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树脂砂轮的树脂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740发布日期:2019-02-19 18:5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制备树脂砂轮的树脂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尤其是制备树脂砂轮的树脂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砂轮,是用树脂做成的砂轮,强度高,广泛应用在切割片、双端面、重负荷砂轮、抛光轮等等。具有一定的弹性,耐热性低,自锐性好,制作简便,工艺周期短的特点;广泛用于粗磨、荒磨、切断和自由磨削,如磨钢锭,铸件打毛刺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树脂层,在树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磨料,通常是混合粒度,进行预混,再加入润湿剂,均匀润湿磨料后,再将已与其他粉状填料予混好的粉状树脂加入,继续混合至均匀。混好的磨料要有较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物料不能太湿,否则容易结块,更不能有粉团,同时保证有好的流动性。同时,必须要保证混料中的物料均匀性,否则固化后的树脂层在磨削过程中容易碎裂。但由于树脂自身非常浓稠,在混料时不容易分散,所以使用传统的搅拌结构进行搅拌的混合方式所取得的混合效果不佳,搅拌均匀的耗时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树脂砂轮的树脂混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备树脂砂轮的树脂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支架、第一电机、端盖、z型滑台、第二电机、皮带、进料管、分流块、移动框、第三电机、以及半齿轮。所述混料筒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所述混料筒的底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位置处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贯穿支架和混料筒的底部并延伸至混料筒内部,所述搅拌杆上设有多对搅拌叶片。所述混料筒的顶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右侧设有可滑动的z型滑台,所述z型滑台的下横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动轮,所述z型滑台的上横板上固定有可转动的竖向设置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位于z型滑台上横板的部位上还设有内凹的皮带槽,所述皮带槽与第二电机的转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进料管的下端穿过矩形通孔并延伸至混料筒内。所述z型滑台的上横板左端还固定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内侧上下两面分别设有轮齿,位于端盖上的所述矩形通孔左侧还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上设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移动框上下内侧的轮齿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的左侧上端还设有润湿剂入口,所述润湿剂入口处设有润湿剂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的右侧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出料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底部还设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喷嘴。

优选的,所述分流块里的分流通道为两股,每股分流道下方均设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为两对,且两对搅拌叶片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缩短。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矩形通孔的长度大于半齿轮上的轮齿弧长。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上还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半齿轮的轮齿角度为90°~180°。

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使树脂砂轮的原料混合均匀。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上的通孔可以减小阻力,同时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均匀;同时,第三电机与移动框之间为半齿轮传动,可以使得z型滑台上的进料管左右摆动,第二电机可以通过皮带带动是进料管产生自转,两者相结合,使得树脂原料在混合前就均匀的分布混料筒的各个部位,从而避免了树脂因粘稠度较高不易分散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料筒;2-支架;3-第一电机;4-支撑板;5-搅拌杆;6-搅拌叶片;7-通孔;8-端盖;9-z型滑台;10-第二电机;11-皮带;12-进料口;13-皮带槽;14-进料管;15-矩形通孔;16-分流块;17-喷嘴;18-移动框;19-第三电机;20-半齿轮;21-润湿剂入口;22-润湿剂开关;23-出料口;24-出料开关;25-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树脂砂轮的树脂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1、支架2、第一电机3、端盖8、z型滑台9、第二电机10、皮带11、进料管14、分流块16、移动框18、第三电机19、以及半齿轮20。混料筒1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混料筒,混料筒1的底端设有四个支架2,四个支架2下方位置处设有横向布置的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中心位置处上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转动轴连接有搅拌杆5,搅拌杆5贯穿支架2和混料筒1的底部并延伸至混料筒1内部,搅拌杆5上设有多对搅拌叶片6,搅拌叶片6上还设有多个通孔7。混料筒1的顶部盖设有端盖8,端盖8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15,矩形通孔15的右侧设有可滑动的z型滑台9(具体地,z型滑台的下横板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凸缘,端盖8上凹设有与滑动凸缘相配合的滑槽,从而使得z型滑台9的下横板能够在滑槽内左右滑动),z型滑台9的下横板上设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上设有主动轮25,z型滑台9的上横板上固定有可转动的竖向设置的进料管14(具体地,上横板上开设有安装孔,进料管可轴向转动地贯穿该安装孔),进料管14的上方设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管13上的进料口12为漏斗形。进料管14上还设有内凹的皮带槽13,皮带槽13与第二电机10的转动轮通过皮带11连接,进料管14的下端穿过矩形通孔15并伸至混料筒1内,进料管14的底部还设有分流块16,分流块16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喷嘴17。z型滑台9的上横板的左端还连接有移动框18,移动框18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半齿轮20,半齿轮21的轮齿角度为90°~180°,且半齿轮20固定在第三电机19的转动轴上,第三电机19位于端盖8上的矩形通孔15左侧。混料筒1的左侧上端还设有润湿剂入口21,润湿剂入口21设有润湿剂开关阀22,混料筒1的右侧下端设有出料口23,出料口23设有出料开关阀24。

工作原理:将树脂等粉末状的原料从进料口12进入,同时,启动第三电机19和第二电机10。首先,第三电机带动半齿轮20转动,半齿轮20与移动框18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可以使得移动框18左右移动,进而带动z型滑台9左右移动,又因为与进料口12连接的进料管14固定在z型滑台9的上横板上,进而使得进料管14左右移动;此时,第二电机10通过皮带带动进料管14产生自转,所以进料管14在左右移动的同时还存在自转的过程,进料管14的底部连接有分流块16,分流块16可将从进料口12进入的树脂原料分成两股,并在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19的作用下,将树脂原料均匀洒在混料筒1的底部;然后,打开润湿剂入口21处的润湿剂开关22,对混料筒1里的树脂原料进行润湿,便于搅拌,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由第一电机3带动搅拌杆5上的搅拌叶片6转动,搅拌叶片6上设有多个通孔8,可以减小来自于树脂原料的阻力,同时通孔8可以起到提高混料的速度,从而提升了混料效率,最后混合均匀的树脂混料从出料口23流入到模具中,进行下一步压制工艺流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