口62与所述蒸发装置的所述冷媒入口314管道连通;

所述电控箱9与所述压缩机2、蒸发装置3、冷凝器4、过滤器5、节流装置6、回温装置7、消音装置8分别电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温铜管73的加热温度设置在65-75℃之间;所述冷干机外壳1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移动脚轮10,移动方便快捷;所述蒸发器铜管321为立式铜管,所述出水口313连接排水器34,不会积水,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避免气体被冷凝水重新污染;所述排水器34与所述消音装置8管道连通保证了设备静音效果,所述排水口83对应固定连接有蓄水器11,收纳冷凝水的排及过滤器5的排污,无污染,更环保;所述冷凝器4设置于所述蒸发装置3上部且与所述冷干机外壳1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节流装置6设置于所述蒸发装置3与冷凝器4之间,所述压缩机2设置于所述蒸发装置3下部且与所述冷干机外壳1内底部固定连接,采用一体式设计,结构紧凑,将体积缩小至原机1/2的大小;所述加热装置72为U型发热管;所述过滤器5过滤精度为0.01um,出口气源更纯净、干燥;所述回温铜管73为W型。

本实用新型在气体出口前设计了回温装置,由此彻底解决了原来的出口低温遇热而出现的大量水雾状况,避免了给被加工的产品带来污染、精度不够、对昂贵加工设备造成损坏等一系列问题,整机采用一体式设计,结构紧凑,将体积缩小至原机1/2的大小;零安装;采用轮移式设计,移动方便快捷;冷凝水排放、过滤器的排污设计了消音装置、蓄水器,保证了设备静音效果,无污染,更环保;蒸发器设计为纵向立式结构,不会积水,且还设置了气水分离器,发热交换效果更佳,还设置有排水器,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避免气体被冷凝水重新污染;出口气源更纯净、干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