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9144发布日期:2018-10-12 22:5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挤压涂布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性能最优的二次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环境适应性、安全和成本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应用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极片制作工艺是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础工艺,所以对于此环节所用设备的精度、智能化水平、生产性能的可靠性等要求非常高。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已经普遍采用狭缝挤压式涂布技术制造电池极片。挤压涂布技术能获得较高精度的涂层,同时也可以用于较高粘度流体涂布,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功能薄膜、平板显示器、微纳米制造、印刷等众多领域。由于浆料粘度特性,浆料从狭缝挤压出来的速度分布不均,会造成涂覆平面中间厚两边薄的情况。从而影响极片面密度的一致性,造成电池容量不均和性能降低等现象。

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465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压涂布机用挤压模头,包括呈对合设置的上模唇和下模唇,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上模唇和所述下模唇之间的模头垫片,所述下模唇内具有料腔,所述模头垫片具有与所述料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端边缘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改善浆料流动以消除流动死区和极片鼓边现象。

授权公告号为CN2063049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压涂布垫片以及挤压涂布模头。挤压涂布垫片包括:U型基座;以及两个片体,分别与U型基座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连接在一起并沿该方向延伸,以在两个片体之间形成开口。U型基座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基座搭接部,与基座搭接部对应的片体设置有片体搭接部,片体搭接部与对应基座搭接部搭接一起形成沿左右方向的滑动副以使两个片体之间形成的开口在该方向的尺寸能够调整。挤压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头;以及下模头,与上模头对合。且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涂布垫片,夹设于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挤压涂布垫片的U型基座固定于下模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挤压涂布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挤压涂布时涂覆平面中间厚两边薄的问题。

一种挤压涂布机,包括模头,所述模头包括上模头和下模头以及设于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的模头垫片,所述模头垫片为U型,两臂之间的合围区为进料腔,开口处为出料口,所述进料腔的底面向出料口一侧凸起,使进料腔中间较两侧窄。

所述进料腔的底面呈梯形。

梯形的上底面长度为模头垫片两臂间距的1/4~1/2,梯形的高度为进料腔的底面到出料口最大距离的1/4~1/2。

所述进料腔的底面为圆弧形。

圆弧的高度为进料腔的底面到出料口最大距离的1/4~1/2。

所述挤压涂布机还包括正对出料口的背辊,所述下模头具有连通进料腔的进料孔。

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机通过将模头垫片设计成进料腔的底面向出料口一侧凸起,使进料腔中间较两侧窄,从而使得浆料在模头内的速度分布比较均匀,浆料从出料口出料的速度均匀一致,挤压涂布时涂覆平面均匀一致,保证了电池容量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机的模头垫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机的模头垫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挤压涂布机,包括模头,模头包括上模头1和下模头2以及设于上模头1和下模头2之间的模头垫片3。

如图2和3所示,模头垫片3为U型,两臂之间的合围区为进料腔4,开口处为出料口5,进料腔4的底面6(图3中为底面6’)向出料口5一侧凸起,使进料腔4中间较两侧窄。从而使得浆料在模头内的速度分布比较均匀,浆料从出料口5出料的速度均匀一致,挤压涂布时涂覆平面均匀一致,保证了电池容量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如图2所示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模头垫片3的结构示意图,进料腔4的底面6呈梯形,梯形的上底面长度为模头垫片3两臂间距的1/4~1/2,梯形的高度为进料腔4的底面6到出料口5最大距离的1/4~1/2。

如图3所示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模头垫片3的结构示意图,进料腔4的底面6’为圆弧形,圆弧的高度为进料腔4的底面到出料口5最大距离的1/4~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机还包括正对出料口5的背辊7,下模头2具有连通进料腔4的进料孔8(位于下模头2的内部,用虚线表示)。

集流体9经过背辊7与模头之间的间隙且贴靠背辊7并绕过背辊7向一个方向行进,浆料从进料孔8进入进料腔4中,然后从出料口5均匀出料,挤出后涂覆到集流体9的表面,经烘干得到涂覆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