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碾米机的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0954发布日期:2018-09-14 21:3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碾米机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用碾米机的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碾米机是常用的大米精加工设备。申请号为01263106.X名称为《铁棍强拉风碾米机》、以及申请号为200820033646.X名称为《双风道碾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此类设备。此后,申请号为200920256592.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双辊碾米机》,该机包括安置在机架上方的进米斗、安装在机架下部的风机以及存糠斗;其中,机架装有传动装置带动的上、下两根碾米辊;进米斗的下方对着在上碾米辊的一端,在上碾米辊的另一端位于进料口的上方,进料斗的下端对着在下碾米辊的一端,在下碾米辊的另一端装有出米嘴。使用时,将待碾大米从进米斗加入碾米机,先经过在上碾米辊的第一道碾压,之后落入在下的碾米辊,经第二道碾压后输出。由于二道碾压在一台机器上一次性完成,因此工效高,并节省了能源和工作场地。然而,申请人发现,在此基础上,仍有进一步改进提高机器性能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在上述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对碾米机的改进,提出一种可以将稻谷的料壳直接粉碎,粉碎后的料壳粉料可以作为饲料使用,且不需要额外的风机将料壳吹出;还可以用于玉米等作物的研磨的两用碾米机的转换装置,用途较广,结构更加节凑,效益更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两用碾米机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开关、粉碎进料通道和碾米进料通道,所述转换开关包括转换壳体,所述转换壳体顶面上设置有进口,所述进口与碾米机的进料斗连接;所述转换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口和碾米料口,所述粉碎料口与粉碎进料通道连接,所述碾米料口与碾米进料通道连接;所述转换壳体内设置有转换件,所述转换件的底部通过铰接轴与壳体底部铰接,且位于碾米料口和粉碎料口之间;所述铰接轴一端伸出转换壳体,伸出端连接有手柄。

所述转换壳体的纵截面呈梯形,顶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转换件绕铰接轴在顶面两端之间移动。

所述粉碎进料通道与粉碎仓连接,所述碾米进料通道与碾米仓连接。

所述转换件的宽度与转换壳体前壁和后壁之间的宽度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两用的碾米机,其实是包括有两个进料斗的,而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一个进料斗,通过转换开关实现碾米机两种用途之间的切换,实现真正的两用,根据进料斗中的物料可以切换用途,使用方便,且结构节凑。

转换开关用于进料斗与碾米进料通道和粉碎进料通道之间的转换;当转换开关将进料斗与碾米进料通道连通时,用于对稻子的脱壳;转换开关将进料斗与粉碎进料通道连通时,可以用于玉米等物料的粉碎研磨,物料直接由粉碎进料通道经集壳腔进入到粉碎仓,在粉碎仓内破碎成粉状颗粒,一机多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不仅仅可以用来碾米,还可以用来磨玉米粉,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节凑,效益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的碾米及粉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斗,2、转换开关,3、碾米进料通道,4、粉碎进料通道,5、碾米仓,6、粉碎仓,7、碾米辊,8、筛网,9、出米口,10、集壳腔,11、粉碎刀,12、过滤网,13、传动仓,14、传动轴,15、出料口,16、刀盘,17、刀件;18、转换壳体,19、进口,20、粉碎料口,21、碾米料口,22、转换件,23、铰接轴,2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3,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两用碾米机的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开关2、粉碎进料通道4和碾米进料通道3,所述转换开关2包括转换壳体18,所述转换壳体18顶面上设置有进口19,所述进口19与碾米机的进料斗1连接;所述转换壳体18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口20和碾米料口21,所述粉碎料口20与粉碎进料通道4连接,所述碾米料口21与碾米进料通道3连接;所述转换壳体18内设置有转换件22,所述转换件22的底部通过铰接轴23与壳体底部铰接,且位于碾米料口21和粉碎料口20之间;所述铰接轴23一端伸出转换壳体18,伸出端连接有手柄24。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3,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两用碾米机的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开关2、粉碎进料通道4和碾米进料通道3,所述转换开关2包括转换壳体18,所述转换壳体18顶面上设置有进口19,所述进口19与碾米机的进料斗1连接;所述转换壳体18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口20和碾米料口21,所述粉碎料口20与粉碎进料通道4连接,所述碾米料口21与碾米进料通道3连接;所述转换壳体18内设置有转换件22,所述转换件22的底部通过铰接轴23与壳体底部铰接,且位于碾米料口21和粉碎料口20之间;所述铰接轴23一端伸出转换壳体18,伸出端连接有手柄24;所述转换壳体18的纵截面呈梯形,顶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转换件22绕铰接轴23在顶面两端之间移动。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3,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两用碾米机的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开关2、粉碎进料通道4和碾米进料通道3,所述转换开关2包括转换壳体18,所述转换壳体18顶面上设置有进口19,所述进口19与碾米机的进料斗1连接;所述转换壳体18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口20和碾米料口21,所述粉碎料口20与粉碎进料通道4连接,所述碾米料口21与碾米进料通道3连接;所述转换壳体18内设置有转换件22,所述转换件22的底部通过铰接轴23与壳体底部铰接,且位于碾米料口21和粉碎料口20之间;所述铰接轴23一端伸出转换壳体18,伸出端连接有手柄24;所述转换壳体18的纵截面呈梯形,顶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转换件22绕铰接轴23在顶面两端之间移动。所述粉碎进料通道4与粉碎仓6连接,所述碾米进料通道3与碾米仓5连接;所述转换件22的宽度与转换壳体18前壁和后壁之间的宽度相适配。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转换装置的两用碾米机,包括进料斗1、转换开关2、碾米进料通道3、粉碎进料通道4、碾米仓5和粉碎仓6,所述转换开关2设置在碾米进料斗1底部,所述碾米进料通道3的首端与转换开关2连通,所述粉碎进料通道4的首端与转换开关2连通,所述碾米进料通道3的尾端与碾米仓5连通;所述碾米仓5内设置有碾米辊7和筛网8,所述筛网8设置在碾米辊7下方,碾米仓5一侧设置有出米口9,碾米仓5底部设置有集壳腔10,所述集壳腔10与粉碎仓6连通,所述粉碎进料通道4尾端与集壳腔10连通;所述粉碎仓6内设置有粉碎刀11和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罩在粉碎刀11圆周外侧;所述碾米机还包括传动仓13,所述传动仓13内设置有传动轴14,传动轴14的一端伸入至碾米仓5与碾米辊7连接,带动碾米辊7转动,另一端伸出传动仓13,传动轴14伸出传动仓13的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粉碎进料通道4通过传动腔过渡与集壳腔10连接;所述粉碎仓6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5;所述粉碎刀11通过连接轴连接粉碎仓6外部的皮带轮;所述粉碎刀11包括刀盘16和若干刀件17,所述刀盘16通过连接轴设置在粉碎仓6内,若干刀件17均匀沿刀盘16圆周分布,且沿刀盘16径向设置。所述过滤网12为圆柱形,罩在粉碎刀11圆周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转换开关用于进料斗与碾米进料通道和粉碎进料通道之间的转换;当转换开关将进料斗与碾米进料通道连通时,用于对稻子的脱壳,脱壳口的大米从碾米仓的出米口排出,而脱口之后的稻壳通过筛网排到集壳腔中,然后通过集壳腔将稻壳输送至粉碎仓中,在粉碎仓中,粉碎刀将稻壳粉碎成粉状颗粒,使得脱壳后的稻壳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饲料掺杂;本实用新型将脱壳后的废弃物稻壳进行粉碎,使其粉碎成粉状颗粒,方便作为饲料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碾米机还需要鼓风机构将稻壳输出碾米机,而本实用新型的粉碎部件,可以替代传统鼓风机构,粉碎刀转动会产生吸力,将稻壳吸入到粉碎仓内,而粉碎之后的稻壳从粉碎仓排出。传统的碾米机排出稻壳,并不能作为饲料使用,一般是经过发酵之后作为肥料使用,还需要额外的场地进行堆放,而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稻壳直接成为粉末状颗粒,便于存放,也可以作为饲料使用,还可以经过发酵作为肥料使用,且粉末状的稻壳比较好堆放,占地空间也较小。

转换开关将进料斗与粉碎进料通道连通时,可以用于玉米等物料的粉碎研磨,物料直接由粉碎进料通道经集壳腔进入到粉碎仓,在粉碎仓内破碎成粉状颗粒,一机多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碾米机不仅仅可以用来碾米,还可以用来磨玉米粉,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节凑,效益更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