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纸助力自动送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3336发布日期:2019-01-18 23:0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进纸助力自动送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碎纸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进纸助力自动送纸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碎纸机主要是用于将带有个人、公司、机构等隐私的文件及相关资料进行粉碎的机器,而且普通碎纸的使用以及极为普遍。但随着个性化和高品质消费体验刚的增强,自动进纸的机器也就油然而生。大部分的自动送纸部分通常都是借用了打印机、折纸机的部分结构原理,在成本控制的影响下,其自动送纸的稳定性一直是自动进纸碎纸机的痛点,并且碎纸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送纸不顺畅,究其原因发现是内部的主搓纸轮磨损变光滑所致,当主搓纸轮磨损后与分纸头之间的间隙变大,对纸张的摩擦变小,不容易作用于纸张,这对办公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协调联动、运行平稳且能克服进纸机构磨损所造成的进纸失效的一种自动进纸助力自动送纸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进纸助力自动送纸机构,包括拖纸板和上下间隙设于拖纸板末端的主搓纸轮和分纸头,主搓纸轮设于转动的搓纸轴上,搓纸轴套设有两个分设于主搓纸轮两侧的副搓纸轮;搓纸轴同步设有副搓纸轮,副搓纸轮共有两个,且分设于主搓纸轮的两侧;拖纸板的上方设有弹性压设于拖纸板并与主搓纸轮同步转动的滚轮组。

上述的滚轮组包括轴承座、转动设于轴承座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以及连接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同步带,第二转轮设有固定套置于搓纸轴的第二套孔,第一转轮将同步带顶在拖纸板的表面。

上述的轴承座设有用于套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轴承孔。

上述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结构相同,分别包括设于同步带内圈的齿牙部,以及转动设于轴承孔内的转轴部。

上述的滚轮组共有两个,分别镜像设于主搓纸轮的两侧,滚轮组在与主搓纸轮相反的一侧设有卡置于搓纸轴的第二卡簧;第二卡簧同时限位设于第二转轮和轴承座的端部。

上述的第一转轮设有第一套孔,两个滚轮组之间设有套置于第一套孔的联动轴,两个滚轮组之间设有套置于联动轴的轴套,联动轴伸出于滚轮组的端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卡置有第一卡簧。

上述的联动轴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第一套孔的内壁的横截面为与联动轴相匹配的多边形;搓纸轴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第二套孔内壁的横截面为与搓纸轴相匹配的多边形。

上述的轴套的内壁的横截面为与联动轴相匹配的多边形。

上述的第一转轮的齿牙部位于轴承座和轴套之间;第二转轮的齿牙部位于轴承座和主搓纸轮之间。

上述的同步带的内圈设有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齿牙部相匹配的防滑齿牙,所述的同步带限位设于所述的主搓纸轮与所述的轴承座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自动进纸助力自动送纸机构,包括拖纸板和上下间隙设于拖纸板末端的主搓纸轮和分纸头,主搓纸轮设于转动的搓纸轴上,搓纸轴套设有两个分设于主搓纸轮两侧的副搓纸轮;搓纸轴同步设有副搓纸轮,副搓纸轮共有两个,且分设于主搓纸轮的两侧;拖纸板的上方设有弹性压设于拖纸板并与主搓纸轮同步转动的滚轮组。工作时,废纸从拖纸板滑到主搓纸轮与分纸头之间,主搓纸轮会将废纸送往绞刀工作区域,副搓纸轮能帮助主搓纸轮抚平废纸,主搓纸轮和副搓纸轮磨损变光滑后,会削弱了进纸能力,但滚轮组能持续弥补这一缺陷。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协调联动、运行平稳且能克服进纸机构磨损所造成的进纸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碎纸机设备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滚轮组与主搓纸轮的组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拖纸板1、搓纸轴2、主搓纸轮3、副搓纸轮4、滚轮组5、联动轴51、环形槽511、、轴套52、第二转轮53、齿牙部531、转轴部532、第一套孔533、第二套孔534、同步带54、轴承座55、轴承孔551、第一卡簧561、第二卡簧562、第一转轮57、分纸头6。

图1至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进纸助力自动送纸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拖纸板1和上下间隙设于拖纸板1末端的主搓纸轮3和分纸头6,主搓纸轮3设于转动的搓纸轴2上,搓纸轴2套设有两个分设于主搓纸轮3两侧的副搓纸轮4;搓纸轴2同步设有副搓纸轮4,副搓纸轮4共有两个,且分设于主搓纸轮3的两侧;拖纸板1的上方设有弹性压设于拖纸板1并与主搓纸轮3同步转动的滚轮组5。工作时,废纸从拖纸板滑到主搓纸轮3与分纸头之间,主搓纸轮3会将废纸送往绞刀工作区域,副搓纸轮4能帮助主搓纸3轮抚平废纸,主搓纸轮3和副搓纸轮4磨损变光滑后,会削弱了进纸能力,但滚轮组5能持续弥补这一缺陷,因为滚轮组5是弹性压设在拖纸板1上,因此无论滚轮组5如何磨损都能确保对废纸的有效接触。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协调联动、运行平稳且能克服进纸机构磨损所造成的进纸失效。

如图2、4和图5所示,上述的滚轮组5包括轴承座55、转动设于轴承座55的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以及连接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的同步带54,第二转轮53设有固定套置于搓纸轴2的第二套孔534,第一转轮57将同步带54顶在拖纸板1的表面。搓纸轴2转动时同步带动第二转轮53转动,同步带54也随之转动,整个滚轮组5压向拖纸板1,同时拖纸板1会以相反的力推开滚轮组5,因此同步带54是弹性压设在拖纸板1上的,因此无论同步带54如何磨损都能确保同步带54对废纸的有效接触和压力,并且能在废纸通过量过大时被废纸弹开。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轴承座55设有用于套置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的轴承孔551。轴承座55只需要提供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转动的基座,而轴承孔551是最佳的选择,这样的结构能保证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的灵活转动,以及保证整个滚轮组5以恰当的力度压设在拖纸板1上。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结构相同,分别包括设于同步带54内圈的齿牙部531,以及转动设于轴承孔551内的转轴部532。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滚轮组5共有两个,分别镜像设于主搓纸轮3的两侧,滚轮组5在与主搓纸轮3相反的一侧设有卡置于搓纸轴2的第二卡簧56;第二卡簧56同时限位设于第二转轮53和轴承座55的端部。第二卡簧56能防止第二转轮53与轴承座55的分离,更能防止滚轮组5与主搓纸轮3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第一转轮57设有第一套孔533,两个滚轮组5之间设有套置于第一套孔533的联动轴51,联动轴51能使两个滚轮组5之间保持同步运动,两个滚轮组5之间设有套置于联动轴51的轴套52,轴套52能防止两个第一转轮57靠近,联动轴51伸出于滚轮组5的端部设有环形槽511,环形槽511卡置有第一卡簧561。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联动轴5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第一套孔533的内壁的横截面为与联动轴51相匹配的多边形,从而确保第一转轮57与联动轴51的轴向固定;搓纸轴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第二套孔534内壁的横截面为与搓纸轴2相匹配的多边形,从而保证第二转轮53能与搓纸轴2之间保持联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轴套52的内壁的横截面为与联动轴51相匹配的多边形,从而防止轴套52在联动轴51上的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第一转轮57的齿牙部531位于轴承座55和轴套52之间;第二转轮53的齿牙部531位于轴承座55和主搓纸轮3之间,这样能防止维修人员从滚轮组5的外侧触碰到运转的同步带54的边缘,防止对人员造成割伤。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同步带54的内圈设有与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的齿牙部531相匹配的防滑齿牙,继而防止同步带54在第一转轮57和第二转轮53上打滑,所述的同步带54限位设于所述的主搓纸轮3与所述的轴承座55之间,避免了同步带54在运转的过程中脱落。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