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采集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2192发布日期:2018-09-04 22:1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采集管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血液采集管支架在医院医学分析领域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血液采集管支架一般包括两层网状结构,各网状结构包含多个圆形开孔,上下两层圆形开孔彼此对齐形成一个血液采集管放置腔,血液采集管可置于血液采集管放置腔中,以便分析化验时拿出使用。

在分析检测血液时,由于血液采集管在血液采集管放置腔内放置时间较长可能出现沉淀等现象,因此取出后需充分振荡后方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当血液采集管样本较多时,需一个个震荡后再进行分析检测,耗时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采集管支架,不仅能降低血液出现沉淀的概率,而且当血液需要震荡时,能批量对血液进行震荡,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血液采集管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包括滑动套接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底部通过弹簧与下板体内壁连接,两个上板体之间横跨设置有两层网板,所述网板上均布有多个圆孔,上下两层圆孔一一对齐,对齐的上层圆孔与下层圆孔组合形成血液采集管放置腔。

进一步,底板上设置有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上下往复移动,其中一个上板体的侧壁开设有可与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圆孔内壁设置有气囊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血液采集管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包括滑动套接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底部通过弹簧与下板体内壁连接,两个上板体之间横跨设置有两层网板,所述网板上均布有多个圆孔,上下两层圆孔一一对齐,对齐的上层圆孔与下层圆孔组合形成血液采集管放置腔。该结构的血液采集管支架,不仅能降低血液出现沉淀的概率,而且当血液需要震荡时,能批量对血液进行震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采集管支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包括滑动套接的上板体21和下板体22,所述上板体底部通过弹簧23与下板体内壁连接,两个上板体之间横跨设置有两层网板3,所述网板上均布有多个圆孔4,上下两层圆孔一一对齐,对齐的上层圆孔与下层圆孔组合形成血液采集管放置腔。该结构的支架,使用时,将血液采集管放入血液采集管放置腔内,每放置一根血液采集管,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上板体会带动网板抖动,进而引起血液采集管震动,大大降低了血液出现沉淀的概率;当血液需要震荡时,手工带动上板体相对下板体上下滑动,即可对血液进行批量震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底板上设置有曲柄滑块机构5,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上下往复移动,其中一个上板体的侧壁开设有可与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卡接的卡槽6。当血液需要批量震荡时,将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卡入卡槽内,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带动上板体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圆孔内壁设置有气囊层7。一方面,气囊层能提高对血液采集管的卡紧作用,另一方面,气囊层具有缓冲作用,在震荡过程中,对血液采集管具有保护作用,避免了血液采集管破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