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植绒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5955发布日期:2019-04-03 04:2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植绒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植绒生产线。



背景技术:

植绒技术广泛应用在服装电子产品及包装,提高产品的质感和美感,植绒机又称高压静电发生器,静电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的自然特性产生的一种生产新工艺。

现有的植绒生产线需要多个工人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布置,产品的上料、喷胶、植绒、挂料、取料和吹绒等工序均需要分别安排一个工人进行加工,生产效率不仅低下,而且大量的工人需要长时间地进行重复、烦琐和疲劳的工作,产品的生产质量不稳定,进而增加了企业在产品植绒上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植绒生产线,具有既可降低产品植绒的人工成本,还可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植绒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动喷胶机构、自动植绒机构、烘干炉以及自动吹绒机构;

所述自动喷胶机构包括喷胶机械手以及用于定位产品的喷胶夹具副,喷胶机械手的活动端设有用于产品上胶的自动喷枪;

所述自动植绒机构包括用于产品植绒的静电植绒池以及植绒机械手,植绒机械手将中转平台上的产品夹持至静电植绒池内;

所述烘干炉的内部穿设有用于烘干送料的输送链;

所述自动吹绒机构包括吹绒机械手、用于定位产品的吹绒夹具副以及用于吹绒的自动喷气装置,所述自动喷气装置的输出端朝向吹绒夹具副,所述输送链的输出端与吹绒机械手之间设有用于产品流转的第二传送机构,所述吹绒机械手将第二传送机构上的产品夹持并移动至吹绒夹具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然后,喷胶机械手从第一传送机构上取下产品,并且将产品夹持移动置喷胶夹具副上进行定位,然后通过自动喷枪对产品进行上胶工序;待自动喷枪完成产品上胶后植绒机械手取下上胶后的产品,然后将产品夹持至可在静电植绒池里通过摆动进行吸绒;完成吸绒动作后,植绒机械手将吸绒后的产品摆放在第二传送机构上;然后人工将第二传送机构上的商品转移至输送链上,输送链将产品运送至烘干炉内将水分烘干;紧接着,当输送链上的已烘干产品累计到一定数量时,上一工序的工人过来将产品从输送链上取下并摆放在第二传送机构上,第二传送机构将产品与运输至吹绒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然后,吹绒机械手将产品夹持并移动至吹绒夹具副上进行定位,此时自动喷气装置的输出端对产品进行吹绒,从而将产品表面多余的绒毛吹落;最终实现产品的自动化植绒工艺的加工步骤。本方案通过机械手与传送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能有效地降低植绒生产的人工成本,还能帮助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企业的招工难的问题。进一步地,待机器前期投入成本回收后,后期继续生产时可节省一批人工的费用,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产品植绒的生产效率,并且由于机器工作的稳定性,使得加工的质量更高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动喷胶机构远离自动植绒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传送物料的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将待加工产品传输至自动喷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先通过人工将完成表面清洁后的产品摆放至第一传送机构上,第一传送机构将产品传输至喷胶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进而便于提高喷胶工序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两者的输出端均固定有用于限制产品前进的限位挡板,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两者沿着各自移动方向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用于夹紧产品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产品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上时,产品会沿着两者的运动方向一直移动,直至产品的侧面抵触在限位挡板上。限位挡板可防止产品从两者上滑落,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可用于夹紧定位产品。产品输送到限位挡板处会摆正方向,使得产品的整边可贴合限位挡板,此时关闭第一传送机构或第二传送机构并启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动喷胶机构还包括喷胶控制模块,所述喷胶机械手、第一传送机构以及自动喷枪均与喷胶控制模块通讯连接;当产品到达第一传送机构后,第一传送机构发送启动信号至喷胶机械手;当喷胶机械手夹持产品后,喷胶控制模块发送启动信号至自动喷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胶控制模块控制喷胶机械手、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自动喷枪之间依次工作,以便于提高喷胶生产工序的加工效率,可有效地降低产品在上述多个部件之间流转的空闲时间,进而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动植绒机构还包括植绒控制模块,所述植绒机械手与喷胶机械手均与植绒控制模块通讯连接,当喷胶机械手将产品夹持至植绒机械手旁时,喷胶机械手发送到达信号至植绒控制模块,植绒控制模块发送启动信号至植绒机械手,植绒机械手收到启动信号后进行夹持产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绒控制模块控制喷胶机械手与植绒机械手之间依次工作,以便于提高植绒生产工序的加工效率,可有效地降低产品在上述多个部件之间流转的空闲时间,进而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喷胶夹具副包括固定座以及用于放置产品的转台托板,所述转台托板沿着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固定座上,所述转台托板的上方设有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固定有可与产品非喷胶面相贴合的上盖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胶箱体可用于隔离喷胶工序,以便于降低喷胶过程中所产生的刺激性气味随意地挥发至其他空间内。转台托板可用于配合喷胶机械手进行的产品的转向。首先,喷胶机械手从第一传送机构上抓取产品放置到转台托板上进行定位;然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上盖遮板向下移动直至盖合在产品上,自动喷枪对产品进行喷胶;紧接着,当完成喷胶动作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上盖遮板向上退回直至松开产品;最后,喷胶机械手将产品抓起并摆放至第一中转台托板上进行二次定位。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动喷胶机构与自动植绒机构之间设有中转平台,待所述自动喷枪完成产品上胶后,所述喷胶机械手将产品夹持并移动至放置于中转平台上,所述植绒机械手将中转平台上的产品夹持至静电植绒池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胶机械手将产品夹持并移动至放置于中转平台上,植绒机械手从中转平台上取下产品,中转平台可便于产品在自动喷胶机构与自动植绒机构之间流转,以及便于产品在流转过程中可以旋转至方便植绒机械手夹持的角度,进而有效地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动植绒机构还包括用于补绒的自动加绒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加绒枪可对产品的四角位进行补绒,以提高产品植绒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吹绒夹具副包括可置于产品内部的内壁吹气板和位于内壁吹气板周侧的外壁吹气板,所述自动喷气装置包括喷气嘴,喷气嘴设置于所述内壁吹气板与外壁吹气板相互靠近的两个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绒箱体用于降低因绒毛随意飞扬所造成的空气质量下降。内壁吹气板通过喷气嘴可将产品内部的绒毛吹干净,外壁吹气板通过喷气嘴可将产品外壁的绒毛吹干净。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动吹绒机构远离第二传送机构的侧边设有用于运送成品产品的第三传送机构,所述自动植绒机构与输送链之间设有第四传送机构,所述第四传送机构与输送链之间设有用于上料的烘干炉上料机械手,所述输送链与第二传送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卸料的烘干炉卸料机械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绒机械手将吹干净的产品摆放在第三传送机构上,第三传送机构与第四传送机构均可用于放置一定量加工好的产品,烘干炉上料机械手与烘干炉卸料机械手两者均可便于代替人工进行装卸料工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机器取代人员进行生产,取代工人长时间进行重复、烦琐和疲劳的工作,既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2、可有效地提高产品植绒的效率;

3、可有效地提高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以及改善工人的生产环境;

4、由于机器工作的稳定性,使得加工的质量更高稳定可靠。

总的来说本发明,既可降低产品植绒的人工成本,还可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植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送机构、自动吹绒机构以及第三传送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加绒枪、植绒机械手与植绒箱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外壁吹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的内壁吹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传送机构;2、自动喷胶机构;21、喷胶机械手;22、自动喷枪;23、喷胶箱体;24、固定座;25、转台托板;26、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7、上盖遮板;28、喷胶夹具副;3、自动植绒机构;31、静电植绒池;32、植绒机械手;33、植绒箱体;34、自动加绒枪;4、烘干炉;41、输送链;42、挂钩;5、自动吹绒机构;51、吹绒机械手;52、吹绒夹具副;521、内壁吹气板;522、外壁吹气板;53、自动喷气装置;531、喷气嘴;54、吹绒箱体;6、中转平台;7、第二传送机构;8、第三传送机构;9、限位挡板;10、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1、支撑柱;12、滑轮副;13、产品;14、第四传送机构;15、喷胶控制模块;16、植绒控制模块;17、烘干炉上料机械手;18、烘干炉卸料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自动植绒生产线,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用于传送物料第一传送机构1、自动喷胶机构2、中转平台6、自动植绒机构3、烘干炉4、自动吹绒机构5。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7以及第二传送机构7均为直线送料用的传送带。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7以及第二传送机构7沿着送料方向的尾端均设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生产线的自动报警器电性连接,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7以及第二传送机构7的电源开关以及红外线传感器均与微型控制器电性连接,当产品13移动至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入端后,红外线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通过电信号控制传送机构的开启与关闭。微型控制器为plc加触摸屏控制系统。中转平台6与第二中转平台6均为方形金属框架。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6均为精密驱动型电机气缸。

第一传送机构1将待加工产品13传输至自动喷胶机构2。自动喷胶机构2包括喷胶机械手21以及用于定位产品的喷胶夹具副28,喷胶机械手21的活动端设有用于产品13上胶的自动喷枪22,自动喷枪22为连接有液态胶水的喷枪。喷胶夹具副28包括用于分隔工作区域的喷胶箱体23、固定座24以及用于放置产品的转台托板25,喷胶箱体23为中部凹陷的方形箱体,喷胶箱体23内设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为方形座结构,转台托板25沿着固定座24的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固定座24上,转台托板25为可水平转动的方板,转台托板25的上方设有固定于喷胶箱体23顶壁上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6,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6的活动端固定有可与产品13非喷胶面相贴合的上盖遮板27。

如图3所示,喷胶箱体23可用于隔离喷胶工序,以便于降低喷胶过程中所产生的刺激性气味随意地挥发至其他空间内。转台托板25可用于配合喷胶机械手21进行的产品13的转向。首先,喷胶机械手21从第一传送机构1上抓取产品13放置到转台托板25上进行定位;然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6驱动上盖遮板27向下移动直至盖合在产品13上,自动喷枪22对产品13进行喷胶;紧接着,当完成喷胶动作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26驱动上盖遮板27向上退回直至松开产品13;最后,喷胶机械手21将产品13抓起并摆放至第一中转台托板25上进行二次定位。

如图9所示,中转平台6位于自动喷胶机构2与自动植绒机构3之间,自动喷枪22完成产品13上胶后,喷胶机械手21将产品13夹持移动至放置于中转平台6上。转台托板25沿着转台托板25的中轴线圆周均布有数量为四个的用于产品13定位的支撑柱11。四个支撑柱11可分别插入产品13的四角,以用于产品13的定位。当喷胶机械手21将产品13抓起并摆放到第一中转台托板25上后,水平转动第一中转台托板25至180度,以便于植绒机械手32抓起产品13。

如图1和图4所示,自动植绒机构3包括用于产品13植绒的静电植绒池31以及植绒机械手32,植绒机械手32可将中转平台6上的产品13夹持至静电植绒池31内。静电植绒池31的外侧覆盖有用于分隔工作区域的植绒箱体33,植绒箱体33的顶壁设有用于补绒的自动加绒枪34,自动加绒枪34为植绒领域常用的静电植绒喷枪,自动加绒枪34位于静电植绒池31的上方。植绒箱体33用于隔离静电植绒池31中扬起的绒毛,以便于降低生产线周边环境的粉尘含量。自动加绒枪34可对产品13的四角位进行补绒,以提高产品13植绒的加工质量。

如图2和图3所示,烘干炉4的内部穿设有用于烘干送料的输送链41,输送链41为滑轮滑轨的移动组合,植绒机械手32与输送链41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用于产品13流转的第二传送机构7。输送链41的移动端均布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挂钩42,输送链41穿过烘干炉4的路径呈u型。烘干炉4的入口管道与出口管道呈u型。挂钩42用于挂上待加热的产品13,通过挂钩42的安装方式可便于提高产品13在烘干炉4中的受热面积,以提高产品13烘干的效率。输送链41穿过烘干炉4的路程呈u型可便于降低生产线的占地长度,以提高生产线的可使用范围。

如图2至图8所示,自动吹绒机构5包括吹绒机械手51用于定位产品13的吹绒夹具副52以及用于吹绒的自动喷气装置53,自动喷气装置53的输出端朝向吹绒夹具副52,输送链41的输出端与吹绒机械手51之间设有用于产品13流转的第二传送机构7,吹绒机械手51将第二传送机构7上的产品13夹持移动至自动喷气装置53的输出端,自动喷气装置53的输出端为喷气嘴531。自动吹绒机构5包括用于分隔工作区域的吹绒箱体53,吹绒夹具副52包括可置于产品13内部的内壁吹气板521和位于内壁吹气板521周侧的外壁吹气板522。内壁吹气板521与外壁吹气板522均为方形板材结构,外壁吹气板522绕着内壁吹气板521的竖直方向中轴线均布且数量至少为两个,内壁吹气板521与外壁吹气板522均固定于吹绒箱体53上,内壁吹气板521与外壁吹气板522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固定用于吹绒的喷气嘴531,喷气嘴531的输出端朝向吹绒机械手51,喷气嘴531的输入端连接有供气稳定的进气管道。

吹绒箱体53用于降低因绒毛随意飞扬所造成的空气质量下降。内壁吹气板521通过喷气嘴531可将产品13内部的绒毛吹干净,外壁吹气板522通过喷气嘴531可将产品13外壁的绒毛吹干净。相邻两个外壁吹气板522之间的平面夹角为钝角,可集中风力吹向产品13的表面,以便于提高产品13吹绒的加工效率,还可将吹起的绒毛吹起至吹绒箱体53上。

自动吹绒机构5远离第二传送机构7的侧边设有用于运送成品产品13的第三传送机构8。自动植绒机构3与输送链41之间设有第四传送机构14。吹绒机械手51将吹干净的产品13摆放在第三传送机构8上,第三传送机构8与第四传送机构14,用于放置一定量加工好的产品13。第四传送机构14与输送链41之间设有用于上料的烘干炉上料机械手17,输送链41与第二传送机构7之间设有用于卸料的烘干炉卸料机械手18,可便于代替人工进行装卸料工序。

第一传送机构1与第二传送机构7两者的输出端均固定有用于限制产品13前进的限位挡板9,限位挡板9为长度方向与第一传送机构1或第二传送机构7的送料方向相垂直的方形板材。第一传送机构1与第二传送机构7两者沿着各自移动方向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用于夹紧产品13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当产品13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与第二传送机构7上时,产品13会沿着两者的运动方向一直移动,直至产品13的侧面抵触在限位挡板9上。限位挡板9可防止产品13从两者上滑落,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可用于夹紧定位产品13。产品13输送到限位挡板9处会摆正方向,使得产品13的整边可贴合限位挡板9,此时关闭第一传送机构1或第二传送机构7并启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

中转平台6、第一传送机构1和第二传送机构7的底部均设有用于移动的滑轮副12,可便于中转平台6、第一传送机构1的和第二传送机构7运输和移动产品13。

工作过程及原理:首先人工将完成表面清洁后的产品13摆放至第一传送机构1上,第一传送机构1将产品13传输至喷胶机械手21的工作范围内;然后,喷胶机械手21从第一传送机构1上取下产品13,并且通过自动喷枪22对产品13进行上胶工序,待自动喷枪22完成产品13上胶后,喷胶机械手21将产品13夹持并移动至放置于中转平台6上,然后将中转平台6转动180度;

紧接着,植绒机械手32从中转平台6上取下产品13,然后将产品13夹持至可在静电植绒池31里通过摆动进行吸绒;完成吸绒动作后,植绒机械手32将产品13里的死角位通过自动加绒枪34进行补绒;完成补绒动作后,植绒机械手32将吸绒后的产品13摆放在第二传送机构7上;当第二传送机构7上的产品13输送至尾端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微型控制器,然后微型控制器发送反馈信号至第二传送机构7上,第二传送机构7暂停工作,自动报警器会自动发出红色警报;

然后人工将第二传送机构7上的产品13挂上输送链41上的挂钩42,或者使用烘干炉上料机械手17将产品13挂上输送链41的挂钩42上,输送链41将产品13运送至烘干炉4内直至水分烘干;紧接着,已烘干产品13从烘干炉4中移出并位于输送链41的尾端;当输送链41上的已烘干产品13累计到一定数量时,上一工序的工人过来将产品13从输送链41上取下并摆放在第二传送机构7上或者使用烘干炉卸料机械手18将产品13取下,第二传送机构7将产品13与运输至吹绒机械手51的工作范围内,同理地,当产品13移动至第二传送机构7的尾端时,第二传送机构7会暂停工作;

然后,吹绒机械手51将产品13夹持并移动至自动喷气装置52的输出端进行吹绒,并不断地摆动产品13,以保证无死角地将产品13吹干净,从而将产品13表面多余的绒毛吹落;最后,吹绒机械手51将吹绒后的产品13放置于第二传送机构7上,同理地,产品13移动至第二传送机构7的尾端时,第二传送机构7会暂停工作。最终实现产品13的自动化植绒工艺的加工步骤。

电路控制原理:自动喷胶机构2还包括喷胶控制模块15,喷胶机械手21、第一传送机构1以及自动喷枪22均与喷胶控制模块15通讯连接;当产品13到达第一传送机构1后,第一传送机构1发送启动信号至喷胶机械手21;当喷胶机械手21夹持产品13后,喷胶控制模块15发送启动信号至自动喷枪22。

自动植绒机构3还包括植绒控制模块16,植绒机械手32与喷胶机械手21均与植绒控制模块16通讯连接,当喷胶机械手21将产品13夹持至植绒机械手32旁时,喷胶机械手21发送到达信号至植绒控制模块16,植绒控制模块16发送启动信号至植绒机械手32,植绒机械手32收到启动信号后进行夹持产品13。本实施例的电路控制均采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计,例如:plc等,在此实施例不再作过多赘述。

本方案通过机械手与传送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能有效地降低植绒生产的人工成本,还能帮助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机器工作的稳定性,使得加工的质量更高稳定可靠。本方案安装后的生产效率可从原来的400pcs/12小时提升至1000pcs/12小时,能大幅度地提高产品13植绒的生产效率

当本方案需要更换不同的产品13时,可通过调整自动喷胶机构2中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的位置、更换自动喷胶机构2上的转台托板25和上盖遮板27、调整第一中转台上定位柱的位置以及调整自动喷气机构中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的位置等操作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产品1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