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尿嘧啶精制脱色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8574发布日期:2018-09-14 21:1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尿嘧啶精制脱色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氟尿嘧啶是抗嘧啶类药物,须经过酶转化为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而具有抗肿瘤活性,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此酶的作用可能把甲酰四氢叶酸的一碳单位也转移给脱氧尿嘧啶核苷酸一磷酸合成胸腺嘧啶核苷一酸。同时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宫颈癌、膀胱癌、肝癌、皮肤癌等的治疗有效,尤对消化道癌及其他实体瘤有良好疗效,可静脉或腔内注射,口服吸收不完全。快速静脉推注后血浆中可达相当高的水平,但迅速清除,其血浆中半衰期为10~20min,在脑脊液中的峰值出现于90min,在8h内可保持相当水平。胸腔或腹腔内注射,在24h内可维持相当水平。在肝脏代谢后大部分由呼吸中排出。在缓慢静脉滴注时,其分解代谢比快速注射明显,毒性降低。静脉注射1次0.25~0.75g,1疗程总量5~10g。治疗绒毛膜上皮癌可将剂量加大到每日25~30mg/kg,每10d为1疗程。小鼠LD50口服为0.22g/kg,静脉注射为0.26g/kg;大鼠LD50口服为0.78g/kg,静脉注射为0.64g/kg。

因为氟尿嘧啶有着很好的临床治疗肿瘤的效果,目前备受各大制药公司的瞩目,而氟尿嘧啶精品的质量也是影响氟尿嘧啶原料药的关键。

目前公开的氟尿嘧啶精制活性炭的投料方法是采用低温人工直接投料,无法达到物料溶解后密闭投料。因此在氟尿嘧啶精制的过程中,活性炭吸附物料现象比较严重,杂质含量比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氟尿嘧啶成品的质量。

上述方法在氟尿嘧啶精品精制脱色的过程中,由于活性炭在低温下投料,其大部分吸附能力吸附了氟尿嘧啶精品,对氟尿嘧啶精品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固体投加装置,确保氟尿嘧啶精品在彻底溶解时加入活性炭,一方面提高了氟尿嘧啶精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氟尿嘧啶精制的收得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能够彻底溶解活性炭、提高氟尿嘧啶产率的氟尿嘧啶精制脱色反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氟尿嘧啶精制脱色反应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脱色反应釜、固体定量投加设备和冷凝器,所述脱色反应釜上端与固体定量投加设备底部相连,所述固体定量投加设备顶部与冷凝器下端相连,所述冷凝器下端通过管道回连至脱色反应釜上端,所述管道上安装有电动阀门b,所述固体定量投加设备与脱色反应釜之间安装有电动阀a,所述固体定量投加设备与冷凝器之间安装有电动阀门c,所述固体定量投加设备上安装有固体投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脱色反应釜上 端安装有压力表和温度表,所述脱色反应釜外圈套设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内通入有蒸汽,所述脱色反应釜下端安装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上端安装有排空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脱色反应釜上连接固体投加装置,利用回流的液体将活性炭顺利投入脱色釜中,确保氟尿嘧啶精品在彻底溶解时加入活性炭,一方面提高了氟尿嘧啶精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氟尿嘧啶精制的收得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所示,一种氟尿嘧啶精制脱色反应装置,包括脱色反应釜1、固体定量投加设备3和冷凝器2,脱色反应釜1上端与固体定量投加设备3底部相连,固体定量投加设备2顶部与冷凝器2下端相连,冷凝器2下端通过管道13回连至脱色反应釜1上端,管道13上安装有电动阀门b4,固体定量投加设备3与脱色反应釜1之间安装有电动阀a6,固体定量投加设备3与冷凝器2之间安装有电动阀门c5,固体定量投加设备3上安装有固体投料口10。

脱色反应釜1上端安装有压力表9和温度表8,脱色反应釜1外圈套设有加热套7,加热套7内通入有蒸汽,脱色反应釜1下端安装有出料口11。

冷凝器2上端安装有排空阀12。

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排空阀12,将氟尿嘧啶粗品和溶剂加入到脱色反应釜1内,加热蒸汽,使其通入到加热套7内,打开冷凝器2冷却介质,启动阀门b4,关闭阀门a6和阀门c5,向固体投加设备3中投加定量的活性炭,加热脱色反应釜1,使脱色反应釜1内部的氟尿嘧啶粗品通过冷凝器2回流,当脱色反应釜1内部的物料开始回流时,启动阀门a6、c5,关闭阀门b4,利用回流的液体将活性炭顺利投入脱色釜1中,回流结束后开始压料,脱色过程结束;本实用新型在脱色反应釜1上连接固体投加装置3,确保氟尿嘧啶精品在彻底溶解时加入活性炭,一方面提高了氟尿嘧啶精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氟尿嘧啶精制的收得率。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