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水及污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9261发布日期:2018-08-07 22:2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业用水及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上现有工业用水(污水)循环设施,一般采用沉淀池,储存池分开建立形式进行处理。池多占地面积,增加企业成本。无良企业直接直排偷排污。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留下难以估量的无穷后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用水及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其通过储存池和管道的高低错落搭配,使过滤沉淀的水源可以快速清理沉淀物达到循环利用设计,使沉淀装置的沉淀物可以快速清理,达到水源循环补充利用的目的,起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用水及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水循环处理装置,每一个水循环处理装置均包括使用池、储存池和沉淀装置,所述沉淀装置的高度H1高于使用池,所述使用池的高度H2高于储存池,所述沉淀装置设置有过滤池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结构,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储存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池的入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使用池,所述使用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储存池,所述使用池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使用池并排间隔设置;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多个沉淀池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排污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内部上层,所述排污管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设置有四个,中间两个沉淀池的排污管的上端延伸至沉淀池内部上层。

优选地,所述使用池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空腔。

优选地,所述沉淀装置设置在所述储存池的上部。

优选地,包括多套水处理装置,所述多套水处理装置均设置有各自的使用池、储存池以及沉淀装置。

优选地,所述使用池、储存池和沉淀装置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使用池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用水及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实现了使用、储存、沉淀、循环全过程,区别于一般采用沉淀装置,储存池分开建立的处理方式。达到不占用空间或利用闲置地方,实现了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效果,增强了实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池高于储存池,和沉淀装置高于使用池的错落双层设计,或通过储存池上加建沉淀装置的上下双层设计,既满足沉淀装置的各自功能的同时,又可以使沉淀装置居高临下,便于沉淀物快速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将储存池中水源抽取至储存池中,通过管道自流至使用池中,然后回流至储存池中,循环利用。通过沉淀装置管道上下双层设计,和双阀门控制,可快速调整使用池水位和外排沉淀物,通过管道阀门控制设计,可选择快速调整使用池的水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用水及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包括使用池1、储存池2和沉淀装置3,沉淀装置3的高度H1高于使用池1,使用池1的高度H2高于储存池2。使用池1、储存池2和沉淀装置3错层设置,水在沉淀装置3内部能够快速沉淀,实现快速过滤的目的,排出水中的杂质。沉淀装置3设置有过滤池30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沉淀池,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设置有4个,其分别为第一沉淀池31、第二沉淀池32、第三沉淀池33以及第四沉淀池34。

储存池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滤池30的入水口,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使用池1,使用池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储存池2。

使用池1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使用池1并排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池1设置为两个,两个使用池分别为使用池11和使用池12。

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4,排污管4上设置有排污阀41,多个沉淀池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排污管41的上端延伸至沉淀池内部上层,该排污管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5。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池30和第一沉淀池31的底部设置有单独的排污管,而中间两个排污管向上延伸,可以作为进水口使用。

多个沉淀池的设置,便于在排出一个沉淀池的杂质时,不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功能。例如在排出第一沉淀池31中杂质时,可以将水引入第二沉淀池32内进行沉淀。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套水处理装置,多套水处理装置均设置有各自的使用池、储存池以及沉淀装置。

多套水处理装置可以将不同作用的污水进行分开处理,在各自的沉淀装置内沉淀后,进入储存池,并进入使用池使用,根据不同使用类型的水,在各自的沉淀装置内投放不同的过滤物质,降低经济成本,并提高废水的回收率。沉淀装置中设置有过滤池和分开的沉淀池,根据需要可以在过滤池中采取相应的过滤方法,经过过滤的水引入沉淀池中进行自然静置沉淀,沉淀后的沉淀物通过排污管排出。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解释:

通过使用池与储存池之间的管道,利用重力作用或水泵将不同类型的水源从使用池内使用后储存至各自的储存池内,避免酸碱性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等物质混合,增加处理成本。

通过动力抽取方式,将酸碱水源从储存池内抽取至其沉淀装置内,在沉淀装置的过滤池内调整酸碱水源的酸碱度后,并让其在沉淀池中自然沉淀后,沉淀物通过排污管的排污阀将沉淀物清理。

最后将各自沉淀装置内的水源通过管道自流或抽取方式注入各自使用池中,进行循环利用。

通过上述处理,实现了废水和重金属废水分开过滤沉淀,酸碱中和,只处理有毒有害沉淀物的方式循环利用。区别于全部处理、运行成本高、直排偷排污染严重的弊端,减少了处理总量和委外处理的费用,循环利用,减少生产成本。使企业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效果,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用水及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实现了使用、储存、沉淀、循环全过程,区别于一般采用沉淀池,储存池分开建立的处理方式。达到不占用空间或利用闲置地方,实现了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效果,增强了实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池高于储存池,和沉淀装置高于使用池的错落双层设计,或通过储存池上加建沉淀装置的上下双层设计,既满足沉淀装置等的各自功能的同时,又可以使沉淀装置居高临下,便于沉淀物快速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将储存池中水源抽取至储存池中,通过管道自流至使用池中,然后回流至储存池中,循环利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