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流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8847发布日期:2019-02-15 22:53阅读:2406来源:国知局
竖流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竖流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通过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它的型式很多,按照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其中,传统竖流式沉淀池的泥水由沉淀池中心的中心筒自上而下排入池内,中心筒的出口设伞形挡板,使泥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区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因这种池排泥方便、管理简单并且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该类沉淀池池体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污泥附着在泥斗中,很容易发生反硝化浮泥及厌氧浮泥等问题,进而加大运行管理难度,出水沉淀效果差,对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较高,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沉淀效果好的新型竖流沉淀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竖流沉淀池,其中包括:

池体;

进水中心筒,设置于池体的上端中央处,供泥水垂直流入;

喇叭口,连通于进水中心筒下端,且敞口朝下开设;

反射/分离一体板,呈伞状结构,且伞状结构顶端设有导气管,泥水经喇叭口后从伞状结构外侧向下流出;

气固分离器,设置于反射/分离一体板下方,用于承接从伞状结构外侧流出的泥水,该气固分离器包括多个斜板,该斜板由池体内壁向斜下方延伸。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射/分离一体板中伞状结构中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介于15°至25°之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气固分离器的至少部分斜板上靠近池体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开孔,用于导出气体。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气固分离器的斜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介于55°至60°之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斜板沿池体周边均匀分布,斜板长度为0.5m~2.0m。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导气管,分别与伞状结构的顶端以及斜板上的开口连通,用于导出气体。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气固分离器与反射/分离一体板之间为回流缝,泥水通过回流缝的流体流速小于2m/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竖流式沉淀池安装有反射/分离一体板和气固分离器,便于对锥形储泥区的厌氧后或反硝化后的浮泥进行阻挡,并且将收集的气体通过导气管直接导出池外,结构简洁、合理,有效的保证了沉淀效果,降低了运行管理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中心筒

2喇叭口

3反射/分离一体板

4锥形储泥区

5排泥管

6出水堰

7集水槽

8出水口

9气固分离器

10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便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本沉淀池。尽管本发明可以描述许多细节,但是这些不应该被解释为对所请求保护的发明或可以请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有所限制,而是作为特定实施例的特殊特征的描述。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的本文档中所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现。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实现。再者,虽然上文可以将特征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作用并且甚至最初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述,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从所要求的组合中删除一个或多个特征,并且所请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异。类似地,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次序来描述操作,但这不应被理解为该被要求按所示的特定次序或按顺序的次序来执行这样的操作,或者不应被理解该被要求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参照图1所示,提供一种竖流沉淀池,其中包括:池体;进水中心筒1,设置于池体的上部中央处,供泥水垂直流入;喇叭口2,与进水中心筒1下端连通,且敞口朝下开设;中心筒1和喇叭口2的设计参数与传统沉淀池一致。

反射/分离一体板3,呈伞状结构,泥水经喇叭口2后从伞状结构外侧向下流出,且伞状结构顶端开孔,用于导出气体;气固分离器9,设置于反射/分离一体板3下方,用于承接从伞状结构外侧流出的泥水,该气固分离器9包括池壁内四周斜板,该斜板由池体内壁向斜下方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分离一体板3中伞状结构中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介于17°至25°之间。便于泥水分离,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沿反射/分离一体板沉入污泥斗,清水折流向上流动。同时遮挡带有气泡的污泥上浮。污泥斗内污泥产生的气体通过反射/分离一体板顶端导气管导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气固分离器9的斜板顶端设置有开孔,用于导出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固分离器的斜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介于55°至60°之间。设置该角度的优点在于遮挡带有气泡的污泥上浮并且也不影响污泥的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板沿池体周边均匀分布,例如池体主体呈空筒结构,各斜板可以沿着筒结构内壁同一高度的圆周上均匀布置;作为优选的,斜板的长度为0.5m~2.0m。优选的,气固分离器斜板长度为1.0m,与反射板水平距离为0.3m。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竖流沉淀池还可以包括导气管10。

该导气管10分别与伞状结构的顶端以及斜板上的开口连通,然后再向池体的上部延伸,用于从池体的上部导出气体。在反射/分离一体板3和气固分离器9里收集的气泡通过导气管10排出池体。

反射/分离一体板3和气固分离器9对厌氧或反硝化产生的浮泥进行阻挡,并将浮泥和微小气泡分离。这时,微小的气泡收集到最高处,浮泥因失去微小气泡,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回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固分离器9与反射/分离一体板3之间具有回流缝,回流缝的流体流速小于2m/h。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竖流沉淀池还可以包括:出水堰6和集水槽7,设置于池体上沿,其中集水槽7环绕出水堰6设置,用于承接从出水堰上部溢出的水;所述集水槽7底部还设置有出水口8,用于排出集水槽中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竖流沉淀池还可以包括:锥形储泥区4,位于竖流沉淀池底部,用于储存从气固分离流出的污泥;以及排泥管5,设置于锥形储泥区4侧边,用于排出污泥。泥水在沉淀池内,通过重力作用逐渐分离,污泥沉积在锥形储泥区4,例如锥体倾角可以为55°。最终,通过沉淀池排泥管5排出池体。

以上,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竖流沉淀池,其通过优化中心筒的反射板,集反射与气固分离于一体,又增加了气固分离器,解决了传统竖流沉淀池的池体深度大,容易发生反硝化浮泥及厌氧浮泥,出水沉淀效果差,对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较高等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