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5585发布日期:2018-08-04 11:35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



背景技术:

对位酯,别名对-(β-羟乙基砜硫酸酯)苯胺,是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EF型、KN型、M/KM型、ME型等含乙烯砜基型活性染料。目前对位酯的合成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是乙酰苯胺路线,其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氯磺化、缩合、水解、酯化得到对位酯。对位酯生产中由于工艺设备的影响,在生产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对氯苯胺。而对氯苯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在染料中的含量有严格的要求,若对位酯中含有的对氯苯胺过高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销售。

对位酯生产中一般在还原反应完成后,将还原液pH值调成碱性,通过过滤,过滤还原液中的固体不溶物,然后还原滤液进入吸附树脂交换柱,在pH值为碱性时,吸附树脂只对还原液中的对氯乙酰苯胺吸附,而不会吸附还原物料及钠盐。但是一般的吸附树脂交换中吸附树脂的布置多为直线形,过滤液由于重力作用自上而下通过吸附树脂,过滤液在吸附树脂上的停留时间过短,不利于充分对氯苯胺的充分吸收,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延长了还原滤液在树脂腔内的停留时间,让吸附树脂对还原滤液内的对氯苯胺进行充分吸收,从而提高对氯苯胺的脱除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多个树脂腔,所述树脂腔呈螺旋状,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所述液体进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底面的中部高于四周,分流槽底侧面设置有分流口,所述分流口连接多个与树脂腔对应的分流管,分流槽通过支撑架固定在上封头上,所述支撑架的前端呈弧形、后端呈长方形,支撑架前端弧形面的内侧壁与分流槽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封头内设置与多个树脂腔的下端连接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下部呈锥形,集液槽内部设置有过滤层,集液槽下部锥形口连接设置在下封头上的液体出口;筒体与树脂腔之间的空间形成水浴保温腔,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热水进口,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冷水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中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树脂腔内吸附树脂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口沿分流槽底面圆周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腔沿筒体圆周分布,树脂腔有四个。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体进口向分流槽注入还原滤液,由于分流槽底面的中部高于四周,使得还原滤液能够通过分流口不断进入分流管,通过树脂腔内的吸附树脂吸附下,脱除对氯苯胺,多个树脂腔同时进行吸附,可以提高还原滤液的处理量;本实用新型的树脂腔呈螺旋状,可以延长还原滤液在树脂腔内的停留时间,让吸附树脂对还原滤液内的对氯苯胺进行充分吸收,从而提高对氯苯胺的脱除率;本实用新型集液槽的下部呈锥形,使得从过滤层出来的还原滤液快速从液体出口流出,避免在集液槽中长时间停留而淹没过滤层,甚至造成反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图1中A-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为筒体,2为树脂腔,3为水浴保温腔,4为液体进口,5为分流槽,6为分流管,7为热水进口,8为冷水出口,9为集液槽,10为过滤层,11为液体出口,12为上封头,13为下封头,14为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吸附对氯苯胺的树脂交换柱,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两端的上封头12和下封头13,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多个树脂腔2,所述树脂腔2呈螺旋状,所述上封头12上设置有液体进口4,所述液体进口4的正下方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分流槽5,所述分流槽5底面的中部高于四周,分流槽5底侧面设置有分流口,所述分流口连接多个与树脂腔2对应的分流管6,分流槽5通过支撑架14固定在上封头12上,所述支撑架14的前端呈弧形、后端呈长方形,支撑架14前端弧形面的内侧壁与分流槽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封头13内设置与多个树脂腔2的下端连接的集液槽9,所述集液槽9的下部呈锥形,集液槽9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0,集液槽9下部锥形口连接设置在下封头13上的液体出口11;筒体1与树脂腔2之间的空间形成水浴保温腔3,筒体1的下端设置有热水进口7,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冷水出口8。

所述过滤层10中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树脂腔2内吸附树脂的粒径。

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

所述分流口沿分流槽5底面圆周分布。

所述树脂腔2沿筒体圆周分布,树脂腔2有四个。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还原滤液进行吸附前,在树脂腔2内装填入吸附树脂,吸附树脂一般为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等单体,在甲苯等有机溶剂存在下,通过悬浮共聚法制得的鱼籽样的小圆球。先通过热水进口7向水浴保温腔3内充满温度为50~60°的热水,预热树脂腔2内的吸附树脂,冷水从冷水出口8流出;吸附过程中也持续向水浴保温腔3内通入热水,确保吸附树脂的吸附能力。通过液体进口4向分流槽5注入还原滤液,由于分流槽5底面的中部高于四周,使得还原滤液能够通过分流口不断进入分流管6,通过树脂腔2内的吸附树脂吸附下,脱除对氯苯胺。由于树脂腔2呈螺旋状,可以延长还原滤液在树脂腔2内的停留时间,让吸附树脂对还原滤液内的对氯苯胺进行充分吸收,从而提高对氯苯胺的脱除率。从树脂腔2底部出来的还原滤液汇集到集液槽9,通过集液槽9内的过滤层10过滤掉还原滤液中带出的吸附树脂,集液槽9的下部呈锥形,使得从过滤层10出来的还原滤液快速从液体出口11流出,避免在集液槽9中长时间停留而淹没过滤层10,甚至造成反冲现象。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可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通过置换或改变的方式轻易做出其它的实施方式,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工艺条件所做的变化和改进等,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