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生化反应管盛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3396发布日期:2018-09-18 20:45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微量生化反应管盛放架。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微生物实验室日常检测中,经常会用到微量生化反应管做细菌鉴定,过程中要对反应管进行手动摇匀,反应管的摇匀成为了一项繁琐的工作。由于反应管采用玻璃质地且外形呈细长状,常用传统的泡沫板或者试管架盛放,在摇匀操作过程中,因反应管与试管架口径缝隙较大很容易被震出,从而导致歪斜或者碎裂,造成后续检测工作无法稳定安全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微量生化反应管,可在摇匀过程中可以安全放置的盛放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量生化反应管盛放架,包括挂架、反应管支撑体、放置盒和振动器,所述挂架由四根立柱和所述立柱底部的四块连接板固接而成,所述反应管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放置盒内,所述放置盒通过四根吊绳连接所述立柱顶部,并悬空设置在挂架内,所述放置盒底部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底面高于所述连接板顶面,所述反应管支撑体为矩形状且顶面设有反应管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反应管插入反应管支撑体的反应管孔内完成固定,所述反应管支撑体通过所述放置盒悬空设置在挂架内,利用所述放置盒底部振动器带动反应管支撑体振动,从而完成反应管的振动摇匀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管孔孔口和孔底分别设有橡胶圈和软垫。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橡胶圈完成对反应管管壁的夹紧作用,同时利用软垫完成对反应管管底的缓冲保护,从而实现在对反应管的整体保护作用。

较佳的,所述反应管孔沿矩形阵列排布且数量为14x14个。

采用上述优选参数方案后,可一次完成多组实验的要求。

较佳的,所述反应管孔直径D的范围为5mm~8mm。

采用上述优选参数方案后,可适用多种口径的反应管放置。

较佳的,所述反应管支撑体高度尺寸H的范围为5cm~10cm。

采用上述优选参数方案后,能够保证反应管的放置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管支撑体各侧壁分别设有标签,所述放置盒底面还设有三个支腿,所述支腿底面位于所述振动器底面和所述连接板顶面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能够方便对反应管支撑体内的反应管进行标记,同时放置盒从挂架拆掉后,可以通过三个支腿水平放置并保护底部振动器。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器通过控制器驱动马达,所述马达转轴带动固接的凸轮转动。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所述振动器带动反应管支撑体晃动,减少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反应管支撑体所用孔径与微量生化反应管直径相近,当发生震荡或摇匀操作时,反应管孔的孔口的橡胶圈可使微量生化管稳固在孔径内,底部设有软垫缓冲,杜绝发生歪斜或破碎的可能。充分保证微量生化反应管在实验过程中不受外部震荡影响而歪斜、碎裂的问题,对微量生化反应管在批量实验过程中提供良好的防护,同时还能够实现自动摇匀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挂架,1.1、立柱,1.2、连接板,2、反应管支撑体,2.1、软垫,2.2、橡胶圈,2.3、标签,3、放置盒,3.1、支腿,4、吊绳,5、振动器,5.1、控制器,5.2、马达,5.3、凸轮,6、反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照附图1-3,一种微量生化反应管盛放架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挂架1、反应管支撑体2、放置盒3和振动器5,所述挂架1由四根立柱1.1和所述立柱1.1底部的四根连接板1.2相互固接围成,所述反应管支撑体2设置在所述放置盒3内,所述放置盒3为顶面开口,并通过四根吊绳4连接所述立柱1.1顶部,并悬空设置在挂架1内,所述吊绳4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立柱1.1和所述放置盒3与所述吊绳4连接处分别设有挂环,所述振动器5底面高于所述连接板1.2顶面,所述放置盒3底部设有振动器5,所述反应管支撑体2优选为14cmX14cmX6cm的长方体,且顶面设有反应管孔。

所述反应管孔孔口和孔底分别设有橡胶圈2.2和软垫2.1。

所述反应管孔沿矩形阵列排布且数量为14x14个。

所述反应管孔直径D的范围为5mm~8mm,基于反应管孔径与每根微量生化反应管直径4.6~4.8mm相近,当发生震荡时,孔口的橡胶圈2.2可使微量生化管稳固在孔径内,底部软垫2.1还可起到缓冲作用,不会发生歪斜或破碎的可能,此处优选反应管孔直径为5mm圆孔。

所述反应管支撑体2高度尺寸H的范围为5cm~10cm,此处优选高度尺寸为6cm。

所述反应管支撑体2各侧壁分别设有标签2.3,所述放置盒3底面还设有三个支腿3.1,所述支腿3.1底面位于所述振动器5底面和所述连接板1.2顶面之间。

所述振动器5通过控制器5.1驱动马达5.2,所述马达5.2转轴带动固接的凸轮5.3转动,所述控制器5.1还设有电池和开关。振动器是利用偏心装置在旋转运动时产生震动这一原理工作的,马达5.2转轴伸出端装有凸轮5.3,而凸轮5.3的重心并不在转轴中心上,在转动时,凸轮做圆周运动,产生离心力,由于向心力的方向随凸轮5.3的转动而不断变化,于是产生振动。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来替代,本实用新型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