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390发布日期:2018-08-14 18:0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涤塔。



背景技术:

洗涤塔是一种新型的气体净化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净化、除尘等方面的前处理系统中,由于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洗涤过程,故名洗涤塔。洗涤塔与精馏塔类似,由塔体,塔板,再沸器,冷凝器组成。由于洗涤塔是进行粗分离的设备,所以塔板数量一般较少,通常不会超过十级。洗涤塔仅适用于含有少量粉尘的混合气体分离,各组分不会发生反应,且产物应容易液化,粉尘等杂质(也可以称之为高沸物)不易液化或凝固。当混合气从洗涤塔中部通入洗涤塔,由于塔板间存在产物组分液体,产物组分气体液化的同时蒸发部分,而杂质由于不能被液化或凝固,当通过有液体存在的塔板时将会被产物组分液体固定下来,产生洗涤作用。

喷淋洗涤塔是一种最常用的洗涤塔类型。喷淋洗涤塔是采用液体作为洗涤液,通过气液两相的接触,实现气液两相间的传质、传热等过程,以满足气体净化(除尘或吸收)、冷却、增湿等要求。具体来说,喷淋洗涤塔采用液相喷嘴将洗涤液雾化成细小液滴,待净化的气体与洗涤液进行气液两相的充分接触,从而将气体中的污染物传送到洗涤液中,最后将清洁气体与被污染的液体分离,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为了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需要在传统的洗涤塔上增设一个燃烧室。有机废气进入洗涤塔后,先在燃烧室中进行再燃焼,以将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便于后续净化。

燃烧室中的有机废气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直接排放至空气中,这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由于燃烧产生高热量不能快速释放,使得洗涤塔整体温度升高,严重影响洗涤塔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快速释放燃烧室中的热量,避免热量过高对洗涤塔的损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涤塔,用以解决现有的洗涤塔燃烧室中的热量不能及时排放、从而易对洗涤塔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涤塔,包括一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外侧套设有一中空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中设置有一介质入口和一介质出口;换热流体从所述介质入口进入,在所述介质层中与所述燃烧室进行热交换,吸收所述燃烧室的热量后从所述介质出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介质层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且所述介质层环绕所述燃烧室的外周设置。

优选的,所述洗涤塔还包括水洗室;所述燃烧室上端设置有废气入口,下端与水洗室连通;所述介质层呈螺旋状环绕所述燃烧室的外周设置。

优选的,所述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上端,所述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介质入口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下端,所述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介质入口处设置有一流量调节阀,用以调节进入所述介质层中的换热流体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洗涤塔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燃烧室外表面,用于测量所述燃烧室外表面的温度;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以控制进入所述介质层的换热流体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介质层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换热流体为水,且所述介质出口与一零部件清洗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流体为氮气,且所述介质出口与一氮气加热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涤塔,通过在燃烧室的外侧设置一介质层,并在介质层中通入换热流体,通过换热流体与燃烧室的热交换,将燃烧室中的热量通过换热流体传输至外界,实现了对燃烧室热量的快速释放,避免了因燃烧室的温度过高对洗涤塔的损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中控制器控制流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中介质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中介质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涤塔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洗涤塔,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洗涤塔,包括一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11外侧套设有一中空的介质层12,所述介质层12中设置有一介质入口121和一介质出口122;换热流体从所述介质入口121进入,在所述介质层12中与所述燃烧室11进行热交换,吸收所述燃烧室11的热量后从所述介质出口122排出。其中,所述燃烧室11的结构、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都是为了将未充分燃烧的有机废气进行再燃烧,便于后续对废气进行净化。换热流体的作用是为了与燃烧室11进行热交换,吸收燃烧室中的热量,因此,换热流体优选为低温流体。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低温流体,是指比燃烧室的温度低的流体。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掌握的普通技术知识可以理解,从所述介质入口121进入所述介质层12的换热流体的温度越低,换热效率越高,燃烧室中的热量释放越快。因此,优选的,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换热流体为冷却水、冷却氮气或液氮。通过在燃烧室11的外侧设置介质层12,并在介质层12中通入换热流体,实现换热流体与燃烧室的热交换,能够快速、高效的带走所述燃烧室11中的热量,避免了因有机废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释放而对洗涤塔造成的损害,提高了洗涤塔的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换热流体在介质层中的流通,优选的,所述介质层12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且所述介质层12环绕所述燃烧室11的外周设置。更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洗涤塔还包括水洗室14;所述燃烧室11上端设置有废气入口13,下端与水洗室14连通;所述介质层12呈螺旋状环绕所述燃烧室11的外周设置。螺旋状的缠绕方式可以增大介质层与燃烧室的接触面积,间接就增大了换热流体与燃烧室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换热效率,可以更加高效的释放燃烧室中的热量。优选的,所述介质入口121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2的上端,所述介质出口122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2的下端。或者,优选的,所述介质入口121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2的下端,所述介质出口122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2的上端。通过将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相对两端,一方面可以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便于对加热前的换热流体和加热后的换热流体进行调节、控制。

优选的,所述介质入口121处设置有一流量调节阀15,用以调节进入所述介质层12中的换热流体的流量。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中控制器控制流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所述洗涤塔还包括温度检测器17和控制器16;所述温度检测器17,设置于所述燃烧室11外表面,用于测量所述燃烧室11外表面的温度;所述控制器16,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17、所述流量调节阀15,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17检测到的温度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15,以控制进入所述介质层12的换热流体的流量。这是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掌握的普通技术知识可以知晓,有机废气达到其着火点才能进行燃烧,如果一味的通入低温的换热流体,可能会导致有机废气不能充分燃烧或者根本不能燃烧,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上述这种结构,可以根据燃烧室的温度来调节换热流体的流量,在使得有机废气充分燃烧的同时,燃烧室与换热流体达到最佳热交换效率。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优选的,所述介质层12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金属材料可以是但不限于铜、铁、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优选的,所述换热流体为水,且所述介质出口122与一零部件清洗装置连接。所述零部件清洗装置的结构、作用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是为了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清洗。由于零部件清洗装置在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热水,本具体实施方式将经过热交换的水直接通入所述零部件清洗装置,进行再次加热或者直接用于清洗机械零部件,减少了所述零部件清洗装置因加热水所消耗的能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为了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优选的,所述换热流体为氮气,且所述介质出口122与一氮气加热装置连接。所述氮气加热装置的结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同,都是为了将液氮或者低温氮气进行加热,从而得到温度达到预设值的氮气。本具体实施方式将经过热交换的氮气直接通入所述氮气加热装置,进行再次加热或者直接从所述氮气加热装置的出口排出,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减少了所述氮气加热装置因加热液氮或低温氮气所消耗的能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氮气加热装置在加热氮气的制程中因尾气冷凝导致的管路堵塞。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洗涤塔,通过在燃烧室的外侧设置一介质层,并在介质层中通入换热流体,通过换热流体与燃烧室的热交换,将燃烧室中的热量通过换热流体传输至外界,实现了对燃烧室热量的快速释放,避免了因燃烧室的温度过高对洗涤塔的损害。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洗涤塔,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中介质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对于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相同之处,本具体实施方式不再赘述,以下主要叙述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洗涤塔,包括一燃烧室21,所述燃烧室21外侧套设有一中空的介质层22,所述介质层22中设置有一介质入口221和一介质出口222;换热流体从所述介质入口221进入,在所述介质层22中与所述燃烧室21进行热交换,吸收所述燃烧室21的热量后从所述介质出口222排出。如图3所示,所述洗涤塔还包括水洗室24;所述燃烧室21上端设置有废气入口23,下端与水洗室24连通。为了简化工艺流程,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介质层22包括内壁223和外壁224;所述燃烧室21嵌套于所述内壁223围绕而成的腔体内部,所述内壁223嵌套于所述外壁224围绕而成的腔体内部,所述换热流体从所述内壁223与所述外壁224之间的空隙流过。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介质层22包围所述燃烧室21的整个外表面,即所述燃烧室21整体嵌套于双层结构的介质层构成的腔体内,换热流体直接在内壁223和外壁224之间的间隙流过,换热流体与燃烧室21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而且不需要像第一具体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复杂的螺旋缠绕结构,极大的简化了洗涤塔的制造工艺流程。

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洗涤塔,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洗涤塔中介质层的结构示意图。对于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相同之处,本具体实施方式不再赘述,以下主要叙述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洗涤塔,包括一燃烧室31,所述燃烧室31外侧套设有一中空的第一介质层321和第二介质层322;所述第一介质层321中设置有第一介质入口3211;第一换热流体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3211进入,在所述第一介质层321中与所述燃烧室31进行热交换,吸收所述燃烧室31的热量后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3212排出;所述第二介质层322中设置有第二介质入口3221;第二换热流体从第二介质入口3221进入,在所述第二介质层322中与所述燃烧室31进行热交换,吸收所述燃烧室31的热量后从第二介质出口3222排出。如图3所示,所述洗涤塔还包括水洗室34;所述燃烧室31上端设置有废气入口33,下端与水洗室34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流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可以是但不限于水、液氮、氮气,所述第二换热流体也可以是但不限于水、液氮、氮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介质层321和所述第二介质层322可以同时通入换热流体,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燃烧室31的温度降下来。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为水,所述第二换热流体为氮气;所述第一换热流体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3211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321的同时,所述第二换热流体从所述第二介质入口3221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322;所述第一介质出口3212与一零部件清洗装置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出口3222与一氮气加热装置连通。采用这种方式,所述第一换热流体、所述第二换热流体同时与所述燃烧室31进行热交换,这一方面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快速的降低所述燃烧室31的温度;另一方面,吸收燃烧室热量后的第一换热流体直接进入所述零部件清洗装置,且吸收燃烧室热量后的第二换热流体直接进入所述氮气加热装置,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更好的实现了环保、节能。

优选的,所述洗涤塔还包括控制器、温度检测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介质入口3211、所述第二介质入口3221、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置于所述燃烧室31外表面,用于检测所述燃烧室31的温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值,控制是否同时开启所述第一介质入口3211和所述第二介质入口3221。具体来说,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低于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介质入口3211或第二介质入口3221开启,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321或所述第二换热流体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322;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介质入口3211和第二介质入口3221开启,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321且所述第二换热流体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322。这样一来,可以根据所述燃烧室31的温度自动实现对换热效率的调整,在保证有机废气充分燃烧的同时达到最佳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