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剂多角度雾化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8483发布日期:2018-12-14 22:4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雾剂多角度雾化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雾剂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剂多角度雾化喷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气雾剂技术中,所用的喷头为只能固定的朝一个方向喷出,如果需要喷向不同的方向,如往左喷和往右喷,就只能调整气雾剂罐的方向。气雾剂罐在直立状态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料液喷完,由于调整了气雾剂罐的方向后,气雾剂罐将倾斜,从而产生喷不完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雾剂多角度雾化喷头,具有良好的喷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雾剂多角度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转动式安装在喷头体上的旋转头,相互连通的内通管和内插管;旋转头内设有左孔道、中孔道、右孔道、集中孔道、多个雾点孔;左孔道的一端、中孔道的一端、右孔道的一端均连接在集中孔道的端部,左孔道的另一端、中孔道的另一端、右孔道的另一端均朝向内通管;左孔道的内部、中孔道的内部、右孔道的内部均设有节流门,旋转头上的雾点孔与集中孔道相通。

进一步的是:喷头还包括旋转杆,旋转杆穿过旋转头,旋转杆转动式地安装在喷头体上。

进一步的是:节流门包括固定安装的节流杆,绕着节流杆单向旋转的第一节流片和第二节流片。

进一步的是:喷头还包括安装在喷头体上的多个支撑体,支撑体位于内通管的下方,多个支撑体沿着内通管的轴向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是:喷头还包括阀杯外套盖,阀杯外套盖安装在喷头体上。

进一步的是:旋转杆和旋转头均竖直设置,旋转杆的两端均安装在喷头体上;内通管水平放置,且内通管沿着横向方向安装。

进一步的是:支撑体水平放置,且支撑体沿着纵向方向安装,支撑体的两端均安装在喷头体的内侧。

进一步的是:左孔道和中孔道之间的夹角为15°~35°,右孔道和中孔道之间的夹角为15°~35°。

进一步的是:喷头还包括按钮;按钮设置在内通管和内插管的相交处,按钮、内通管和内插管是一体的结构。

进一步的是:旋转头内还设有内空腔,雾点孔设置在旋转头的圆周侧面上,雾点孔与内空腔相通,内空腔与集中孔道相通。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喷头有左中右三个角度可以调节,无需调整气雾剂罐的方向即可实现多角度的喷射,并且可以将气雾剂罐内的料液喷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只需要转动旋转头即可轻松实现三个方向的喷出,无需调整气雾剂罐的方向,可将料液最大限度的喷完。并且旋转头内由于有三条相通的通道,在使用任意一条通道喷出的时候,料液不会从其他的通道喷出,由于在通道内设置了节流门,当料液从孔道喷出的时候,当左孔道节流门会被料液冲开,其他孔道的节流门会关闭掉。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喷出,操作便捷,可最大限度喷完料液,不会出现漏液情况,具有良好的喷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喷头的俯视图。

图2是旋转头的左视图。

图3是左孔道、中孔道、右孔道、集中孔道、内通管和内插管连通的示意图。

图4是左孔道、中孔道、右孔道、集中孔道的示意图。

图5是节流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便于统一查看说明书附图里面的各个附图标记,现对说明书附图里出现的附图标记统一说明如下:

1为雾点孔,2为旋转头,3为旋转杆,4为内通管,5为支撑体,6为集中孔道,7为内插管,8为按钮,9为喷头体,10为阀杯外套盖,11为左孔道,12为中孔道,13为右孔道,14为节流门,15为节流杆,16为第一节流片,17为第二节流片。

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说明如下:图1是本喷头的俯视图,下文所说的后向方位即由图1的纸面指向纸内,下文所说的左右方向即图1的下上方向,下文所说的前后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左右方向即纵向方向,前后方向即横向方向。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气雾剂多角度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转动式安装在喷头体上的旋转头,相互连通的内通管和内插管,按钮。按钮设置在内通管和内插管的相交处,按钮、内通管和内插管是一体的结构。旋转头内设有左孔道、中孔道、右孔道、集中孔道。左孔道的一端、中孔道的一端、右孔道的一端均连接在集中孔道的端部,左孔道的另一端、中孔道的另一端、右孔道的另一端均朝向内通管;左孔道的前端、中孔道的前端、右孔道的前端相交且与集中孔道的后端相通,左孔道的后端、中孔道的后端、右孔道的后端是面向内通管的前端。左孔道的内部、中孔道的内部、右孔道的内部均设有节流门,节流门设置在靠近各个孔道的端部,旋转头上的雾点孔与集中孔道相通。随着旋转头的旋转,左孔道、中孔道、右孔道依次与内通管紧密连通,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会出现漏液现象。例如,中孔道处于中间位置时,中孔道与内通管紧密连通,这种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作介绍。

旋转头内还设有内空腔,雾点孔设置在旋转头的圆周侧面上,雾点孔与内空腔相通,内空腔与集中孔道相通。旋转头呈圆柱形,旋转头圆周侧面的前部分,在某一区域内设有多个雾点孔,例如在旋转头前部分的圆周侧面一个弧形区域内设有雾点孔。雾点孔、内空腔、集中孔道从前往后依次分布且相通。

喷头还包括旋转杆,旋转杆穿过旋转头,旋转杆转动式地安装在喷头体上。旋转头可以随着旋转杆旋转,从而使得左孔道、中孔道、右孔道依次与内通管对接好。

结合图4、图5所示,节流门包括固定安装的节流杆,绕着节流杆单向旋转的第一节流片和第二节流片。相应的节流杆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孔道内,第一节流片和第二节流片只能绕着节流杆单向旋转,且只能朝向集中孔道的方向流动,即流体只能朝向集中孔道的方向流动,流体不能从集中孔道流向左孔道、中孔道或右孔道。节流门属于现有的技术,可在节流片处安装弹簧,实现节流片单向旋转的功能。

喷头还包括安装在喷头体上的多个支撑体,支撑体位于内通管的下方,多个支撑体沿着内通管的轴向方向布置,即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本实用新型有两个支撑体。

喷头还包括阀杯外套盖,阀杯外套盖安装在喷头体上。

旋转杆和旋转头均竖直放置,旋转杆和旋转头的轴线是竖直的,旋转杆的两端均安装在喷头体,旋转杆的上端安装在喷头体的上部,旋转杆的下端安装在喷头体的下部;内通管水平放置,且内通管沿着横向方向安装。

支撑体水平放置,且支撑体沿着纵向方向安装,支撑体的两端均安装在喷头体的内侧。

左孔道和中孔道之间的夹角为15°~35°,右孔道和中孔道之间的夹角为15°~35°。

本喷头的原理:本喷头是和气雾剂罐配合使用的,将阀杯外套盖固定在气雾剂罐的阀杯上,使得内插管与气雾剂罐的阀门连通。然后通过按压按钮,内通管会向下靠在两个支撑体上,料液从气雾剂罐内经阀门流出,而后通过内插管,再到内通管,通过转动旋转头,调节到左中右三个孔道的任意一个孔道,使得其中一个孔道(如左孔道)与内通管紧密连接好,料液可从左孔道流出,而后经过左孔道的节流门(其他节流门会关闭),使得左孔道的节流门的上下两个节流片以节流杆为轴向集中孔道的方向转动,料液流向集中孔道,然后流向内空腔,最后从雾点孔喷射出。本实用新型中,若是不设置内空腔,旋转头内是雾点孔和集中孔道直接相通,则料液经过集中孔道后,直接由雾点孔喷射出。由于只是在旋转头圆周侧面的某个区域设置了多个雾点孔,因此,转动旋转头时,雾点孔也会相应旋转,相应的孔道也会与内通管对接好。因此实现了左中右多角度的喷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