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6290发布日期:2018-07-10 22:0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低银无卤素焊锡膏,它解决了现有焊锡膏产品成本高、钎焊性能较差、不适合用于精细间距元器件的焊接等问题。低银无卤素焊锡膏,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合金焊粉:88%~91%,助焊膏:9%~12%;其中合金焊粉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g:0.1%~0.9%;Cu:0.1%~0.8%;其余为Sn。低银无卤素焊锡膏具有成本低,焊接性能好,印刷后不易塌边等优点。

现有的混合装置存在材料混合不均匀、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材料混合均匀、工作效率高的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混合装置存在材料混合不均匀、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材料混合均匀、工作效率高的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包括有搅拌筒、安装板、第一电机、加料斗、第一轴承座、转杆、第一搅拌叶片、第一管道、出料机构、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均质机构;安装板固接于搅拌筒顶部,第一电机固接于安装板侧部;第一轴承座固接于搅拌筒顶部中间,转杆与第一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对称固接于转杆两侧;加料斗固接于搅拌筒远离安装板顶部;第一管道固接于搅拌筒底部,第二管道固接于第一管道底部,第三管道固接于第二管道末端;出料机构固接于第一管道上,用于放料;均质机构固接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上,用于搅拌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的料,且均质机构位于出料机构下方。

优选地,出料机构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二转轴、挡板、转板、导向板、导向杆、插块、连接块和第一弹性件;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一管道一侧部,第三轴承座固接于第一管道另一侧部;第一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第二转轴与第三轴承座枢接;挡板一端固接于第一转轴,挡板另一端固接于第二转轴;转板固接于第二转轴远离挡板的端部,且转板上开有插孔;导向板固接于第一管道紧靠第三轴承座的侧部,且紧靠第三轴承座;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第一弹性件一端固接于导向板底部,连接块固接于第一弹性件另一端;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连接块顶部,且导向杆顶部穿过导向板上开有的导向孔;插块固接于导向杆顶部,且与插孔插装配合。

优选地,均质机构包括有支撑板、第二电机、第四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一密封罩、第五轴承座、第二锥齿轮、第一螺旋搅拌杆、第二密封罩、第六轴承座、第三锥齿轮、第七轴承座、第二螺旋搅拌杆、第四锥齿轮、第三密封罩、第八轴承座、第五锥齿轮、第九轴承座、第六锥齿轮和第三螺旋搅拌杆;支撑板固接于第一管道侧部,且位于导向板下方第二电机固接于支撑板顶部;第四轴承座固接于第一管道侧壁,且紧靠支撑板;第三转轴与第四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四轴承座与第二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固接于第三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第一密封罩固接于第一管道内壁,用于对第四轴承座的防护;第五轴承座固接于第一密封罩底部,第一螺旋搅拌杆与第五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五轴承座;第二锥齿轮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杆顶部,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密封罩固接于第二管道内远离第三管道的端部,第六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密封罩顶部;第一螺旋搅拌杆与第六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第三锥齿轮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底端;第七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密封罩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与第七轴承座枢接,并且贯穿第七轴承座;第四锥齿轮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端部,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三密封罩固接于第三通道内顶部;第八轴承座固接于第三密封罩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与第八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八轴承座;第五锥齿轮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端部,且位于第三密封罩内;第九轴承座固接于第三密封罩底部,第三螺旋搅拌与第九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九轴承座;第六锥齿轮固接于第三螺旋搅拌杆顶部,且与第五锥齿轮啮合。

优选地,该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弹性件、连接杆、第二搅拌叶片、滑轨和滑块;转杆下部开有腔体,两滑轨沿转杆高度方向固接于腔体内两侧壁,且与滑块滑动连接;连接杆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第二弹性件顶端固接于腔体内顶部,底端与连接杆顶部连接;第二搅拌叶片对称固接于连接杆两侧,且位于挡板上方。

工作原理:当需要制备低银无卤素锡膏时,首先将所需材料通过加料斗加入到搅拌筒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工作,从而带动转杆及其上的第一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将搅拌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当搅拌筒内的材料搅拌到一定程度时,驱动出料机构,使得搅拌筒内的材料进入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与此同时驱动均质机构,使其对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搅拌。当搅拌筒内的材料全部流出后,驱动出料机构,使其不再出料。然后再通过加料斗向搅拌筒内加入所需材料,如此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就会将所需材料进行混合。

因为出料机构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二转轴、挡板、转板、导向板、导向杆、插块、连接块和第一弹性件;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一管道一侧部,第三轴承座固接于第一管道另一侧部;第一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第二转轴与第三轴承座枢接;挡板一端固接于第一转轴,挡板另一端固接于第二转轴;转板固接于第二转轴远离挡板的端部,且转板上开有插孔;导向板固接于第一管道紧靠第三轴承座的侧部,且紧靠第三轴承座;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第一弹性件一端固接于导向板底部,连接块固接于第一弹性件另一端;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连接块顶部,且导向杆顶部穿过导向板上开有的导向孔;插块固接于导向杆顶部,且与插孔插装配合;所以当需要将搅拌筒内的材料放出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时,工人拉动连接块,从而带动导向杆和插块向下运动,则插块就会拔出插孔内。然后将转板转动九十度,从而带动挡板转动九十度,如此即可将搅拌筒内的料放入第一管道内,此时可工人松开连接块,由于第一弹性件弹力作用,则插块向上运动,转板卡入插块凹陷部,从而将挡板进行固定,避免工人需要一直握住转板。当不再需要放料时,工人再重复以上步骤转动转板九十度,则挡板就会复位。如此能够使得搅拌筒内的材料搅拌到一定程度再进行下一步搅拌混合。

因为均质机构包括有支撑板、第二电机、第四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一密封罩、第五轴承座、第二锥齿轮、第一螺旋搅拌杆、第二密封罩、第六轴承座、第三锥齿轮、第七轴承座、第二螺旋搅拌杆、第四锥齿轮、第三密封罩、第八轴承座、第五锥齿轮、第九轴承座、第六锥齿轮和第三螺旋搅拌杆;支撑板固接于第一管道侧部,且位于导向板下方第二电机固接于支撑板顶部;第四轴承座固接于第一管道侧壁,且紧靠支撑板;第三转轴与第四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四轴承座与第二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固接于第三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第一密封罩固接于第一管道内壁,用于对第四轴承座的防护;第五轴承座固接于第一密封罩底部,第一螺旋搅拌杆与第五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五轴承座;第二锥齿轮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杆顶部,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密封罩固接于第二管道内远离第三管道的端部,第六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密封罩顶部;第一螺旋搅拌杆与第六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第三锥齿轮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底端;第七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密封罩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与第七轴承座枢接,并且贯穿第七轴承座;第四锥齿轮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端部,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三密封罩固接于第三通道内顶部;第八轴承座固接于第三密封罩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与第八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八轴承座;第五锥齿轮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端部,且位于第三密封罩内;第九轴承座固接于第三密封罩底部,第三螺旋搅拌与第九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九轴承座;第六锥齿轮固接于第三螺旋搅拌杆顶部,且与第五锥齿轮啮合;所以当对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电机工作,从而带动第三转轴及其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而带动第一螺旋搅拌杆和第三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进而带动第二螺旋搅拌杆和第五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啮合,进而带动第三螺旋搅拌杆转动,从而就会对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内的材料进行传动搅拌混合。如此使其混合更均匀、搅拌速度更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为该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弹性件、连接杆、第二搅拌叶片、滑轨和滑块;转杆下部开有腔体,两滑轨沿转杆高度方向固接于腔体内两侧壁,且与滑块滑动连接;连接杆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第二弹性件顶端固接于腔体内顶部,底端与连接杆顶部连接;第二搅拌叶片对称固接于连接杆两侧,且位于挡板上方;所以当对搅拌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时,转杆转动就会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对搅拌筒内底部的材料进行搅拌。当启动出料机构转动挡板时,第二搅拌叶片就会触碰到挡板,此时由于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就会带动第二搅拌叶片向上运动,以便于能转动挡板。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机构控制搅拌筒内的料,能够使搅拌筒内的料搅拌地更均匀;通过均质机构控制传动连接,便于将料更快地混合均匀;达到了混合均匀、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的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均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搅拌筒,2-安装板,3-第一电机,4-加料斗,5-第一轴承座,6-转杆,7-第一搅拌叶片,8-第一管道,9-出料机构,91-第二轴承座,92-第一转轴,93-第三轴承座,94-第二转轴,95-挡板,96-转板,97-插孔,98-导向板,99-导向孔,910-导向杆,911-插块,912-连接块,913-第一弹性件,10-第二管道,11-第三管道,12-均质机构,121-支撑板,122-第二电机,123-第四轴承座,124-第三转轴,125-第一锥齿轮,126-第一密封罩,127-第五轴承座,128-第二锥齿轮,129-第一螺旋搅拌杆,1210-第二密封罩,1211-第六轴承座,1212-第三锥齿轮,1213-第七轴承座,1214-第二螺旋搅拌杆,1215-第四锥齿轮,1216-第三密封罩,1217-第八轴承座,1218-第五锥齿轮,1219-第九轴承座,1220-第六锥齿轮,1221-第三螺旋搅拌杆,13-腔体,14-第二弹性件,15-连接杆,16-第二搅拌叶片,17-滑轨,1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搅拌筒1、安装板2、第一电机3、加料斗4、第一轴承座5、转杆6、第一搅拌叶片7、第一管道8、出料机构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和均质机构12;安装板2固接于搅拌筒1顶部,第一电机3固接于安装板2侧部;第一轴承座5固接于搅拌筒1顶部中间,转杆6与第一轴承座5枢接,且贯穿第一轴承座5与第一电机3输出端传动连接;多个第一搅拌叶片7对称固接于转杆6两侧;加料斗4固接于搅拌筒1远离安装板2顶部;第一管道8固接于搅拌筒1底部,第二管道10固接于第一管道8底部,第三管道11固接于第二管道10末端;出料机构9固接于第一管道8上,用于放料;均质机构12固接于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10和第三管道11上,用于搅拌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10和第三管道11内的料,且均质机构12位于出料机构9下方。

出料机构9包括有第二轴承座91、第一转轴92、第三轴承座93、第二转轴94、挡板95、转板96、导向板98、导向杆910、插块911、连接块912和第一弹性件913;第二轴承座91固接于第一管道8一侧部,第三轴承座93固接于第一管道8另一侧部;第一转轴92与第二轴承座91枢接,第二转轴94与第三轴承座93枢接;挡板95一端固接于第一转轴92,挡板95另一端固接于第二转轴94;转板96固接于第二转轴94远离挡板95的端部,且转板96上开有插孔97;导向板98固接于第一管道8紧靠第三轴承座93的侧部,且紧靠第三轴承座93;导向板98上开有导向孔99;第一弹性件913一端固接于导向板98底部,连接块912固接于第一弹性件913另一端;导向杆910沿竖直方向固接于连接块912顶部,且导向杆910顶部穿过导向板98上开有的导向孔99;插块911固接于导向杆910顶部,且与插孔97插装配合。

均质机构12包括有支撑板121、第二电机122、第四轴承座123、第三转轴124、第一锥齿轮125、第一密封罩126、第五轴承座127、第二锥齿轮128、第一螺旋搅拌杆129、第二密封罩1210、第六轴承座1211、第三锥齿轮1212、第七轴承座1213、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第四锥齿轮1215、第三密封罩1216、第八轴承座1217、第五锥齿轮1218、第九轴承座1219、第六锥齿轮1220和第三螺旋搅拌杆1221;支撑板121固接于第一管道8侧部,且位于导向板98下方第二电机122固接于支撑板121顶部;第四轴承座123固接于第一管道8侧壁,且紧靠支撑板121;第三转轴124与第四轴承座123枢接,且贯穿第四轴承座123与第二电机122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125固接于第三转轴124远离第二电机122的一端;第一密封罩126固接于第一管道8内壁,用于对第四轴承座123的防护;第五轴承座127固接于第一密封罩126底部,第一螺旋搅拌杆129与第五轴承座127枢接,且贯穿第五轴承座127;第二锥齿轮128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杆129顶部,且与第一锥齿轮125啮合;第二密封罩1210固接于第二管道10内远离第三管道11的端部,第六轴承座1211固接于第二密封罩1210顶部;第一螺旋搅拌杆129与第六轴承座1211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1211;第三锥齿轮1212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底端;第七轴承座1213固接于第二密封罩1210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与第七轴承座1213枢接,并且贯穿第七轴承座1213;第四锥齿轮1215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端部,且与第三锥齿轮1212啮合;第三密封罩1216固接于第三通道内顶部;第八轴承座1217固接于第三密封罩1216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与第八轴承座1217枢接,且贯穿第八轴承座1217;第五锥齿轮1218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端部,且位于第三密封罩1216内;第九轴承座1219固接于第三密封罩1216底部,第三螺旋搅拌与第九轴承座1219枢接,且贯穿第九轴承座1219;第六锥齿轮1220固接于第三螺旋搅拌杆1221顶部,且与第五锥齿轮1218啮合。

该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弹性件14、连接杆15、第二搅拌叶片16、滑轨17和滑块18;转杆6下部开有腔体13,两滑轨17沿转杆6高度方向固接于腔体13内两侧壁,且与滑块18滑动连接;连接杆15通过滑块18与滑轨17连接,第二弹性件14顶端固接于腔体13内顶部,底端与连接杆15顶部连接;第二搅拌叶片16对称固接于连接杆15两侧,且位于挡板95上方。

工作原理:当需要制备低银无卤素锡膏时,首先将所需材料通过加料斗4加入到搅拌筒1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工作,从而带动转杆6及其上的第一搅拌叶片7转动,从而将搅拌筒1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当搅拌筒1内的材料搅拌到一定程度时,驱动出料机构9,使得搅拌筒1内的材料进入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10和第三管道11内。与此同时驱动均质机构12,使其对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10和第三管道11内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搅拌。当搅拌筒1内的材料全部流出后,驱动出料机构9,使其不再出料。然后再通过加料斗4向搅拌筒1内加入所需材料,如此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就会将所需材料进行混合。

因为出料机构9包括有第二轴承座91、第一转轴92、第三轴承座93、第二转轴94、挡板95、转板96、导向板98、导向杆910、插块911、连接块912和第一弹性件913;第二轴承座91固接于第一管道8一侧部,第三轴承座93固接于第一管道8另一侧部;第一转轴92与第二轴承座91枢接,第二转轴94与第三轴承座93枢接;挡板95一端固接于第一转轴92,挡板95另一端固接于第二转轴94;转板96固接于第二转轴94远离挡板95的端部,且转板96上开有插孔97;导向板98固接于第一管道8紧靠第三轴承座93的侧部,且紧靠第三轴承座93;导向板98上开有导向孔99;第一弹性件913一端固接于导向板98底部,连接块912固接于第一弹性件913另一端;导向杆910沿竖直方向固接于连接块912顶部,且导向杆910顶部穿过导向板98上开有的导向孔99;插块911固接于导向杆910顶部,且与插孔97插装配合;所以当需要将搅拌筒1内的材料放出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10和第三管道11内时,工人拉动连接块912,从而带动导向杆910和插块911向下运动,则插块911就会拔出插孔97内。然后将转板96转动九十度,从而带动挡板95转动九十度,如此即可将搅拌筒1内的料放入第一管道8内,此时可工人松开连接块912,由于第一弹性件913弹力作用,则插块911向上运动,转板96卡入插块911凹陷部,从而将挡板95进行固定,避免工人需要一直握住转板96。当不再需要放料时,工人再重复以上步骤转动转板96九十度,则挡板95就会复位。如此能够使得搅拌筒1内的材料搅拌到一定程度再进行下一步搅拌混合。

因为均质机构12包括有支撑板121、第二电机122、第四轴承座123、第三转轴124、第一锥齿轮125、第一密封罩126、第五轴承座127、第二锥齿轮128、第一螺旋搅拌杆129、第二密封罩1210、第六轴承座1211、第三锥齿轮1212、第七轴承座1213、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第四锥齿轮1215、第三密封罩1216、第八轴承座1217、第五锥齿轮1218、第九轴承座1219、第六锥齿轮1220和第三螺旋搅拌杆1221;支撑板121固接于第一管道8侧部,且位于导向板98下方第二电机122固接于支撑板121顶部;第四轴承座123固接于第一管道8侧壁,且紧靠支撑板121;第三转轴124与第四轴承座123枢接,且贯穿第四轴承座123与第二电机122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125固接于第三转轴124远离第二电机122的一端;第一密封罩126固接于第一管道8内壁,用于对第四轴承座123的防护;第五轴承座127固接于第一密封罩126底部,第一螺旋搅拌杆129与第五轴承座127枢接,且贯穿第五轴承座127;第二锥齿轮128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杆129顶部,且与第一锥齿轮125啮合;第二密封罩1210固接于第二管道10内远离第三管道11的端部,第六轴承座1211固接于第二密封罩1210顶部;第一螺旋搅拌杆129与第六轴承座1211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1211;第三锥齿轮1212固接于第一螺旋搅拌底端;第七轴承座1213固接于第二密封罩1210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与第七轴承座1213枢接,并且贯穿第七轴承座1213;第四锥齿轮1215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端部,且与第三锥齿轮1212啮合;第三密封罩1216固接于第三通道内顶部;第八轴承座1217固接于第三密封罩1216侧部,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与第八轴承座1217枢接,且贯穿第八轴承座1217;第五锥齿轮1218固接于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端部,且位于第三密封罩1216内;第九轴承座1219固接于第三密封罩1216底部,第三螺旋搅拌与第九轴承座1219枢接,且贯穿第九轴承座1219;第六锥齿轮1220固接于第三螺旋搅拌杆1221顶部,且与第五锥齿轮1218啮合;所以当对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10和第三管道11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电机122工作,从而带动第三转轴124及其第一锥齿轮125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125与第二锥齿轮128,进而带动第一螺旋搅拌杆129和第三锥齿轮1212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1212与第四锥齿轮1215啮合,进而带动第二螺旋搅拌杆1214和第五锥齿轮1218转动,由于第五锥齿轮1218与第六锥齿轮1220啮合,进而带动第三螺旋搅拌杆1221转动,从而就会对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内的材料进行传动搅拌混合。如此使其混合更均匀、搅拌速度更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为该低银无卤素锡膏制备用高效型混合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弹性件14、连接杆15、第二搅拌叶片16、滑轨17和滑块18;转杆6下部开有腔体13,两滑轨17沿转杆6高度方向固接于腔体13内两侧壁,且与滑块18滑动连接;连接杆15通过滑块18与滑轨17连接,第二弹性件14顶端固接于腔体13内顶部,底端与连接杆15顶部连接;第二搅拌叶片16对称固接于连接杆15两侧,且位于挡板95上方;所以当对搅拌筒1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时,转杆6转动就会带动连接杆1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搅拌叶片16转动,进而对搅拌筒1内底部的材料进行搅拌。当启动出料机构9转动挡板95时,第二搅拌叶片16就会触碰到挡板95,此时由于第二弹性件14的作用,就会带动第二搅拌叶片16向上运动,以便于能转动挡板9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