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筛板及包括其的脱水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4808发布日期:2018-10-16 20:5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脱水筛板及包括其的脱水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脱水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水筛板及包括其的脱水振动筛。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矿山企业都开始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对尾矿的处理。尾矿干排是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的一项新的尾矿处置新工艺,是指经选矿流程输出的尾矿浆经多级浓缩后,再经脱水振动筛等高效脱水设备处理,形成含水小、易沉淀固化和利用场地堆存的矿渣,矿渣可以转运至固定地点进行干式堆存。

脱水筛板是脱水振动筛的主要组成部分,脱水筛板的性能影响着脱水振动筛的处理效果。脱水筛板通常由多个平直的板块依次排列并拼接而成,每个板块包括筛网和用于固定筛网的边框。筛网的使用面积越大,脱水效果相对越高。但是,当需要处理的尾矿量越来越大,对处理效果和处理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脱水振动筛的筛网使用面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更换为使用面积更大的脱水振动筛或增加脱水振动筛的数量,对资金预算、占地面积、多台设备之间的配合、操作人员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脱水筛板及包括其的脱水振动筛,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脱水筛板及包括其的脱水振动筛,对脱水筛板及其分布实行改造,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实际脱水面积,有效提高尾矿干排的处理能力,为企业节约成本且提高效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脱水筛板,包括:

筛板组件,所述筛板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筛板本体,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筛板本体呈夹角设置;

多根支撑梁,多个所述支撑梁沿所述筛板组件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支撑梁包括梁体和设置在所述梁体上的至少一个轨座,所述梁体通过所述轨座与所述筛板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筛板本体包括筛网和固定在所述筛网边沿上的边框,所述边框相对两端且靠近所述轨座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用于与相邻的所述轨座配合使用。

优选地,多个所述轨座沿所述梁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轨座与所述梁体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轨座包括第一轨座和第二轨座,所述第一轨座用于支撑位于两端的所述筛板本体,所述第一轨座上设置有安装端和用于支撑所述筛板本体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轨座用于支撑位于两端之间的所述筛板本体,所述第二轨座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分别用于支撑相邻的两个所述筛板本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均设置有限位卡,所述筛板本体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配合使用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筛板组件包括依次重复分布的第一筛板本体、第二筛板本体和第三筛板本体,所述第一筛板本体与所述第二筛板本体之间呈钝角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筛板本体与所述第三筛板本体之间呈锐角夹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板本体和所述第二筛板本体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与所述第一筛板本体和相邻的所述第三筛板本体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相同,且所述夹角角度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筛板本体与所述第三筛板本体扣合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筛板本体和所述第三筛板本体之间设置有第四筛板本体,所述第二筛板本体和所述第三筛板本体共同支撑所述第四筛板本体,且所述第四筛板本体与所述第一筛板本体平行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水振动筛,所述脱水振动筛包括上述的脱水筛板。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脱水筛板及包括其的脱水振动筛,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当脱水振动筛需要处理的物料量增加时,增加筛板本体数量,改组筛板本体分布,将平直分布改造成起伏变化分布,改造后的筛板组件的筛网使用面积增大,进而增大了脱水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可以大幅度降低为扩大产能而投入的资金数额;可以解决因空间不足而无法实现扩产问题,有效提高尾矿干排的处理能力,为企业节约成本且提高效益。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脱水筛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脱水筛板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第一筛板本体;2:第二筛板本体;3:第三筛板本体;

4:第二轨座;5:梁体;6:第一轨座;7:限位卡;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脱水筛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脱水筛板包括:筛板组件和多根支撑梁。

筛板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筛板本体(如第一筛板本体1、第二筛板本体2、第三筛板本体3),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筛板本体(如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呈夹角设置;

多根支撑梁沿筛板组件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支撑梁包括梁体5和设置在梁体5上的至少一个轨座(如第一轨座6、第二轨座4),梁体5通过轨座与筛板本体连接。

脱水筛板设置在脱水振动筛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梁之间,多个梁体5沿着承重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梁体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重梁连接;在梁体上安装轨座,筛板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相邻的梁体5上的轨座进行支撑;当筛网的使用面积不足时,将相邻的两个筛板本体的相向端相互连接形成v型结构并向一侧凸出,两个筛板本体的相背端分别与相邻的梁体5的轨座连接;此时,相邻的两个梁体5之间的筛板本体数量由一块提升为两块,从而增加筛板组件的使用面积。采用上述脱水筛板,对其分布实行改造,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实际脱水面积,有效提高尾矿干排的处理能力,为企业节约成本且提高效益。

优选地,筛板本体包括筛网和固定在筛网边沿上的边框,边框相对两端且靠近轨座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用于与相邻的轨座配合使用。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相邻的轨座连接,可提高筛板本体与轨座的提高连接强度,增强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呈阶梯状卡槽。

为提高筛板本体与支撑梁的连接强度,优选地,多个轨座沿梁体5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轨座与梁体5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在梁体5上设置多个轨座,使得筛板本体与梁体5多点连接,增强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梁体5上设置有两个轨座,分别靠近梁体5的两端设置。

优选地,轨座包括第一轨座6和第二轨座4,第一轨座6用于支撑位于两端的筛板本体(如位于两端的第一筛板本体1),第一轨座6上设置有安装端和用于支撑筛板本体的第一支撑部;第二轨座4用于支撑位于两端之间的筛板本体(位于两端的第一筛板本体1之间的筛板本体),第二轨座4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分别用于支撑相邻的两个筛板本体。第一轨座6通过安装端与脱水振动筛连接,通过第一支撑部支撑于位于端部的筛板本体;将多个第二轨座4依次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一轨座6之间,第二轨座4通过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支撑相邻的两个筛板本体的相向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座6的横截面呈l状,竖直段的外侧面用于与脱水振动筛连接,水平段的外侧面用于与梁体5连接,水平段的内侧面用于支撑筛板本体。第二轨座4采用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底面用于与梁体5连接,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在块状结构的顶面呈镜像对称分布。

图2为图1所示的脱水筛板的局部示意图。如图2所示,轨座上设置有限位卡7和卡槽。

当脱水振动筛启动时,为避免筛板本体在轨座上来回窜动,优选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均设置有限位卡7,筛板本体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卡7配合使用的卡槽(未标识)。当筛板本体安装在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或第三支撑部上时,通过限位卡7与筛板本体上的卡槽配合,对筛板本体进行限位。

为方便布设筛板本体,进一步提高筛网使用面积,优选地,筛板组件包括依次重复分布的第一筛板本体1、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第一筛板本体1与第二筛板本体2之间呈钝角夹角设置,第二筛板本体2与第三筛板本体3之间呈锐角夹角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八根支撑梁沿承重梁延伸方向依次等间隔分布,其中两端的支撑梁设置有第一轨座6,剩余六根支撑梁的梁体5上设置有第二轨座4。在左侧的第一轨座6上设置有左限位卡,在右侧的第一轨座6上设置有右限位卡,每个第二轨座4上均设置有左限位卡和右限位卡。

其中,位于两侧的支撑梁可省略梁体5,直接通过第一轨座6与脱水振动筛连接。两侧的第一轨座6的安装端与脱水振动筛连接,第一支撑部均用于支撑第一筛板本体1;两端的第一筛板本体1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形成的扣合连接的夹角结构,且通过两个第一筛板本体1进行分隔;其中,每个第一筛板本体1均呈水平设置。

位于左侧的第一筛板本体1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卡接在左侧的第一轨座6和位于第二根支撑梁上的第二轨座4上,位于第一筛板本体1上的卡口分别与第一轨座6上的左限位卡和位于第二根支撑梁上的第二轨座4上的右限位卡卡合连接。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呈镜像对称分布,其中,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两者的两端均为倾斜设置的直角端,其中第二筛板本体2左侧的直角端的竖直面与其左侧的第一筛板本体1的右端抵接,左侧的直角端的水平面与位于第二根支撑梁上的第二轨座4抵接,且位于第二筛板本体2左端的卡口与位于第二根支撑梁上的第二轨座4上的左限位卡卡合连接;第二筛板本体2的右侧的直角端与第三筛板本体3的左侧的直角端相互贴合抵接,且通过卡扣8卡入卡口进行卡合连接;第三筛板本体3右侧的直角端的竖直面与位于第三根支撑梁的第一筛板本体1的左端抵接,右侧的直角端的水平面与位于第三根支撑梁上的第二轨座抵接,且位于第三筛板本体3右端的卡口与位于第三根支撑梁上的第二轨座4上的右限位卡卡合连接;其余的筛板本体以此类推,不在赘述。八根支撑梁支撑筛板本体数量由7个提升至10个,大大增加了筛板组件的筛除面积。

优选地,第一筛板本体1和第二筛板本体2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与第一筛板本体1和相邻的第三筛板本体3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相同,且夹角角度为钝角。通过设置筛板本体之间的角度,进一步提高筛板组件的稳定性。通常,第一筛板本体1和第二筛板本体2之间夹角以及第一筛板本体1和相邻的第三筛板本体3之间夹角均为120°;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之间的夹角为60°。

为提高筛板组件的强度,优选地,第二筛板本体2与第三筛板本体3扣合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第二筛板本体2与第三筛板本体3设置为一体结构,可增加筛板组件的稳定性,避免在振动过程中,二者分离,影响筛分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之间卡合连接,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连接本体3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卡扣8和卡口,卡扣8卡入卡口内形成卡合连接。

为进一步增加筛除面积,另外,优选地,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之间设置有第四筛板本体(未示出),第二筛板本体2和第三筛板本体3共同支撑第四筛板本体,且第四筛板本体与第一筛板本体1平行设置。

下面进一步介绍脱水筛板的使用过程。

当筛网的使用面积不足时,停止运行脱水振动筛,将相邻的两个筛板本体的相向端相互连接形成v型结构并向一侧凸出,两个筛板本体的相背端分别与相邻的梁体的轨座连接,v型结构的两侧均设置平直的筛板本体与相邻的轨座连接,此时,相邻梁体之间的筛板本体数量由一块提升为两块或者多块,从而增加筛板组件的使用面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水振动筛,脱水振动筛包括上述的脱水筛板。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脱水筛板及包括其的脱水振动筛,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当脱水振动筛需要处理的物料量增加时,增加筛板本体数量,改组筛板本体分布,将平直分布改造成起伏变化分布,改造后的筛板组件的筛网使用面积增大,进而增大了脱水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可以大幅度降低为扩大产能而投入的资金数额;可以解决因空间不足而无法实现扩产问题,有效提高尾矿干排的处理能力,为企业节约成本且提高效益。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