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污泥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543发布日期:2018-07-20 18:1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化污泥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

现有沉淀池普遍存在的缺陷有:1、沉淀池底部泥斗有污泥粘黏,难以清理;2、污泥堆积在一起形成大块污泥,造成排泥管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化污泥沉淀池,自身能够清理池底污泥,防止污泥粘黏在池底,并能粉碎聚集成堆的大块污泥,避免排泥管的堵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化污泥沉淀池,包括水池,锥形泥斗,中心管,进水管,出水管,排泥管,污泥破碎装置和刮泥装置;所述水池外壁设有进水管,水池上部中心为中心管,所述进水管接入中心管,所述进水管出口位于中心管上部,进水管出口向上;所述水池上部设有出水管,水池底部为储存污泥的锥形泥斗;所述锥形泥斗底部设置排泥管,排泥管连接水池外部排泥口,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泵;所述污泥破碎装置设置在锥形泥斗底部中心,所述刮泥装置安装在锥形泥斗底部斜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泥斗底部斜面上安装刮泥装置,使自身能够清理池底污泥,防止污泥粘黏在池底;在泥斗底部设置污泥破碎装,以粉碎聚集成堆的大块污泥,避免排泥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上部设置一圈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与水池内壁之间形成集水槽,集水槽连接出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污泥等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出水管排出,在水池上部设集水槽,保证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破碎装置包括中心轴,破碎叶片和驱动装置,所述中心轴两端安装于水池内壁,所述破碎叶片均布于中心轴表面,所述中心轴通过驱动装置旋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中心轴通过驱动装置旋转,不知在中心轴表面的破碎叶片随之转动对污泥进行破碎作业,能有效破碎污泥,避免大块污泥对排泥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活塞缸,以及与活塞缸活塞杆连接的刮板;所述活塞缸安装于锥形泥斗底部斜面上,刮板与活塞杆前端连接,活塞杆推动刮板刮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活塞杆伸缩,连接在活塞杆前端的刮板随之在泥斗底部移动,将泥斗底部的污泥推向底部中心,由排泥管吸走,防止污泥粘黏在池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底部出口设置一伞形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经伞形挡板弹射在池中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2、环形挡板,3、出水管,4、集水槽,5、水池,6、排泥口,7、排泥泵,8、排泥管,9、污泥破碎装置,10、锥形泥斗,11、刮泥板,12、活塞缸,13、伞形挡板,14,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生化污泥沉淀池,包括水池5,锥形泥斗10,中心管1,进水管14,出水管3,排泥管8,污泥破碎装置9和刮泥装置;所述水池5外壁设有进水管14,水池5上部中心为中心管1,所述进水管14接入中心管1,所述进水管14出口位于中心管1上部,进水管14出口向上;所述水池5上部设有出水管3,水池5底部为储存污泥的锥形泥斗10;所述锥形泥斗10底部设置排泥管8,排泥管8连接水池外部排泥口6,排泥管8上安装有排泥泵7;所述污泥破碎装设置9在锥形泥斗10底部中心,所述刮泥装置安装在锥形泥斗10底部斜面上。

本实用新型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管1的进水管14自上而下排入池中,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10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出水管3流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锥形泥斗10底部斜面上安装刮泥装置,使自身能够清理池底污泥,防止污泥粘黏在池底;在锥形泥斗10底部设置污泥破碎装置,以粉碎聚集成堆的大块污泥,避免排泥管的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水池5上部设置一圈环形挡板2,环形挡板2与水池内壁之间形成集水槽4,集水槽4连接出水管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污泥等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10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出水管3排出,在水池上部设集水槽,保证出水水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破碎装置9包括中心轴,破碎叶片和驱动装置,所述中心轴两端安装于水池5内壁,所述破碎叶片均布于中心轴表面,所述中心轴通过驱动装置旋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中心轴通过驱动装置旋转,不知在中心轴表面的破碎叶片随之转动对污泥进行破碎作业,能有效破碎污泥,避免大块污泥对排泥管的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活塞缸12,以及与活塞缸12活塞杆连接的刮板11;所述活塞缸12安装于锥形泥斗10底部斜面上,刮板11与活塞杆前端连接,活塞杆推动刮板11刮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活塞杆伸缩,连接在活塞杆前端的刮板11随之在泥斗底部移动,将泥斗底部的污泥推向底部中心,由排泥管8吸走,防止污泥粘黏在池底。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中心管1底部出口设置一伞形挡板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13,使废水经伞形挡板弹射在池中均匀分布。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