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863发布日期:2018-10-16 17:5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具,特别涉及一种试管架。



背景技术:

试管架是化学和医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是用来放置、晾干试管的试验仪器。

现有公告号为CN2053238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试管架,包括试管架、试管容纳孔,该试管架使用时,试管插入到试管容纳孔中,为保证试管能够较为平稳的放置在试管容纳孔中,试管外侧壁一般与试管容纳孔的侧壁贴合,则通风效果较差,难以干燥试管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架,通风效果较好,提高了试管表面的干燥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试管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孔,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围闭形成用于通风的通风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试管架在使用时,试管穿过试管孔伸入到通风孔内,空气可在通风孔内流动,加快了试管表面的水分蒸发,提高了试管表面的干燥速度。

优选的,所述试管孔包括开设在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导孔、开设在第二侧壁上的第二导孔、开设在第三侧壁上的第三导孔、开设在第四侧壁上的第四导孔,所述第一导孔、第二导孔、第三导孔和第四导孔的孔径均不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孔、第二导孔、第三导孔和第四导孔的孔径均不相同,则该试管架可以放置不同型号的试管,实用性高。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试管与第一导孔接触面积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试管与第二导孔接触面积的第二凸环,所述第三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试管与第三导孔接触面积的第三凸环,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试管与第四导孔接触面积的第四凸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三凸环和第四凸环均增加了试管孔与试管的接触面积,使得试管能够较为平稳地放置在试管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三凸环、第四凸环背离通风孔的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圆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角对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三凸环、第四凸环的端面边缘处进行了圆滑处理,减少了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三凸环、第四凸环边缘处的毛刺量。

优选的,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架体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体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试管架通过第四侧壁放置在表面不平整的桌面上时,试管架可能出现放置不稳的情况,试管架通过支撑体与支撑块放置在桌面上时,第四侧壁不用直接与不平整的桌面接触,减少了架体与不平整的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试管架放置不稳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长度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背离卡块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卡块和卡槽的截面呈L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试管架可通过彼此的卡块与卡槽结合在一起,便于将试管架扩展,则将多个装有同类型试剂的试管放置在结合在一起的多个试管架上,以便于对试剂进行归类区分,并且可将同类型的试剂一起搬运,由于卡块与卡槽的截面呈L型,则搬运过程中相互结合的多个试管架不易分开。

优选的,所述第三侧壁上设置有便于使用者记录试管中存放液体的标记,所述标记包括沿第三侧壁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字母和沿第三侧壁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数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装有不同试剂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时,使用者可利用标记记录放置在第三导孔中的试管中装有的试剂,使试剂不易被混淆,提高了该试管架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滑动设置有海绵板,所述海绵板包括海绵块以及将海绵块边缘处包裹在内的安装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当试管插入到第二导孔或第四导孔中时,海绵块能够将试管的底部托住,试管架受到外力冲击时,试管与海绵块之间出现相对碰撞,由于海绵为软性材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试管因碰撞而破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试管架在使用时,试管穿过试管孔伸入到通风孔内,空气可在通风孔内流动,加快了试管表面的水分蒸发,提高了试管表面的干燥速度,并且架体上开设有孔径不同的试管孔,使得该试管架可以放置不同型号的试管,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试管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通风孔的具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一中试管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的具体结构;

图3为实施例二中试管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架体与海绵板之间的安装结构;

图4为实施例二中海绵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海绵板的具体结构。

附图标记:1、架体;2、第一侧壁;21、第一凸环;3、第二侧壁;31、第二凸环;4、第三侧壁;41、第三凸环;42、标记;5、第四侧壁;51、第四凸环;61、第一导孔;62、第二导孔;63、第三导孔;64、第四导孔;7、通风孔;8、支撑架;81、支撑体;82、支撑块;9、卡块;10、卡槽;11、滑槽;12、海绵板;121、海绵块;122、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试管架,包括架体1,架体1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第三侧壁4和第四侧壁5,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第三侧壁4、第四侧壁5上均开设有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孔,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第三侧壁4和第四侧壁5围闭形成用于通风的通风孔7。

试管孔包括开设在第一侧壁2上的第一导孔61、开设在第二侧壁3上的第二导孔62、开设在第三侧壁4上的第三导孔63、开设在第四侧壁5上的第四导孔64。

第一侧壁2的截面为矩形,第一侧壁2上开设有32个第一导孔61,32个第一导孔61呈四排八列设置,第一导孔61的截面为圆形。第一侧壁2上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一导孔61与试管接触面积的第一凸环21,第一凸环2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圆角,圆角对第一凸环2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进行了圆滑处理,减少了第一凸环21边缘处的毛刺量。

第二侧壁3的截面为矩形,第二侧壁3与第一侧壁2相互垂直,第二侧壁3上开设有12个第二导孔62,12个第二导孔62呈两排六列设置,第二导孔62的截面为圆形。第二侧壁3上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二导孔62与试管接触面积的第二凸环31,第二凸环3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圆角,圆角对第二凸环3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进行了圆滑处理,减少了第二凸环31边缘处的毛刺量。

如图2所示,第三侧壁4的截面为矩形,第三侧壁4与第一侧壁2相对设置且与第二侧壁3相互垂直,第三侧壁4上开设有32个第三导孔63,32个第三导孔63呈四排八列设置,第三导孔63的截面为圆形,第三导孔63与第一导孔61位置相应且同心设置。第三侧壁4上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三导孔63与试管接触面积的第三凸环41,第三凸环4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圆角,圆角对第三凸环4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进行了圆滑处理,减少了第三凸环41边缘处的毛刺量。第三侧壁4上设置有便于使用者记录试管中存放液体的标记42,标记42包括沿第三侧壁4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字母和沿第三侧壁4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数字,字母为A、B、C、D,A、B、C、D分别位于第三导孔63的排头处,数字为1、2、3、4、5、6、7、8,1、2、3、4、5、6、7、8分别位于第一导孔61的列头处,当装有不同试剂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时,使用者可利用标记42记录放置在第三导孔63中的试管中装有的试剂,提高了该试管架的实用性。

第四侧壁5的截面为矩形,第四侧壁5上开设有4个第四导孔64,第四导孔64的截面为圆形。第四侧壁5上设置有用于增加第四导孔64与试管接触面积的第四凸环51,第四凸环5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圆角,圆角对第四凸环51背离通风孔7的端面边缘处进行了圆滑处理,减少了第四凸环51边缘处的毛刺量。第四侧壁5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架体1的支撑架8,支撑架8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体8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块82,支撑体81的截面为L形,支撑块82的截面为矩形,将试管架通过第四侧壁5放置表面不平整的桌面上时,试管架可能出现放置不稳的情况,试管架通过支撑体81与支撑块82放置在桌面上时,第四侧壁5不用直接与不平整的桌面接触,减少了架体1与不平整的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试管架放置不稳的几率。

第一导孔61、第二导孔62、第三导孔63和第四导孔64的孔径均不相同,第一导孔61、第三导孔63、第二导孔62、第四导孔64的孔径依次增大,该试管架可以放置不同型号的试管,实用性高。

第二侧壁3和第四侧壁5长度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卡块9,第二侧壁3和第四侧壁5背离卡块9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卡块9卡接配合的卡槽10,卡块9和卡槽10的截面呈L形。两个试管架可通过彼此的卡块9与卡槽10结合在一起,便于将试管架扩展,则将多个装有同类型试剂的试管放置在结合在一起的多个试管架上,以便于对试剂进行归类区分,并且可将同类型的试剂一起搬运,由于卡块9与卡槽10的截面呈L型,则搬运过程中相互结合的多个试管架不易分开。

架体1由聚丙烯材料制成,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成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架体1的使用寿命较高。

实施例二:

如图3和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架体1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包括分别开设在第一侧壁2和第三侧壁4上的两个矩形槽,滑槽11的数量为三个且为等距分布,滑槽11位于相邻的两排第一导孔61之间的位置。滑槽11内滑动设置有海绵板12,海绵板12包括海绵块121以及将海绵块121边缘处包裹在内的安装架122,安装架122可对海绵起到一定的定型作用以便于海绵板12的拆装。当试管插入到第二导孔62或第四导孔64中时,根据试管的长度将海绵板12安装于合适的滑槽11内,海绵块121能够将试管的底部托住,试管架受到外力冲击时,试管与海绵块121之间出现相对碰撞,由于海绵为软性材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试管因碰撞而破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