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摄像监控的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641发布日期:2018-08-14 18:1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摄像监控的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稠度浆状物的机器。搅拌机分为多种,有强制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双卧轴搅拌机等等,现有的搅拌机在工作状态下大多呈密闭状态,操作人员不能直观的知道里面混合物的搅拌状态和是否还存在有结块情况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摄像监控的搅拌机,其能够实时监控搅拌机内的工作状态,避免在还没有搅拌均匀的情况下就放料,减少了原料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红外摄像监控的搅拌机,包括用于盛放待搅拌物质的第一桶体以及第二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桶口朝上放置,第二桶体的桶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桶体内设有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与设置在第二桶体外侧的显示器组件电连接,所述转盘底部环绕红外摄像头处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搅拌组件、至少一组第二搅拌组件和刮壁刀,所述第二桶体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动下可向下运动使得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和刮壁刀插入第一桶体内,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动下可自转,所述第一搅拌轴连接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包括两根弧形杆,两弧形杆一端均与第一搅拌轴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横杆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在第三驱动机构的作动下自转,所述刮壁刀固定设置在转盘底部靠近外圈处,当刮壁刀插入第一桶体内时,刮壁刀与第一桶体内壁相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搅拌轴上间隔套设有至少两组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包括安装环,安装环固定套设在第二搅拌轴上,所述安装环外缘设有上搅拌齿和下搅拌齿,所述上搅拌齿由安装环外缘向上弯折形成,下搅拌齿由安装环外缘向下弯折形成,所述上搅拌齿和下搅拌齿交替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搅拌叶设置两组,其中一组位于第二搅拌轴底部,另一组位于第二搅拌轴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两弧形杆和横杆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搅拌机通过设置红外摄像头,其能够实时监测第一桶体内的搅拌状态,避免在还没有搅拌均匀的情况下就放料,减少了原料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基于红外摄像监控的搅拌机,包括用于盛放待搅拌物质的第一桶体1以及第二桶体2,所述第一桶体1的桶口朝上放置,第二桶体2的桶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桶体2内设有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可转动的转盘3,所述转盘3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摄像头4,所述红外摄像头4与设置在第二桶体2外侧的显示器组件电连接,本搅拌机通过设置红外摄像头,其能够实时监测第一桶体内的搅拌状态,避免在还没有搅拌均匀的情况下就放料,减少了原料的损失,所述转盘3底部环绕红外摄像头4处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搅拌组件5、至少一组第二搅拌组件6和刮壁刀7,所述第二桶体2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动下可向下运动使得第一搅拌组件5、第二搅拌组件6和刮壁刀7插入第一桶体1内,所述刮壁刀7固定设置在转盘3底部靠近外圈处,当刮壁刀7插入第一桶体1内时,刮壁刀7与第一桶体1内壁相接,从而将第一桶体内壁上的混合物刮下,使得搅拌更加均匀。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5包括第一搅拌轴51,所述第一搅拌轴51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动下可自转,所述第一搅拌轴51连接第一搅拌叶52,所述第一搅拌叶52包括两根弧形杆53,两弧形杆53一端均与第一搅拌轴51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横杆54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组件6包括第二搅拌轴61,所述第二搅拌轴61在第三驱动机构的作动下自转,转盘3、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可以由一个行星轮系统组成,所述第二搅拌轴61上间隔套设有至少两组第二搅拌叶62,所述第二搅拌叶62包括安装环63,安装环63固定套设在第二搅拌轴61上,所述安装环63外缘设有上搅拌齿64和下搅拌齿65,所述上搅拌齿64由安装环63外缘向上弯折形成,下搅拌齿65由安装环63外缘向下弯折形成,所述上搅拌齿64和下搅拌齿65交替设置,对于一些不易打散的混合物,上搅拌齿64和下搅拌齿65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将混合物割开打散。

所述第二搅拌叶62设置两组,其中一组位于第二搅拌轴61底部,另一组位于第二搅拌轴61中部,所述两弧形杆53和横杆54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