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冷轧乳化液撇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605发布日期:2018-11-09 20:5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轧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清除乳化液杂油的改进的冷轧乳化液撇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板带生产过程中,轧辊轴承使用油气润滑方式进行润滑,轧机压下装置,机架内的弯辊、平衡系统等均为液压控制,这些液压系统和轴承的油气润滑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泄漏出的液压油和润滑油随乳化液流入收集槽中,回到乳化液系统并参与循环。这些进入乳化液系统的杂油无皂化值或皂化值极低,不能被乳化,且大部分含有破乳剂,与乳化液混合后,破坏了乳化液的稳定性,使乳化液的润滑性能大幅下降,而且这些油不考虑退火清净性,附着在带钢表面后,大大增加了带钢退火后的残碳及表面灰分,最终影响板面清洁度。因此,现在普遍采用撇油器来控制杂油含量。一般采用上下双辊筒式的带式撇油器,上辊筒为主动,皮带和下辊筒为从动,靠亲油皮带将油箱内乳化液表面的浮油撇出,再由上辊内外两侧的刮板将废油刮至收集槽,最后由螺旋输送器将废油输送走,但在使用时撇油器还存在一些问题。(1)皮带跑偏后需要通过调整布置在主动轮两侧的螺栓来改变下辊水平度达到纠偏的效果,由于上下辊之间相差3m,框架较长,调整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佳。(2)运转过程中撇油带与辊筒之间会形成油膜,导致摩擦系数变小,皮带在辊筒上打滑、跑偏现象严重。跑偏时皮带与设备框架发生干涉,边部容易磨出毛边,皮带单侧出现拉长现象,严重时撇油带脱出辊筒甚至断裂后整体落入乳化液箱中,很难捞取,污染了乳化液。因此,有必要对撇油器结构进行改进,提升其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良好的撇油器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控制住乳化液中的杂油含量,保证带钢表面质量合格的改进的冷轧乳化液撇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改进的冷轧乳化液撇油装置,包括由传动电机带动旋转的上传动辊筒及套于传动辊筒的撇油带,所述撇油带为竖直状态,上端套于传动辊筒,下端套于下配重辊道,由下配重辊道的重力将撇油带张紧;所述传动辊筒两侧有防跑偏挡边,防跑偏挡边分布在撇油带两侧,防止撇油带跑偏。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位于传动辊筒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摩擦导轮,所述摩擦导轮压在撇油带的表面,将撇油带压紧贴在传动辊筒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配重辊道与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其中下配重辊道与固定轴整体为配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配重辊道为上、下两层双辊道结构,上、下两层的固定轴相连接,上、下层辊道之间的间距为撇油带穿过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这种结构的带式撇油器,撇油皮带靠下端配重自由悬浮在乳化液中,皮带张力均匀,皮带几乎无跑偏现象,无需设计跑偏调整装置,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易损件撇油皮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两倍以上,乳化液中的杂油可以得到快速清理,有效保证乳化液的润滑性能,严格控制杂油含量在5%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F向视图。

图3是配重辊道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传动辊筒,2-摩擦导轮,3-撇油带,4-下配重辊道,5-传动电机,6-刮板,7-废油收集输送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如图1、2所示,撇油带3为竖直状态,上端套于传动辊筒1,下端套于下配重辊道4,由下配重辊道4的重力将撇油带3张紧;所述传动辊筒1两侧有防跑偏挡边,防跑偏挡边布置在撇油带3两侧,防止撇油带3跑偏;在位于传动辊筒1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摩擦导轮2,所述摩擦导轮2压在撇油带3的表面,将撇油带3压紧贴在传动辊筒1的表面。

如图3所示,下配重辊道4为上、下两层双辊道结构,每层辊道均与各自的固定轴连接,上、下两层的固定轴相连接,上、下层辊道之间的间距为撇油带3穿过的区域。

本发明工作原理为:传动电机5驱动传动辊筒1旋转,带动撇油带3旋转,所述的刮油板6与撇油带3相贴,当撇油带3经过刮板6后,其上吸附的油脂被刮板6刮下并排入废油收集输送槽7中。所述的传动辊筒1上中间部位安装有摩擦导轮2增加撇油带3和传功辊筒1之间的摩擦,防止撇油带3打滑跑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