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运行式燃料棒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3211发布日期:2018-12-19 05:2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减压运行式燃料棒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本申请涉及高压水制备领域尤指与超临界水的制备有关的技术,在专利分类号中属boij/700,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201810800530.2的说明书中申请人专门就水反应容器直接利用自身内部压力实现运作提供过一种顶盖式的变压回流装置、该装置旨在使容器内带有超强压力的气相水以闭路循环方式从容器外部再次经过容器顶部的“喷射端口”回流到容器内、并利用这一过程中容器内侧和外侧形成的压力差作为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当这种工作压力差足够大时也可以用来充当容器外部向容器内连续投放燃料棒时所需要的动能,不过、由于该装置受到容器顶盖表面积的限定因此其所能发挥的效用是有限的,这个问题通过对照原说明书附图中的图8就很容易看出、即在一个单独容器的前提下无论容器有多大、其顶盖内侧的两个压力输出端口都不会超过容器顶盖总面积的二分之一、这样一来其所能发货的增压作用等于就被容器顶盖的总面积给压缩了、此外它的那个逆向减压匣也不能更大程度上给容器内部带来足够用于投放燃料棒的压力差,这也就是说上述装置只够用来解决等离子弧向容器内部进行喷射的问题、而到目前为止如何实现放电式放燃料棒的连续投放始终都还是个技术上的空白,申请人认为只要能将上述装置代表的结构效用实现最大化就可以用来解决放电燃料棒的连续投放和应用问题,当然这其中还

涉及到一些与投放有关的其它问题、本申请就是围绕着这些具体问题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减压运行式燃料棒应用装置、由一个配有顶盖式投放装置的水反应容器a和分别位于其两侧的一组压力传导容器b经与“y”型回流导管实现连接整合构成,该装置是利用其自身内部的压力和自身结构造成的双环状定向回流方式通过从所述水反应容器a的顶盖外侧向其内部加压并同时从其内部进行减压过程产生的虹吸作用作为燃料棒投放过程所需要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给出的一种非限定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申请所述顶盖配有投放机构的水反应容器a其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所述减压运行式燃料棒应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顶盖配有投放机构的水反应容器a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配有底座及碟状放电端的内敛式底盖a3c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3中所示顶盖式减压投放器a1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所示顶盖式减压投放器a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由电磁阀操控的顶推式投放套管a1a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6中所示与外部绝缘的放电套管a1d的结构分解面示意图。图9是图2中右侧所示顶部为圆锥状的喷射容器b其剖面示意图。图10和图11是本申请所述投放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所述的减压运行式燃料棒应用装置是由顶部配有投放机构的水反应容器a和分别位于其两侧的一组压力传导容器b及一个“y”型回流导管c经整合连接构成,通过与图1和图9对照可以看出:1,在所述顶部配有投放机构的水反应容器a两侧对称分布着上下两层共四个与所述压力传导容器b实现整合连接的管状端口,即分别位于其底部的两个带有截止阀的输入和输出端管a2a和分别位于其上方的两个压力传输导管a2b,这四个端管都是通过直接套插在所述压力传导容器b的对应端口内与之实现固定连接的、也就是说在所述压力传导容器b上备有的对应端口b2a和b2b其内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顶部配有投放机构的容器a上输入和输出端管a2a和压力传输导管a2b的外径。2,所述压力传导容器b的顶盖b1a为圆锥形、这将有助于在压力传导过程最大程度的实现增压效果。3,在压力传导容器b与顶部配有投放机构的水反应容器a实现整合连接的一侧分别备有两个与之相对应的包握端口b2a和b2b、在所述包握端口b2b的内侧备有单向阀b2b1,实际上正是借助于单向阀b2b1的作用才得以最终形成有效的减压投放效果,当关闭顶部配有投放机构的容器a其底部端管a2a上的截止阀后、由于单向阀b2b1限定了压力传导的方向因此就等于使顶部配有投放机构的水反应容器a其内部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其进行减压才能形成所谓的虹吸效用并用来作为投放所需要的工作压力,换言之如果容器之间是相互贯通的则无论是对其进行加压或减压都不会产生与燃料棒投放有关的虹吸效应或真正有用的压力,借助虹吸作用解决燃料棒的投放问题就是本申请所要贯彻的技术宗旨,至于如何实现这个技术宗旨则在随后的附图中进一步详述;

如图3所示、所述顶部配有投放机构的水反应容器a是由顶盖式减压投放器a1、备有双层连接端口的耐高压容器a2和配有底座及碟状放电端的内敛式底盖a3c通过连接螺栓a4实现整合连接构成,所述配有底座及碟状放电端的内敛式底盖a3c如图4所示是由内敛式底盖a3a、带有碟端的放电式单向阀a3b和备有导线进出敞口的底座a3c构成(所述带有碟端的放电式单向阀a3b即申请号201810626432.1中所述″配有碟状端的单向阀b3″)。

如图6所示所述的顶盖式减压投放器a1是由电磁阀操控的顶推式投放机构a1a、耐高压容器顶盖a1b、减压导管a1c、与外部绝缘的放电套管a1d及隔离底盘a1e构成,在所述耐高压容器顶盖a1b上备有可供管线进行定位连接的洞孔a1b1、在所述减压导管a1c的顶部备有压力传感器a1c1及人工智能操控的电磁阀a1c2;

所述由电磁阀操控的顶推式投放机构a1a如图7所示、是由电磁阀操控的球柱型管阀a1a1、配有燃料匣的顶推套管a1a2及齿轮和齿条往复联动机构a1a3构成,

所述的齿轮和齿条的往复联动机构a1a3分别由齿条a1a3a、备有轮轴的槽式夹持架a1a3b、不完全齿轮a1a3c、水平垫板a1a3d、定滑轮a1a3e、此外还包括一个与齿轮实现轴向连接的低转速微型电机a1a3f和一个与齿条尾线实现连接的柱塞式弹簧a1a3g(这两样都没在图中画出)按序组合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齿条a1a3a始终受到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力的支配、一个是低转速微型电机作用于不完全齿轮后对齿条前端形成的推动力、另一个是来自于齿条后端尾线形成的后拉力——正是这两个了力所产生的交互轮替作用使齿条以半自动方式不断重复着往复性运作;有关这个机构各部分的互动原理及相互间更具体的结构关系只有结合相应的剖面示意图才更容易说清楚、图10和图11就是通过剖面示意图对这些问题给出的进一步描述,

如图10所示、当齿条a1a3a在不完全齿轮a1a3c的作用下朝其前端运行时、先是将顶推套管a1a2中投放下来的燃料棒或颗粒状燃料送入到呈横走向的球阀空腔内、与此同时所述不完全齿轮a1a3c正好也转到了它的秃齿部位、于是在柱塞弹簧a1a3g的牵引作用下所述齿条a1a3a又重新回到了它的起点位置、此后在电磁阀的操控下球柱型管阀a1a1经过90度转动使其球阀空腔转换为纵走向并将其内的燃料棒置于“y”型回流导管c的喷射压力下、在这个过程中球阀不仅承担着转向投放的职能同时也承担着打开和关闭″喷射压力″的职能、并将喷射压力不断作用于燃料棒的尾部,如前所述、由于还同时受到容器a其内部压力的作用因此单纯是从外部加大喷射压力并不能带来燃料棒持续下行所需要的动能,尤其是如果容器之间是相互贯通的则无论是对其从外部加压或从内部进行减压都不会产生与燃料棒投放有关的真正有用的工作压力,只有当所述水反应容器a的内部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时、即通过关闭其底部端管的截止阀a2a并在所述压力传导容器b中的单向阀b2b的协同作用下才有可能通过对所述水反应容器a实施内部减压产生有效的有、助于燃料棒稳定下行的虹吸效果,而且无论内部压力有多大都能产生同样的作用和效果、这对放电燃料棒接下来所要进行的间歇性放电作业尤为重要、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是在人工智能的操控下才更为可行。

有关与外部绝缘的放电套管a1d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是由金属管a1d1及包覆在上下两端的两个陶瓷套管a1d2和一个抱握式导电端子a1d3构成,所述抱握式导电端子a1d3与一条导线连接、该导线的另一端通过顶盖上的定位连接洞孔a1b1固定在顶盖的外侧并最终与电焊机上的导线连接;所述关与外部绝缘的放电套管a1d其顶端套插固定在a1b的内部、底端则可以一直延伸到容器内部的水位线以下;

申请人认为:按照本申请提出的以上技术方案不仅使放电燃料棒的连续投放和作业成为可能而且也为等离子弧与水反应技术进一步结合奠定了更牢靠的基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