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竹红菌素光敏剂的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935发布日期:2018-09-25 20:4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竹红菌素光敏剂的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没有相变的物理分离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医药、电子等工业领域。但在膜分离过程中,由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等现象的存在,导致料液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在膜表面及膜孔中沉积,使膜阻力增大,渗透速率下降,严重阻碍分离过程的进一步进行,成为膜分离技术应用的主要障碍。

为了解决膜分离的不足,国内外学者分别采用优化操作条件、原料预处理、膜表面改性、反冲、不稳定流动、旋转横流强化、振动剪切、外加场等方法,解决膜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和膜污染问题,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而在电场、磁场、超声场、微波场、离心场等外加辅助场强化技术中,超声场强化技术作为膜分离技术中一种快速高效且潜力大的强化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因此超声膜分离装置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发出来,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565257U公开了一种内置超声器的陶瓷膜分离设备,将超声和陶瓷膜相结合进行膜分离,具有对污染后的膜管进行物理清洗的作用,但超声的空化现象发生时,空化泡崩溃产生的冲击波及微射流可能导致膜结构变化、膜表面受损,从而影响膜在超声强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单层的膜结构和超声配合的膜分离装置具有使用寿命短、膜管浪费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备竹红菌素光敏剂的膜分离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竹红菌素光敏剂的膜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上部,本体和下部,所述的本体包括超滤膜滤芯、环状超声换能器和膜组件,所述超滤膜滤芯为管状包括3层膜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厚度比为2:0.5-1:1的陶瓷膜、醋酸纤维素膜及聚苯乙烯超滤膜。

优选的,所述上部包含进料口和底壁是微滤膜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通过管道与本体中的超滤膜滤芯进液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微滤膜的孔径为0.4-0.6μm。

优选的,所述超滤膜滤芯还包括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下部包括收液池和出料口,所述的收液池通过管道与本体中的超滤膜滤芯出液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环状超声换能器安装在超滤膜滤芯与膜组件之间,并通过固定支架与膜组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膜组件的下端设有渗透液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超滤膜和超声场相结合的膜分离装置,超声场产生的质点机械振动、声冲流、声空化不但能强化膜分离过程中的传质,而且能有效地清洗被污染的膜表面,使浓差极化现象和膜污染得到扼制,提高了膜通量,提高膜分离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3层膜结构,并且从里到外所使用膜的抗超声场的空化现象逐步增强,即具有增强膜分离能力,又具有保护膜滤芯不被破坏,延长膜滤芯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备竹红菌素光敏剂的膜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超滤膜滤芯结构示意图。

1、上部,2、本体,3、下部,11、进料口,12、储液器,13、微滤膜,21、超滤膜滤芯, 22、环状超声换能器,23、密封圈,24、膜组件,31、收液池,32、出料口,211、陶瓷膜, 212、醋酸纤维素膜,213、聚苯乙烯超滤膜,241、渗透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一种制备竹红菌素光敏剂的膜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上部1,本体2和下部 3,上部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11,与进料口11相通的是储液器12,储液器12的底壁是孔径为0.45μm的微滤膜13,从进料口11进入的料液先经过储液器12底壁的微滤膜13进行膜分离的预过滤,然后过滤后的料液经过管道流入本体2中的超滤膜滤芯21中,超滤膜滤芯21是管状,超滤膜滤芯21从内到外依次是厚度比为2:0.5:1的陶瓷膜211、醋酸纤维素膜 212及聚苯乙烯超滤膜213构成,超滤膜滤芯21通过密封圈23被密封安装在膜组件24上,且膜组件24和超滤膜滤芯21之间安装有环状超声换能器22,环状超声换能器22通过固定支架与膜组件24相连,膜组件24和超滤膜滤芯21之间还有设有集水器,用于收集从超滤膜滤芯21渗透出来的液体,并通过膜组件24下端的渗透液出口241被放出。本体2下面是通过管道连通的下部3,通过本体2截留的液体通过管道进入到下部3的收液池31,并通过收液池31的出料口32被放出。

液体在整个装置中,通过上部1的进料口11进入到上部1的储液器12中,然后经过储液器12底壁的微滤膜13进行预过滤,预过滤后的液体进入本体2中的超滤膜滤芯21中,在环状超声换能器22的作用下,通过调节进出口阀压使进入超滤膜滤芯21中的液体流速在 1.5m/s,能通过超滤膜滤芯21的液体被渗透出去进入到集水器中,并从膜组件24下端的渗透液出口241被放出,被截留下来的液体,流出超滤膜滤芯21进入下部3的收液池31,并从收液池31的出料口32被放出,随着水分的不断的被渗透排除,截留下的液体浓度不断提高,超滤通量逐渐缓慢下降,当截留液浓缩至初浓度的6倍时,停止超滤,浓缩液用于干燥或制剂处理。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的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