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379发布日期:2018-11-02 22:0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得到极大丰富,很多产品因为性能和装饰的需求,需要在外表涂上一层涂料而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刺激了涂料行业的迅猛发展。

但是,目前在国内,涂料的生产多为中小企业且多为手工操作,虽然他们引进了一些新的设备,但由于车间技术大多分散,涂料的分散和研磨通常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分散和研磨两个工序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停留时间,被分散的涂料再一次聚集而分散效果不理想,导致在研磨过程中研磨粒度不能稳定达到预设要求。并且现有的分散和研磨两个工序的人工参与程度大,劳动强度也比较大,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额外准备容器,因此会产生物料的残留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分散和研磨工序不能同时进行,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投入大,会造成大量涂料的残留和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分散研磨桶、设置在分散研磨桶内部的分散研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散研磨桶顶部用于驱动所述分散研磨机构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分散研磨桶底部设置有涂料进料口,顶部设置有涂料出料口,所述分散研磨机构由与驱动电机转动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转轴、连接在所述主动转轴上的具有分散功能的分散组件、设置在分散研磨桶内壁上且与所述分散组件高度对应的具有研磨功能的辊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辊磨组件上下两侧的分散研磨桶内壁上的球磨组件构成。采用该结构的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将涂料的分散和研磨工序同步完成,缩短了涂料生产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分散和研磨工序不能同时进行,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投入大,会造成大量涂料的残留和浪费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分散组件由多层固定在所述主动转轴中部的分散叶片组成,在每一个旋转层上设置一个或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分散叶片,上一个旋转层的分散叶片沿以主动转轴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可与下一个旋转层的分散叶片平行,每一层的分散叶片8均向上倾斜15°设置。分散叶片设置为多层结构,可以对分散体系进行更充分的搅拌分散,上下两层相邻的两个分散叶片设置为120°夹角,使得每个层面的涂料被搅拌后不会做同步的环流运动,从而增加了涂料体系的混乱度,便于更好的将涂料体系分散,为了进一步加快分散效率,可将同一旋转层的上的分散叶片有一个增加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所述分散叶片上设置有多个回流通道。通过设置回流通道,可以有效破坏涂料体系的环流运动轨迹,使涂料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体系混乱度增加,可以避免物料的堆积和堵塞。

优选的,所述辊磨组件由固定架、从动转轴和研磨辊构成,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在分散组件上下两端的主动转轴上,所述从动转轴连接在上下两个固定架的末端之间,所述研磨辊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从动转轴上并且设置于所述分散组件与分散研磨桶内壁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研磨辊的表面与分散研磨桶内壁紧密接触。研磨辊在主动转轴的带动下于研磨桶内做公转运动,同时因其与研磨桶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而做自转运动,既具有对涂料的研磨作用,也具有对涂料的再次分散作用。

优选的,球磨组件由分别连接在所述辊磨组件上下两端的主动转轴上的球磨杆以及分别设置在球磨杆两端的圆弧形球磨板组成,所述球磨板上平行密集设置多排可自由转动的磨球,与所述球磨板圆弧表面相相对的分散研磨桶内壁上平行密集设置多排可自由转动的磨球,球磨板上的磨球与分散研磨桶内壁上的磨球形成类似齿合结构。位于分散研磨桶底部的球磨组件主要将初始体系中固结的涂料快速搅拌和研磨,将固结的涂料快速分散,位于分散研磨桶顶部的球磨组件主要对分散研磨后的涂料进一步进行研磨,提高研磨效果,因此所述的球磨组件同样具有分散和研磨的功能。

优选的,位于所述分散研磨桶内顶端部分的磨球的直径比位于所述分散研磨桶内底端部分的磨球的直径小。分散研磨桶底端的磨球直径大,主要便于快速将固结的涂料分散,顶端磨球的直径小,主要用于对分散后的涂料进一步研磨,得到粒度更小,更均匀的涂料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结构的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将涂料的分散和研磨工序同步完成,缩短了涂料生产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分散和研磨工序不能同时进行,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投入大,会造成大量涂料的残留和浪费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散组件的分散叶片设置为多层结构,可以对分散体系进行更充分的搅拌分散,上下两层相邻的两个分散叶片设置为120°夹角,使得每个层面的涂料被搅拌后不会做同步的环流运动,从而增加了涂料体系的混乱度,便于更好的将涂料体系分散;同时,所述分散叶片上设置有多个回流通道,可以有效破坏涂料体系的环流运动轨迹,使涂料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体系混乱度增加,可以避免物料的堆积和堵塞。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组件的研磨辊在主动转轴的带动下于研磨桶内做公转运动,同时因其与研磨桶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而做自转运动,既具有对涂料的研磨作用,也具有对涂料的再次分散作用;另外,位于分散研磨桶底部的球磨组件主要将初始体系中固结的涂料快速搅拌和研磨,将固结的涂料快速分散,位于分散研磨桶顶部的球磨组件主要对分散研磨后的涂料进一步进行研磨,提高研磨效果,因此所述的球磨组件同样具有分散和研磨的功能。所述的分散组件、辊磨组件和球磨组件相互配合使用,是整个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具有强大的分散能力和研磨能力,经该装置分散研磨后的涂料分散效果理想、粒度大小均一,不易固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涂料分散研磨一体机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球磨组件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机架;2-分散研磨桶;3-分散研磨机构;4-驱动电机;5-涂料进料口;6-涂料出料口;7-主动转轴;8-分散叶片;9-回流通道;10-固定架;11-从动转轴;12-研磨辊;13-球磨杆;14-球磨板;15-磨球;1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分散研磨桶2、设置在分散研磨桶2内部的分散研磨机构3、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散研磨桶2顶部用于驱动所述分散研磨机构3运动的驱动电机4,所述分散研磨桶2底部设置有涂料进料口5,顶部设置有涂料出料口6,所述涂料出料口6上设置一个滤网16,所述分散研磨机构3由与驱动电机4转动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转轴7、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主动转轴7上的具有分散功能的分散组件、具有研磨功能的球磨组件和辊磨组件构成。

所述分散组件由多层固定在所述主动转轴7中部的分散叶片8组成,在每一个旋转层上设置一个或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分散叶片8,上一个旋转层的分散叶片8沿以主动转轴7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可与下一个旋转层的分散叶片8平行,每一层的分散叶片8均向上倾斜15°设置。分散叶片8设置为多层结构,可以对分散体系进行更充分的搅拌分散,上下两层相邻的两个分散叶片8设置为120°夹角以及每一层的分散叶片8均向上倾斜15°设置,使得每个层面的涂料被搅拌后不会做同步的环流运动,从而增加了涂料体系的混乱度,便于更好的将涂料体系分散,为了进一步加快分散效率,可将同一旋转层的上的分散叶片8有一个增加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所述分散叶片8上设置有多个回流通道9。通过设置回流通道9,可以有效破坏涂料体系的环流运动轨迹,使涂料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体系混乱度增加,可以避免物料的堆积和堵塞。

所述辊磨组件由固定架10、从动转轴11和研磨辊12构成,所述固定架10分别固定在分散组件上下两端的主动转轴7上,所述从动转轴11连接在上下两个固定架10的末端之间,所述研磨辊12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从动转轴11上并且设置于所述分散组件与分散研磨桶2内壁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研磨辊12的表面与分散研磨桶2内壁紧密接触。研磨辊12在主动转轴7的带动下于研磨桶内做公转运动,同时因其与研磨桶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而做自转运动,既具有对涂料的研磨作用,也具有对涂料的再次分散作用。

所述球磨组件由分别连接在所述辊磨组件上下两端的主动转轴7上的球磨杆13以及分别设置在球磨杆13两端的圆弧形球磨板14组成,所述球磨板14上平行密集设置多排可自由转动的磨球15,与所述球磨板14圆弧表面相相对的分散研磨桶2内壁上平行密集设置多排可自由转动的磨球15,球磨板14上的磨球15与分散研磨桶2内壁上的磨球15形成类似齿合结构。位于分散研磨桶2底部的球磨组件主要将初始体系中固结的涂料快速搅拌和研磨,将固结的涂料快速分散,位于分散研磨桶2顶部的球磨组件主要对分散研磨后的涂料进一步进行研磨,提高研磨效果,因此所述的球磨组件同样具有分散和研磨的功能。

所述位于所述分散研磨桶2内顶端部分的磨球15的直径比位于所述分散研磨桶2内底端部分的磨球15的直径小。分散研磨桶2底端的磨球15直径大,主要便于快速将固结的涂料分散,顶端磨球15的直径小,主要用于对分散后的涂料进一步研磨,得到粒度更小,更均匀的涂料体系。

采用该结构的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将涂料的分散和研磨工序同步完成,缩短了涂料生产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分散和研磨工序不能同时进行,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投入大,会造成大量涂料的残留和浪费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介简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