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用的吸污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166发布日期:2019-01-29 18:2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器用的吸污喷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器用的吸污喷嘴。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并且水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同时,随着《压载水公约》的即将生效,航行船舶将被强制要求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自动反冲洗过滤器以其自清洗功能广泛应用于压载水系统和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领域,我国对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研制和生产相对于国外较落后,尤其对喷嘴结构专利的保护制约着我国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发展。

针对以上不足,急需开发出一种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的新型过滤器吸污喷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吸污喷嘴与主滤网贴合效果较差,常规机械结构无法适应水中工作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过滤器用的吸污喷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器用的吸污喷嘴,包括贴设在主滤网上的吸污头,吸污头采用PTFE低摩擦材质并不限于PTFE材质,此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选择,因此不做详细描述,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吸污头的吸污支管,吸污头的内腔与吸污支管内腔连通,吸污支管远离吸污头的一端上固定有吸污管,吸污支管内腔与吸污管连通以便于将吸污头中的污物通入吸污管中排出过滤器,所述的吸污支管靠近吸污头的一端内以过盈配合的形式插设有吸污头支撑,吸污头支撑上开设有与吸污支管内腔连通的通孔,吸污头靠近吸污头支管的一端以间隙配合的形式插入吸污头支撑中心开设的通孔内,吸污头支撑和吸污头相对的一面上分别安装有环形磁铁,两块环形磁铁相对面的磁极相同,通过两块环形磁铁的相互作用力将吸污头压设在主滤网上,该结构采用磁力同极排斥原理,依靠磁力作用保证吸污头与滤网紧密贴合。

根据吸污头和吸污头支撑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变化确定磁力大小,以保证吸污头沿吸污头支撑轴向移动。在吸污头和吸污支撑装配条件下,吸污头导向长度不应小于其配合直径。其中环形磁铁位置可以镶嵌位于吸污头和吸污支撑内部,或者以其他位置型式设置在吸污头和吸污支撑中间,起到对吸污头弹力作用,环形磁铁直径不限。

吸污头和吸污支管之间采用滤网保护吸污头和吸污支撑之间防止污染杂质卡滞吸污头。滤网不仅仅限于金属丝网,塑料滤网等,滤网精度不小于1um。滤网依靠卡箍或者其他形式固定。

所述的吸污头支撑和吸污头的连接通孔的中心线与吸污头支撑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的吸污头支撑和吸污头配合安装位置的外侧罩设有两块环形磁铁作用区域外侧罩设有保护滤网,通过保护滤网防止吸污头与吸污头支撑因污垢卡滞,保护滤网的一端固定在吸污头上,保护滤网的另一端固定在吸污支管上。

所述的保护滤网的两端均通过卡箍固定。

所述的保护滤网的两端均通过密封圈密封。

所述的吸污支管和吸污管径向固定安装且两者轴向角度为90°±10°。

所述的吸污支管和吸污管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中任意一种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环形磁铁同极排斥力取代弹簧弹力,防止海水对弹簧的腐蚀及弹簧长期压缩造成的弹力降低;

2)采用滤网保护吸污支管、吸污头支撑及吸污头之间的区域,防止杂质颗粒进入吸污头支撑及吸污头连接位置,保证了吸污头上下轴向运动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新型过滤器吸污嘴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1-主滤网,2-吸污头,3-密封圈,4-环形磁铁,5-吸污头支撑,6-保护滤网,7-卡箍,8-吸污支管,9-吸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过滤器用的吸污喷嘴,包括贴设在主滤网1上的吸污头2,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吸污头2的吸污支管8,吸污头2的内腔与吸污支管8内腔连通,吸污支管8远离吸污头2的一端上固定有吸污管9,吸污支管8内腔与吸污管9连通以便于将吸污头中的污物通入吸污管9中排出过滤器,所述的吸污支管8靠近吸污头2的一端内以过盈配合的形式插设有吸污头支撑5,吸污头支撑5上开设有与吸污支管8内腔连通的通孔,吸污头2靠近吸污头支管8的一端以间隙配合的形式插入吸污头支撑5中心开设的通孔内,吸污头支撑5和吸污头2相对的一面上分别安装有环形磁铁4,两块环形磁铁4相对面的磁极相同,通过两块环形磁铁的相互作用力将吸污头压设在主滤网上。

吸污主管9与吸污支管8径向连接,轴向角度90°±10°,连接形式采用焊接。吸污头支撑5插入吸污支管8另一端,吸污头支撑与吸污支管为过盈配合。吸污头2插入吸污头支撑5中,吸污头2与吸污头支撑5间为间隙配合。两块环形磁铁4分别镶嵌于吸污头2和吸污头支撑5里面,两块环形磁铁对应面为同极,同时可根据两块环形磁铁间距和环形磁铁大小调整相互斥力大小。吸污头2与主滤网1在环形磁铁4斥力作用下贴合在一起。在吸污支管8和吸污头2区域通过滤网6保护起来,防止吸污头2与吸污头支撑5因污垢卡滞。滤网6两端采用卡箍7固定,其中吸污头4与卡箍7之间采用胶圈3密封,胶圈3用于滤网6与吸污头2的密封并防止其滑脱。

产品正常工作时,所述吸污管9及其它部件固定不动,污水从B区经主滤网1过滤进入A区,随着污物在主滤网1上集聚增加,造成A区和B区之间压差增大,当压差达到一定值,通过电气自动控制方式或手动方式启动吸污装置,利用A区与吸污管9之间的压差,过滤后的清水反冲洗主滤网1,附着在主滤网1上的污物通过反冲洗水进入吸污头2,然后顺着吸污支管8和吸污管9排出主滤网1。与此同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吸污管9进行旋转11或反方向旋转,同时沿吸污管9可轴向往复运动12。吸污管9在旋转和轴向运动时带动吸污支管8和吸污头2等装配件沿主滤网1旋转和轴向移动,吸污头2进行螺旋往复运动对主滤网1所有区域进行清扫和吸污。其中吸污头2在清扫过程中可轴向移动10,吸污头2与吸污头支撑5之间为间隙配合,吸污头2和吸污头支撑5均采用低摩擦材质,例如PTFE但不限于PTFE。

所述的保护滤网的滤网精度不小于1um。

所述的吸污支管和吸污管径向固定安装且两者轴向角度为90°±10°。

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