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胶水的混胶与注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616发布日期:2018-07-13 17:0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特别涉及用于双组分硅橡胶、环氧树脂、聚氨酯等密封、粘接、灌封胶的精确配比计量的混胶、注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双组分混胶、注胶装置,此装置将按设定比例混合好的双组分胶水注射到需要灌封的工件内或者一些需要密封、粘接的空隙中,工件中充分混合后的A、B组分胶水发生化学反应后逐渐固化,从而达到密封、粘接的效果。现有的双组分混胶、注胶装置一般由两个不锈钢储料桶、两套计量泵、一套混胶装置、PLC程序控制器、机箱等组成,在作业时,需要将A、B胶水分别从原包装桶中倒入或抽入注胶设备的A、B不锈钢储料桶内,然后再进行计量、混合、注胶。这种传统的双组分混胶、注胶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结构复杂,成本高昂;

(2)阀门、管道众多,手工操作流程繁琐,容易出错。

(3)需要将A、B胶水分别从原料桶中倒入或抽入注胶设备的A、B不锈钢储料桶内,然后再预备生产。每次胶水使用完后,又要停机重复上料。这样既影响生产效率,又在上料过程中长时间散发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双组分胶水的混胶与注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双组分胶水的混胶与注胶装置包括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A组分管、B组分管、混合阀和混合管,所述A组分管的一端、所述B组分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所述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连接,所述A组分管的另一端、所述B组分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混合阀的左端、右端连接,所述混合管与所述混合阀连接;所述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所述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用于分别压入A组分桶、B组分桶中以从组分桶中吸取组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组分桶和所述B组分桶均采用胶水供应商的原料包装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和所述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按所需比例计量A组分和B组分,以及控制所述混合阀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盘泵计量器包括压盘、升降单元、计量泵、计量泵动力单元、排气单元和支架,所述压盘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压盘与组分桶密封配合,所述计量泵和所述计量泵动力单元自下而上连接在所述压盘的上部,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支架连接以升降所述压盘,所述排气单元与所述压盘连接以排出组分桶中的气体,所述压盘设有入料口以获取组分桶中的组分,所述计量泵的进口与所述入料口相通。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气缸和手动升降阀,所述手动升降阀设置在所述气缸上用于手动控制所述压盘的升降。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量泵动力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减速机与所述计量泵连接以带动所述计量泵。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单元上设有排气阀和排气口,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排气口相通,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压盘的底部。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盘外围设有密封圈。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量泵的类型包括:齿轮泵和螺杆泵。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盘的形状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压盘泵计量器压入组分桶中直接从组分桶中吸取组分,省去了两个不锈钢储料桶和众多连接不锈钢储料桶与计量泵之间的阀门和管道,简化了结构,并节省了成本。同时,压盘泵计量器的采用,取消了众多阀门的手动操作,使混胶、注胶装置操作流程更简易,大大降低了人工误操作的机率。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A组分桶和B组分桶均采用胶水供应商的原料包装桶,省去了从原料包装桶加料到不锈钢储料桶的过程,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大幅降低有害气体的散发,减少了化学材料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组分胶水的混胶与注胶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考图1,双组分胶水的混胶与注胶装置包括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A组分管3、B组分管4、混合阀5和混合管6,A组分管3的一端、B组分管4的一端分别与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连接,A组分管3的另一端、B组分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混合阀5的左端、右端连接,混合管6与混合阀5连接;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用于分别压入A组分桶7、B组分桶8中以从组分桶中吸取组分。

根据上述可知,压盘泵计量器压入组分桶中直接从组分桶中吸取组分,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两个不锈钢储料桶和众多连接不锈钢储料桶与计量泵之间的阀门和管道,简化了结构,并节省了成本。同时,压盘泵计量器的采用,取消了众多阀门的手动操作,使混胶、注胶装置操作流程更简易,大大降低了人工误操作的机率。

A组分桶7和B组分桶8均采用胶水供应商的原料包装桶。这样的好处在于,省去了从原料包装桶加料到不锈钢储料桶的过程,实现快速上料,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大幅降低有害气体的散发,减少了化学材料对空气的污染。

还包括控制箱9,控制箱9固定在便于操作的地方,控制箱9用于控制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和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按所需比例计量A组分10和B组分11,以及控制混合阀5的开启和关闭。

混合阀5的作用是:在注胶时,同时控制A组分10和B组分11通道的开启和关闭。混合阀5优选固定在多轴机械手上实现各种轨迹的注胶,或者采用手持式注胶。

混合管6安装在混合阀5的出口处,作用是使A组分10和B组分11充分混合,达到良好的固化效果。

具体的,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和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的作用都是从组分桶中获取设定量的组分,然后分别经A组分管3、B组分管4输送至混合阀5中。

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和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下面以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为例具体说明其结构:

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包括压盘101、升降单元102、计量泵103、计量泵动力单元104、排气单元105和支架106,压盘101与支架106连接,压盘101与组分桶密封配合,计量泵103和计量泵动力单元104自下而上连接在压盘101的上部,升降单元102与支架106连接以升降压盘101,排气单元105与压盘101连接以排出组分桶中的气体,参考图2,压盘101设有入料口1011以获取组分桶中的组分,计量泵103的进口与入料口1011相通。

具体的,升降单元102包括气缸1021和手动升降阀1022,手动升降阀1022设置在气缸1021上用于手动控制压盘101的升降。

计量泵动力单元104包括伺服电机1041和减速机1042,伺服电机1041位于减速机1042的上方,伺服电机1041和减速机1042与计量泵103连接以带动计量泵103。

参考图2,排气单元105上设有排气阀1051和排气口1052,排气阀1051与排气口1052相通,排气口1052设置在压盘101的底部。

为了实现压盘101与组分桶内部的密封连接,可在压盘101的外围设置密封圈1012。

计量泵103的类型包括齿轮泵和螺杆泵,用于注胶时对胶水精确泵送和配比计量。

通常,压盘101的形状为圆形,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成方形或者椭圆形等,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支架106具体包括底板1061、横梁1062和立柱1063。立柱1063的上下端分别和压盘101、横梁1062连接,气缸1021底部固定在底板1061上,气缸1021的上部固定在横梁1062上,气缸1021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带动横梁1062、立柱1063及压盘101上下升降。

A组分10和B组分11为双组分胶粘剂,一般称为主剂和固化剂,按特定的比例配比,并均匀混合后注射到产品所需要的位置,主要应用于塑胶、金属与多种材料的互粘或自粘;双组分胶粘剂包括硅橡胶、树脂、聚氨酯等。

参考图1和图2,工作时,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和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同时工作,分别将A组分桶7放入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的底板1061上、B组分桶8放入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2的底板2061上并分别与压盘101、201同轴心,先后切换两个手动升降阀1022、2022,使A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和B组分压盘泵计量器1的压盘101、201分别在气缸1021、2021的压力作用下,垂直向下移动,直至压盘101、201底面与两个组分桶7和8内的胶面接触并一直压向胶面,在下降过程中,压盘101、201与胶面之间的空气分别通过两个排气口从两个排气阀排出,此时,关闭两个排气阀,压盘101、201的底部、密封圈1012、2012和组分桶形成密封空间,A组分桶7内的A组分10、B组分桶8内的B组分11分别受到气缸1021、2021的压力,通过两个入料口分别进入到两个计量泵103、203的吸口,伺服电机1041和2041、减速机1042和2042带动计量泵103和203分别旋转,分别将A组分10经过A组分管3、B组分11经过B组分管4输送到混合阀5,A组分10、B组分11经过混合管6均匀混合后注入到需要的地方。通过控制箱9对两个伺服电机1041和2041的转速进行控制,可以精确的控制A组分10和B组分11的配比比例、出胶速度、出胶计量精度。胶水用完更换组分桶(胶水供应商的原料包装桶)时,两个伺服电机1041和2041停止,混合阀6关闭,胶水停止输送,然后在两个排气阀和两个气缸中分别通入压缩空气,可使组分桶和压盘分离开来,气缸带动压盘上升到顶端极限位置,最后更换组分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