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滴加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655发布日期:2018-09-21 22:38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装置,特别是利用热熔性原料生产较高感度的产品的一种液体滴加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热熔性原料生产较高感度的产物的反应中,实验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技术人员的大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进行隔爆操作。特别是在采用分液漏斗进行原料滴加过程中,通常是利用操作杆通过防爆墙控制漏斗的旋塞来调节原料的加料速度。然而,这种方法只是从表面上解决了部分安全性问题,实际上并不利于液体滴加和反应程度的精确控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另外,热熔性物料在滴加过程中,由于物料对温度较为敏感,当环境或反应容器温度较低时,会造成物料在滴加过程容易凝聚,每一滴的量很大,使得反应剧烈,同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更有甚者,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热熔性原料会产生凝固使得反应不能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滴加反应装置,使得热熔性液体在滴加的过程中能较好地控制温度,实现对合成过程的安全精确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液体滴加实验装置,包括注射器、电加热带、溶液瓶,注射器与溶液瓶通过导流管连接,电加热带包覆在注射器的针筒外围。

作为选择,导流管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便于实现远端控制,保证操作安全。

作为选择,电加热带可以连接温控装置,以便更好地控制针筒中液体的温度。

作为选择,导流管外包覆有保温套管,保温套管可以为聚乙烯材质,内设中空夹层,通入循环热水进行保温,避免液体在传输过程中温度变化。

作为选择,溶液瓶上有瓶口塞,瓶口塞上设置有滴液孔,导流管通过滴液孔插入到溶液瓶中。

作为选择,溶液瓶具有分液旋塞的下端开口结构,便于将合成产物取出。

作为选择,注射器的针筒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以便于更好的计量反应体积,以及通过改变推进注射器的活塞芯杆的力度来控制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1、注射器装有合适剂量的反应原料,在溶液瓶中盛好合适剂量的另一种反应原料;

2、将电加热带包覆在注射器的针筒外围,注射器的导流管与溶液瓶相连;

3、利用电加热带加热针筒中的原料;

4、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芯杆,将针筒中的反应原料注入到溶液瓶中进行反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电加热带与保温套管对反应液体进行控温,避免了由于反应液体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反应速度不可控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2、通过利用推进注射器的活塞芯杆来控制加入反应液体的流速实现了对加料的远端精确控制,保证了操作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液体反应装置图。

图中标记:1为针筒,2为活塞芯杆,3为导流管,4为电加热带,5为保温套管,6为溶液瓶,7为瓶口塞,8为旋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硝酸酯类产品的感度较高,因此在合成过程中需要隔爆操作,其所用原料为多元醇,是典型的热熔性液体。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100ml的不锈钢注射器,注射器的针筒1采用电加热带4进行保温加热,注射器的导流管3外包裹有保温套管5,保温套管5为聚乙烯材质,内设中空结构,采用热水循环保温,导流管3的前端插入到溶液瓶6的瓶口塞7的滴液孔中。当进行合成反应时,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反应原料多元醇,溶液瓶6中盛有相应反应剂量的工作酸。当电加热带4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温度时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芯杆2,多元醇通过导流管3注入到溶液瓶6内进行反应,当反应完成后,可以扭转旋塞8来取出反应产物。本装置中,电加热带4的加热与保温套管5的保温实现了对原料多元醇的控温,通过控制活塞芯杆2推进的速度来控制反应,并且能够实现远程加料,保证了操作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