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防腐的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4436发布日期:2018-10-19 21:5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段防腐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加了WTO之后,进出口的外贸越来越多,化工这一块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前的防腐塔多为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必须整体更换,使防腐成本大大增加,防腐塔排出的气体多为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们的呼吸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防腐的吸收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以前的防腐塔多为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必须整体更换,使防腐成本大大增加,防腐塔排出的气体多为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们的呼吸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段防腐的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由下向上依次分为浆液池、进料池、喷淋池、过渡池、除雾池和出气口,所述浆液池的外壁左侧连接有电机,所述浆液池的内腔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左端贯穿浆液池且与电机右侧连接,所述浆液池的外壁右侧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右端贯穿浆液池,所述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开关,所述进料池的右壁下侧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池的右壁上侧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料池的前壁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喷淋池的前壁上侧连接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右端贯穿喷淋池并与水管连接,所述除雾池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顶端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U型部位左侧的内腔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管道U型部位的中部顶端连接有排风系统,所述管道U型部位的右侧内腔连接有监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管道的顶端连接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浆液池为碳合金浆液池。

优选的,所述过渡池为玻璃钢过渡池。

优选的,所述观察口为环氧玻璃鳞片观察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分段防腐的吸收塔,每段和每段之间是可以直接拆开的,如有损坏直接更换一段就可以,没必要更换整体,而且本实用检测和报警装置,当排出气体有危害气体时,会自动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浆液池、2电机、3搅拌装置、4水管、5开关、6进料池、7进料口、8观察口、9喷淋池、10喷淋头、11过渡池、12除雾池、13出气口、14活性炭吸附装置、15排风系统、16检测装置、17报警装置、18出风口、19进水口、20塔体、21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段防腐的吸收塔,包括塔体20,所述塔体20由下向上依次分为浆液池1、进料池6、喷淋池9、过渡池11、除雾池12和出气口13,所述浆液池1的外壁左侧连接有电机2,所述浆液池1的内腔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的左端贯穿浆液池1且与电机2右侧连接,所述浆液池1的外壁右侧连接有水管4,所述水管4的右端贯穿浆液池1,所述水管4的顶端连接有开关5,所述进料池6的右壁下侧连接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池6的右壁上侧连接有进水口19,所述进料池6的前壁开设有观察口8,所述喷淋池9的前壁上侧连接有喷淋头10,所述喷淋头10的右端贯穿喷淋池9并与水管4连接,所述除雾池12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13,所述出气口13的顶端连接有管道21,所述管道21U型部位左侧的内腔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装置14,所述管道21U型部位的中部顶端连接有排风系统15,所述管道21U型部位的右侧内腔连接有监测装置16和报警装置17,所述管道21的顶端连接有出风口18。

其中,所述浆液池1为碳合金浆液池,所述过渡池11为玻璃钢过渡池,所述观察口8为环氧玻璃鳞片观察口。

工作原理:塔体20共分为6个池,通过进料口7和进水口19来提供物料,通过进料池6流进浆液池,浆液池1用来放置浆液,浆液池1内连接有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连接电机2,通过电机2输出功率带动搅拌装置3,这样浆液池1里面的浆液处于一直被搅动的状态,不会出现沉淀的现象,浆液池1连接有水管4,水管4连接有喷淋头10,这样可以循环给喷淋头10提供水源,水管4顶端连接有开关5,通过开关5可以控制是否给喷淋头10提供水,喷淋池9内壁连接有橡胶内衬,喷淋池9顶端连接有过渡池11,过渡段11内壁连接有玻璃磷片,过渡池11顶端连接有除雾池12,除雾池12内置拆流板除雾器,除雾池12顶端连接有出气口13,出气口13连接有管道21,管道21内腔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装置14,用来吸附有害物质,管道21连接有检测装置和内置报警装置,如检测装置检测到气体含有危害物质,报警装置会自动报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