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2311发布日期:2019-02-26 19:4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彩涂板即彩色涂层钢板,是以冷轧钢板或镀锌钢板为基板,经表面预处理(脱脂、清洗、化学转化处理等)后,以辊涂方式涂覆涂料,然后经烘烤和冷却而制成的产品。作为一种色彩鲜艳、加工成型方便、成本低廉的新型材料,彩涂板广泛用于建筑、造船、家电、装饰装潢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彩涂板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基板材料的强度,而其它更多的性能(如耐刮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则取决于彩涂板的镀层和表面涂层,因此,通过对彩涂板的镀层和表面涂层进行改进,以期望得到特定性能的产品。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002495a公开了一种抗沾污性环保彩涂板,为解决有机涂层与金属粘着性较差的问题,将聚偏氟乙烯涂层设置成两层——高氟面涂层和低氟底涂层,并分别在高氟面涂层中添加1,4-丁二醇、二氧化硅、氧化铝,在低氟底涂层中添加4-羟丁基乙烯基醚、聚乙烯醇,提高了聚偏氟乙烯涂层的附着力,保证了彩涂板的抗沾污性和耐候性。但是,该抗沾污性环保彩涂板的有机涂层基料为聚偏氟乙烯,其表面强度较低,抗刮性能也较差,缩短了彩涂板的使用寿命,耐候性差;另外,该彩涂板显示的颜色不能随人的视角变化,无色彩缤纷的视觉体验,观瞻效果单一。

因此,开发一种高耐候性且色彩随视角连续变化的彩涂板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耐候性且色彩能够随视角连续变化的变色龙彩涂板以及彩涂板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涂层、底涂层、第一钝化层、基板、第二钝化层和背涂层;

其中,所述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5~85份,随角异色粉2~8份,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3~17份,聚1,4-丁二醇2~3份,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0.3~0.5份,mo5si3b0.05~0.09份,纳米银颗粒0.1~0.3份,气相二氧化硅0.1~0.3份;

所述底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85~90份,颜料2~8份,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6~20份,反丁烯二酸6~10份,聚乙烯醇4~6份;

所述第一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铝改性的酚醛树脂。

优选地,上述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所述第二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锌改性的聚酰胺树脂;

所述背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34份,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30~34份,超支化聚碳硅烷苯并环丁烯树脂22~26份。

优选地,上述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所述随角异色粉选自氧化铝、氟化镁、氧化铬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随角异色粉为球形颗粒,所述随角异色粉粒径为10~30μm。

优选地,上述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所述颜料包括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所述无机颜料和所述有机颜料的质量比为1:(2~4)。

优选地,上述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所述纳米氧化铝改性的酚醛树脂中,氧化铝含量为3~7wt%;

所述纳米氧化锌改性的聚酰胺树脂中,氧化锌含量为1~5wt%。

优选地,上述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中还掺杂有轻稀土元素;

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中,所述轻稀土元素的掺杂量为0.2~0.6wt%;

所述第二钝化层中,所述轻稀土元素的掺杂量为0.1~0.6wt%。

优选地,上述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所述第一钝化层与所述基板之间还设置有反射层和胶黏剂层,所述反射层靠近第一钝化层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板进行双面脱脂处理;

(2)在基板的一个脱脂表面依次辊涂第一钝化层、底涂层和面涂层,每辊涂一层先经一次烘烤和降温后再进行辊涂下一层;

(3)在基板的另一脱脂表面依次辊涂第二钝化层和背涂层,每辊涂一层先经一次烘烤和降温后再进行辊涂下一层。

优选地,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钝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纳米氧化铝表面,得到改性的纳米氧化铝;

(2)将酚醛树脂、轻稀土元素、步骤(1)制备的改性的纳米氧化铝熔融共混,得到所述第一钝化层的原料;

(3)将第一钝化层原料辊涂在所述基板的一个脱脂表面上,烘烤,降温,得到第一钝化层。

优选地,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二钝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酰胺树脂、纳米氧化锌、轻稀土元素熔融共混,得到所述第二钝化层的原料;

(2)将所述第二钝化层的原料辊涂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个脱脂表面上,烘烤,降温,得到所述第二钝化层。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涂层、底涂层、第一钝化层、基板、第二钝化层和背涂层;

其中,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5~85份,随角异色粉2~8份,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3~17份,聚1,4-丁二醇2~3份,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0.3~0.5份,mo5si3b0.05~0.09份,纳米银颗粒0.1~0.3份,气相二氧化硅0.1~0.3份;底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85~90份,颜料2~8份,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6~20份,反丁烯二酸6~10份,聚乙烯醇4~6份;第一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铝改性的酚醛树脂。

此高耐候性彩涂板的面涂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酸、碱、盐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而且透明度高。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能够进一步提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表面强度,使其具有更高的韧性和耐磨抗刮性能;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还用于协同聚1,4-丁二醇,改善面涂层的疏水性能,提高彩涂板的抗沾污性;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与mo5si3b配合,减少紫外线的吸收,防止氧化,减少老化速度;纳米银颗粒在气相二氧化硅作用下,在面涂层中分散均匀,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此高耐候性彩涂板的底涂层,经丙炔改性的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增加了底涂层与面涂层、第一钝化层的结合强度;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反丁烯二酸配合,增加底涂层耐热稳定性,减少面涂层和第一钝化层之间的热传导。

同时,在底涂层中设置颜料,且颜料在聚乙二醇作用在底涂层中分散均匀;在面涂层中设置随角异色粉,对颜料光线进行折射,使彩涂板呈现多种色彩,且在不同视角所显示色彩不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彩涂板耐候性好,且具有随角异色的功能。

2.本发明提供的高耐候性彩涂板,随角异色粉为球形颗粒,且随角异色粉粒径为10~30μm,球形的随角异色粉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是均匀变化的,使得由底涂层的出射光线色彩随视角变化呈现渐变式变化,且色彩分明,不会出现生硬的跳跃式变化或者混色,观瞻效果极佳。

3.本发明提供的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面涂层和底涂层之间粘结强度大,无需另设胶黏结构,节省了材料,简化了彩涂板结构;也避免了另设胶黏结构对光线在界面传输的影响,以及最终影响出射光的变色效果。

4.本发明提供的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在第一钝化层与基板之间设置有反射层和胶黏剂层,且反射层靠近第一钝化层设置,反射层将颜料光线尽可能反射,提高光线由面涂层表面的出光率,减少光线在第一钝化层、底涂层和面涂层内的损耗。

5.本发明提供的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的制备方法,对基板进行脱脂处理,以清除基板表面残存的油污,增强变色龙漆膜与基板的附着力;而且,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要点,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此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涂层、底涂层、第一钝化层、反射层、胶黏剂层、基板、第二钝化层和背涂层。

其中,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0份,随角异色粉5份,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5份,聚1,4-丁二醇2.5份,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0.4份,mo5si3b0.07份,纳米银颗粒0.2份,气相二氧化硅0.2份。

上述随角异色粉为氧化铝球形颗粒,粒径为20μm;

上述纳米银颗粒粒径为25μm;

面涂层的厚度为30μm。

底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87.5份,颜料5份,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8份,反丁烯二酸8份,聚乙烯醇5份。

上述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中,丙炔的含量为8wt%;

上述颜料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按照质量比1:3的混合,无机颜料为氧化铁红、炭黑、氧化铬绿,有机颜料为永固橙、金光红、联苯胺黄。有机颜料色彩鲜明,着色力强,但耐光、耐热、耐溶剂和耐迁移性往往不如无机颜料;无机颜料耐光、耐热、耐溶剂性好、遮盖力强,但色谱不十分齐全,着色力低,颜色鲜艳度差。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配合使用,可得到耐候性好且色彩鲜艳的颜料。

底涂层的厚度为30μm。

第一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铝改性的酚醛树脂和轻稀土元素,氧化铝含量为5wt%,轻稀土元素的掺杂量为0.4wt%,其余为酚醛树脂。利用纳米氧化铝改性,改善酚醛树脂的韧性和强度,并与轻稀土元素(如铈)配合,提高第一钝化层的耐热性、粘结强度以及阻燃性能。

第一钝化层层的厚度为30μm。

反射层为铝箔反射层,厚度为5μm。

胶黏剂层为环氧树脂与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质量比为3:1。

基板为冷轧钢板,厚度为0.3mm。

第二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锌改性的聚酰胺树脂和轻稀土元素,氧化锌含量为3wt%,轻稀土元素的掺杂量为0.35wt%,其余为聚酰胺树脂。氧化锌的加入可提高聚酰胺树脂的耐老化性能,同时配合轻稀土元素(如钐)提高第二钝化层的耐热性、粘结强度以及阻燃性能。

第二钝化层层的厚度为40μm。

背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2份,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32份,超支化聚碳硅烷苯并环丁烯树脂24份。

背涂层厚度为20μm。

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原料制备该耐候性彩涂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板进行双面脱脂处理

具体为,将碳酸钾、氯化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按照质量比1:1:0.5:97.5混合得到清洗液,将基板冷轧钢板放入清洗液中超声清洗30min,取出,采用毛刷辊置于基板冷轧钢板双表面来回辊压,然后放入新制备清洗液中超声清洗30min,取出。

(2)制备胶黏剂层

具体为,将环氧树脂与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的混合物按照质量比为3:1混合,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一个脱脂表面(a面)上。

(3)贴附反射层

具体为,将铝箔贴附在胶黏剂层上,压平。

(4)制备第一钝化层

具体为,将纳米氧化铝颗粒与钛酸酯偶联剂的乙醇溶液混合,10℃超声振荡后放入干燥箱75℃烘干,然后放入等离子体反应器,通入氮气并设定气压为80pa,射频源功率为40w,反应30min,得到改性的纳米氧化铝;

将酚醛树脂、轻稀土元素铈、改性的纳米氧化铝熔融共混,得到第一钝化层的原料;

将第一钝化层原料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一个脱脂表面(a面)上,280℃烘烤20min,空冷降温,得到第一钝化层。

(5)制备底涂层

具体为,将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颜料(氧化铁红、炭黑、氧化铬绿、永固橙、金光红、联苯胺黄)、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反丁烯二酸、聚乙烯醇混合均匀,辊涂在第一钝化层上,100℃烘烤1h,空冷降温,得到底涂层。

(6)制备面涂层

具体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随角异色粉、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1,4-丁二醇、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mo5si3b、纳米银颗粒、气相二氧化硅混合均匀,辊涂在底涂层上,210℃烘烤1.5h,空冷降温,得到底涂层。

(7)制备第二钝化层

具体为,将聚酰胺树脂、纳米氧化锌、轻稀土元素钐熔融共混,得到第二钝化层的原料;

将第二钝化层的原料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另一脱脂表面(b面)上,250℃烘烤30min,空冷降温,得到第二钝化层。

(8)制备背涂层

具体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超支化聚碳硅烷苯并环丁烯树脂混合均匀,辊涂在第二钝化层上,300℃烘烤1h,空冷降温,得到高耐候性彩涂板。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涂层、底涂层、第一钝化层、反射层、胶黏剂层、基板、第二钝化层和背涂层。

其中,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5份,随角异色粉2份,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7份,聚1,4-丁二醇2份,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0.5份,mo5si3b0.05份,纳米银颗粒0.1份,气相二氧化硅0.3份。

上述随角异色粉为氧化铝球形颗粒和氧化铬球形颗粒的混合物,粒径均为10μm;

上述纳米银颗粒粒径为20μm;

面涂层的厚度为40μm。

底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85份,颜料2份,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20份,反丁烯二酸6份,聚乙烯醇6份。

上述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中,丙炔的含量为10wt%;

上述颜料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按照质量比1:2的混合,无机颜料为锌铬黄、炭黑、氧化铬绿,有机颜料为酞菁红、联苯胺黄。

底涂层的厚度为30μm。

第一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铝改性的酚醛树脂和轻稀土元素,氧化铝含量为7wt%,轻稀土元素钐的掺杂量为0.2wt%,其余为酚醛树脂。

第一钝化层厚度为50μm。

反射层为铝箔反射层,厚度为5μm。

胶黏剂层为环氧树脂与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质量比为2:1。

基板为冷轧钢板,厚度为0.5mm。

第二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锌改性的聚酰胺树脂和轻稀土元素,氧化锌含量为1wt%,轻稀土元素铈的掺杂量为0.6wt%,其余为聚酰胺树脂。

第二钝化层厚度为20μm。

背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4份,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30份,超支化聚碳硅烷苯并环丁烯树脂26份。

背涂层厚度为20μm。

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原料制备该耐候性彩涂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板进行双面脱脂处理

具体为,将氢氧化钠、氯化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按照质量比1:1:0.5:97.5混合得到清洗液,将基板冷轧钢板放入清洗液中超声清洗30min,取出,采用毛刷辊置于基板冷轧钢板双表面来回辊压,然后放入新制备清洗液中超声清洗30min,取出。

(2)制备胶黏剂层

具体为,将环氧树脂与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的混合物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一个脱脂表面(a面)上。

(3)贴附反射层

具体为,将铝箔贴附在胶黏剂层上,压平。

(4)制备第一钝化层

具体为,将纳米氧化铝颗粒与钛酸酯偶联剂的乙醇溶液混合,15℃超声振荡后放入干燥箱70℃烘干,然后放入等离子体反应器,通入氮气并设定气压为90pa,射频源功率为40w,反应30min,得到改性的纳米氧化铝;

将酚醛树脂、轻稀土元素钐、改性的纳米氧化铝熔融共混,得到第一钝化层的原料;

将第一钝化层原料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一个脱脂表面(a面)上,290℃烘烤15min,空冷降温,得到第一钝化层。

(5)制备底涂层

具体为,将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颜料(锌铬黄、炭黑、氧化铬绿、酞菁红、联苯胺黄)、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反丁烯二酸、聚乙烯醇混合均匀,辊涂在第一钝化层上,110℃烘烤1h,空冷降温,得到底涂层。

(6)制备面涂层

具体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随角异色粉、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1,4-丁二醇、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mo5si3b、纳米银颗粒、气相二氧化硅混合均匀,辊涂在底涂层上,200℃烘烤1.5h,空冷降温,得到底涂层。

(7)制备第二钝化层

具体为,将聚酰胺树脂、纳米氧化锌、轻稀土元素铈熔融共混,得到第二钝化层的原料;

将第二钝化层的原料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另一脱脂表面(b面)上,260℃烘烤25min,空冷降温,得到第二钝化层。

(8)制备背涂层

具体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超支化聚碳硅烷苯并环丁烯树脂混合均匀,辊涂在第二钝化层上,290℃烘烤1h,空冷降温,得到高耐候性彩涂板。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涂层、底涂层、第一钝化层、反射层、胶黏剂层、基板、第二钝化层和背涂层。

其中,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5份,随角异色粉8份,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3份,聚1,4-丁二醇3份,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0.5份,mo5si3b0.09份,纳米银颗粒0.3份,气相二氧化硅0.1份。

上述随角异色粉为氟化镁球形颗粒,粒径为30μm;

上述纳米银颗粒粒径为15μm;

面涂层的厚度为40μm。

底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90份,颜料8份,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6份,反丁烯二酸10份,聚乙烯醇4份。

上述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中,丙炔的含量为6wt%;

上述颜料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按照质量比1:4的混合,无机颜料为珍珠白、炭黑、中铬黄,有机颜料为酞菁红、永固橙。

底涂层的厚度为40μm。

第一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铝改性的酚醛树脂和轻稀土元素,氧化铝含量为3wt%,轻稀土元素钐的掺杂量为0.6wt%,其余为酚醛树脂。

第一钝化层厚度为20μm。

反射层为铝箔反射层,厚度为5μm。

胶黏剂层为环氧树脂与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

基板为镀锌钢板,厚度为0.8mm。

第二钝化层包括纳米氧化锌改性的聚酰胺树脂和轻稀土元素,氧化锌含量为5wt%,轻稀土元素铈的掺杂量为0.1wt%,其余为聚酰胺树脂。

第二钝化层厚度为50μm。

背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34份,超支化聚碳硅烷苯并环丁烯树脂22份。

背涂层厚度为30μm。

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原料制备该耐候性彩涂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板进行双面脱脂处理

具体为,将碳酸钠、氯化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按照质量比1:1:0.5:97.5混合得到清洗液,将基板冷轧钢板放入清洗液中超声清洗30min,取出,采用毛刷辊置于基板冷轧钢板双表面来回辊压,然后放入新制备清洗液中超声清洗30min,取出。

(2)制备胶黏剂层

具体为,将环氧树脂与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的混合物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一个脱脂表面(a面)上。

(3)贴附反射层

具体为,将铝箔贴附在胶黏剂层上,压平。

(4)制备第一钝化层

具体为,将纳米氧化铝颗粒与钛酸酯偶联剂的乙醇溶液混合,25℃超声振荡后放入干燥箱80℃烘干,然后放入等离子体反应器,通入氮气并设定气压为70pa,射频源功率为40w,反应30min,得到改性的纳米氧化铝;

将酚醛树脂、轻稀土元素钐、改性的纳米氧化铝熔融共混,得到第一钝化层的原料;

将第一钝化层原料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一个脱脂表面(a面)上,270℃烘烤30min,空冷降温,得到第一钝化层。

(5)制备底涂层

具体为,将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颜料(珍珠白、炭黑、中铬黄、酞菁红、永固橙)、丁二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反丁烯二酸、聚乙烯醇混合均匀,辊涂在第一钝化层上,120℃烘烤1h,空冷降温,得到底涂层。

(6)制备面涂层

具体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随角异色粉、乙炔-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1,4-丁二醇、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mo5si3b、纳米银颗粒、气相二氧化硅混合均匀,辊涂在底涂层上,190℃烘烤2h,空冷降温,得到底涂层。

(7)制备第二钝化层

具体为,将聚酰胺树脂、纳米氧化锌、轻稀土元素铈熔融共混,得到第二钝化层的原料;

将第二钝化层的原料辊涂在基板冷轧钢板的另一脱脂表面(b面)上,250℃烘烤30min,空冷降温,得到第二钝化层。

(8)制备背涂层

具体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炔-聚偏二氟乙烯共聚物、超支化聚碳硅烷苯并环丁烯树脂混合均匀,辊涂在第二钝化层上,280℃烘烤1.5h,空冷降温,得到高耐候性彩涂板。

测试例1

为了证明本发明公开的彩涂板的耐候性以及随角变色种类,取实施例1-3制备的彩涂板性能测试如下表:

表1彩涂板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彩涂板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

通过反射率测量仪测定,本发明提供的彩涂板随角变色的颜色种类均大于15种,而且随视角变化呈现渐变效果。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