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雾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183发布日期:2018-07-13 16:5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除尘雾炮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各类建筑工地和重工业集中区,大量的粉尘弥漫在空气中,导致空气质量不断下降,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很多建筑工地和重污染的城市区域开始采用雾炮机来实现人工除尘处理。

目前市面上开始大量涌现出各种除尘雾炮机,但是现有雾炮机普遍只能朝一个方向喷射;雾炮机雾化后的水雾直接与风机接触,容易腐蚀风机,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除尘雾炮机,能够改变雾炮机的喷雾方向,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底座、储水箱、喷雾筒、支撑构件、风机、防腐蚀构件,所述储水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部,储水箱顶部通过连接构件连接有所述喷雾筒的一端,喷雾筒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喷雾筒自由端通过支撑构件设置于底座顶部,喷雾筒内部靠近自由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通过水管与设置于储水箱外侧并与储水箱连通的水泵连通,喷雾筒内部靠近储水箱一侧设置有向喷雾筒自由端出风的风机,所述风机与雾化喷头之间设置有防腐蚀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构件包括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大孔径端内接于喷雾筒内壁,与喷雾筒内壁固定连接,锥形筒小孔径端靠近雾化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筒内壁底部由锥形筒大孔径一侧向喷雾筒自由端一侧还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杆、套筒,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且竖直固接于喷雾筒靠近储水箱一端的两侧,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外表面固接于储水箱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外螺纹杆、第二外螺纹杆,所述第一外螺纹杆底部固接于底座顶部,顶部与第二外螺纹杆底部通过具有中空结构的内螺纹杆连接,第二外螺纹杆顶部与喷雾筒自由端接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能够根据除尘区域的大小适当调整喷雾筒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雾炮机的喷雾方向,能够满足不同高度和宽度的空间范围的除尘处理;通过防腐蚀构件将风机与水雾在一定程度上分隔开来,减少风机与水雾的接触,避免水雾腐蚀风机从而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还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喷雾筒内部的水雾与喷雾筒内壁接触后,部分水雾会重新凝聚,凝聚的水雾变成水流汇聚进入导流槽内,再通过连接管重新回流进入储水箱内,能够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储水箱;3.喷雾筒;4.风机;5.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连接杆;8.套筒;9.第一外螺纹杆;10.第二外螺纹杆;11.内螺纹杆;12.雾化喷头;13.水管;14.水泵;15.锥形筒;16.导流槽;1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下图1、图2所示,一种除尘雾炮机,包括底座1、储水箱2、喷雾筒3、支撑构件、风机4、防腐蚀构件,所述储水箱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顶部,储水箱2顶部通过连接构件连接有所述喷雾筒3的一端,喷雾筒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连接杆7、套筒8,所述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相对且竖直固接于喷雾筒3靠近储水箱2一端的两侧,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之间固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套筒8,所述套筒8外表面固接于储水箱2顶部。通过连接杆7在套筒8内部转动,能够调整喷雾筒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便于根据除尘区域的大小适当调整喷雾筒3的倾斜角度,能够满足不同高度和宽度的空间范围的除尘处理。

喷雾筒3自由端通过支撑构件设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外螺纹杆9、第二外螺纹杆10,所述第一外螺纹杆9底部固接于底座1顶部,顶部与第二外螺纹杆10底部通过具有中空结构的内螺纹杆11连接,第二外螺纹杆10顶部与喷雾筒3自由端接触。通过旋转内螺纹杆11实现第一外螺纹杆9、第二外螺纹杆10在内螺纹杆11内的伸缩,便于调整支撑构件的高度,从而调整喷雾筒3的倾斜角度。

喷雾筒3内部靠近自由端设置有雾化喷头12,所述雾化喷头12通过水管13与设置于储水箱2外侧并与储水箱2连通的水泵14连通,水泵14将储水箱2内的水经过水管13传输至雾化喷头12,雾化喷头12将水雾化成水雾。

喷雾筒3内部靠近储水箱2一侧设置有向喷雾筒3自由端出风的风机4,风机4将雾化喷头12雾化后的水雾从喷雾筒3自由端喷出,水雾与空气中悬浮的尘土接触后包裹在尘土表面,再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地面,实现除尘的功能。

所述风机4与雾化喷头12之间设置有防腐蚀构件,所述防腐蚀构件包括锥形筒15,所述锥形筒15大孔径端内接于喷雾筒3内壁,与喷雾筒3内壁固定连接,锥形筒15小孔径端靠近雾化喷头12。由于在使用除尘雾炮机时,喷雾筒3内部存在大量水雾,水雾与风机4直接接触,容易腐蚀风机4,不仅会降低其使用寿命,还会带来安全隐患。风机4产生的风由锥形筒15向喷雾筒3自由端传输,锥形筒15能够减少水雾与风机4的接触,从而延长风机4的使用寿命,且锥形筒15有利于风机4的风汇聚,能够有效提高风力,便于将水雾喷出喷雾筒3。

所述喷雾筒3内壁底部由锥形筒15大孔径一侧向喷雾筒3自由端一侧还设置有导流槽16,所述导流槽16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17与所述储水箱2连通,喷雾筒3内部的水雾与喷雾筒3内壁接触后,部分水雾会重新凝聚,凝聚的水雾变成水流汇聚进入导流槽16内,再通过连接管17重新回流进入储水箱2内,能够节约水资源。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通过旋转内螺纹杆11调整支撑构件的高度,将喷雾筒3自由端正对于待除尘区域,打开风机4,打开水泵14,储水箱2内的水经过水管13传输至雾化喷头12被雾化成水雾,水雾在风机4的作用下从喷雾筒3自由端喷出,实现对待除尘区域的除尘处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